1、依法确认的原则行政确认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因此,行政确认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遵循法定程序,确保法律所保护的公益和行政相对人权益得以实现。
2、行政确认客观、公正的原则行政确认,是对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的证明或者明确,因而必须始终贯彻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允许有任何偏私。为此,需要建立一系列监督、制约机制,还须完善程序公开、权利告知等有关公正程序。
行政确认行为包括什么
具体的行政确认行为包括确定、认可、证明、登记、批准、鉴证、行政鉴定。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于确定、认定、证明(或证伪)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例如工商行政机关进行企业登记,公安机关进行户口登记,公证机关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的公证行为,交通警察部门对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技术监督部门对于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认定等,都属于行政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条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
-
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哪些内容和形式
418人看过
-
房屋产权确认:行政诉讼的一种形式吗?
470人看过
-
成都市行政确认内容
366人看过
-
行政确认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304人看过
-
各种形式的辩论权
328人看过
-
行政处罚公示的内容和方式
293人看过
产品是指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更多>
-
什么形式是行政确认的形式呢?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8根据法律规范和行政活动的实际情况,行政确认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确定。即对个人、组织法律地位与权利义务的确定。 (2)认可。又称认证。是行政主体对个人、组织已 有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以及确认事项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的承认和肯定。 (3)证明。即行政主体向其他人明确肯定被证明对象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或某种情况。 (4)登记。即行政主体应申请人申请,在政府有关登记簿册中记载相对方的某种情况或事实,
-
认定重婚罪的各种形式安徽在线咨询 2021-09-301、有配偶者重婚: (1)法律重婚:指婚姻未解除,又与他人办理结婚登记。在实行单一登记婚姻的中国,只要已登记结婚的,再次办理结婚登记,不论是否同居,重婚即已构成。 (2)事实重婚:指婚姻未解除,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这里所述的事实重婚需满足三个构成要件:一是以夫妻名义;二是公开同居生活;三是群众也认为其是夫妻。 2、第三者重婚: (1)法律重婚:指明知他人有配偶者,仍与他人办理结婚登记。
-
行政确认的基本分类和主要形式有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06行政确认主要形式有:确定、认可、证明、登记、批准、鉴证、行政鉴定。 (1)按行为的动因不同可分为依申请的行政确认和依职权的行政确认。 (2)按行政确认对他种行为的关系,可以分为独立的行政确认与附属性的行政确认。 独立的行政确认是指不依赖他种行政行为而独立存在的行政确认行为。即这种行为不是他种行政行为成立的必要前提。附属性的行政确认,是指他种行政行为依赖于该行为补充。 按照行政确认的对象不同可分为对
-
行政确认主要有哪些形式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09(1)确定。即对个人、组织的法律地位与权利义务的确定。如在颁发土地使用证、宅基地使用证、房屋产权证书中确定财产所有权,在颁发专利证书、商标专用证书中确认专利权、商标权等等。 (2)认可。又称认证。是行政主体对个人、组织已有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以及确认事项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的承认和肯定。如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认证等。 (3)证明。即行政主体向其他人明确肯定被证明对象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或某种情况。如各种学
-
简述行政确认形式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09(1)确定。即对个人、组织法律地位与权利义务的确定。 (2)认可。又称认证。是行政主体对个人、组织已有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以及确认事项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的承认和肯定。 (3)证明。即行政主体向其他人明确肯定被证明对象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或某种情况。 (4)登记。 (5)批准。 (6)鉴证。 (7)行政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