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定合同解除期限如何规定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7 14:43:13 489 人看过

解除权的行使,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手段,但该权利的行使不能毫无限制。行使解除权会引起合同关系的重大变化,如果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长期不行使解除的权利,就会使合同关系处于不确定状态,影响当事人权利的享有和义务的履行。

因此,解除权应当在一定期间行使。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行使解除权的期限分为两种情况:

1、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解除权的行使期限行使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的,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比如,如果当事人约定出现某种事由可以在一个月内行使解除权。那么在合同约定的事由发生一个月后,解除权消灭,当事人不能要求解除合同,而必须继续履行

2、在对方当事人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行使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的,非受不可抗力影响的当事人或者违约一方当事人为明确自己义务是否还需要履行,可以催告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行使解除权,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超过合理期限不行使解除权的,解除权消灭,合同关系仍然存在,当事人仍要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所谓催告后的合理期限,根据个案的不同情况确定,作为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应本着诚实信用原则,在收到催告后尽早通知对方是否解除合同。当事人对催告的合理期间有异议的,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2日 10: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不可抗力相关文章
  • 解除无期限的劳动合同如何赔偿,解除无期限的劳动合同情形
    解除无期限的劳动合同赔偿方式是需要支付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按照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标准进行赔偿。解除无期限的劳动合同情形是需要与劳动者进行协商,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进行解除,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造成了重大损失等。一、解除无期限的劳动合同如何赔偿解除无期限的劳动合同赔偿方式是,要支付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1.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的,比如是协商解除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工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2.二倍赔偿金如果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而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即属于非法解雇范畴,劳动者可以参照本法第87条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按照47条的二倍标准支付赔偿金。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劳动者打算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则需要注意收集证据,因为根据《
    2022-07-02
    58人看过
  • 如何解读劳动合同法无固定期合同的规定?
    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优点是什么?除非存在法定或约定合同解除的情形,否则该合同直至劳动者退休才终止.因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该劳动合同可以在劳动者的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和企业的存在期限内存在,只有符合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特殊情况,劳动合同才解除。需要提及的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出现约定解除的情况时.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所以在订立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将法定的解除条件作为约定的解除事由在劳动合同中加以约定。这类劳动合同主要适用于专业性或者技术性较强的职务、工种、或者工龄达到一定年限的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长期在一个单位或部门工作。这种合同适用于工作保密性强、技术复杂、工作又需要保持人员稳定的岗位。这种合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有利于维护其经济利益,减少频繁更换关键岗位的关键人员而带来的损失。对于劳动者来说,也有利于实现长期稳定职业,钻
    2023-04-29
    417人看过
  • 法律如何规定试用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一、试用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在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很多用人单位错误的理解为企业提前3天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用人单位试用期辞退员工也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否则要承担不利后果。第一种合法情形: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此种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单位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第二种情形:过失性辞退此种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单位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第三种合法情形: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工作的;此种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要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或者代通知金;第四种合法情形:不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者调整工作仍不能胜任的。此种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理论上要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或者代通知金,因为此种情况下,单位操作上往往也可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其他“合法”情形: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经济性裁员对于不
    2023-04-29
    179人看过
  • 无限期劳动合同解除规定解除的方式有哪些
    一、协商解除。协商解除是指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经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合同。《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可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仅可以协商变更,还可以协商解除。二、法定解除。法定解除是指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法定解除合同情形,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
    2023-04-04
    439人看过
  • 解除买卖合同的法定期限如何
    一、解除买卖合同的法定期限如何关于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规定:(1)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的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该权利消灭;(2)法律没有规定或当事人未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直到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二、如何去确定买卖合同的履行地如果买卖合同中约定了履行地的,则以合同中约定的地点为履行地;如果实际履行地与约定履行地不一致的,则以实际履行地位合同履行地。没有约定履行地的,则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履行地;如果没有约定的交货地的,以法律所确定的交货
    2024-02-07
    382人看过
  • 劳动法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有哪些?使用期解除有何规定?
    1.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劳动法是没有规定试用期内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几天通知员工本人的,只规定员工辞职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关于劳动法婚假的法律规定劳动法婚假规定的所谓法定,就是根据《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昏假,不能享受晚婚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2023-07-12
    451人看过
  • 如何规定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期限
    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期限的规定是,如果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了期限的,则按该期限行使;如果无规定也无约定的,应当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或者自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行使。一、民法典中解除合同的条文有哪些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第五百六十四条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
    2023-06-26
    291人看过
  • 按照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如何解除呢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终止劳动关系的行为。劳动合同订立后,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随意解除合同。但是,在发生某些特殊情况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已经成为不可能、没必要以及会招致一方或双方利益受到重大损害时,双方当事人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合同解除的方法有什么劳动合同解除的方法有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法定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出现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时,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约定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认为继续履行合同已经没有必要时,与另一方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二、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有随时和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劳动者两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但同时也有法定的不得单方解除劳
    2023-02-10
    437人看过
  •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有规定吗?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是有相应的规定的。如果员工发生了符合单位可以与其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的,用的人单位可以不需要提前进行通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需要支付相应的赔偿,一般提前的时间在30天内,30天后合同自动解除。一、相关法律依据(1)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特别提示:用人单位须对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提供证明。)(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特别提示:用人单位须证明规章制度以公布及劳动者系严重违纪。)(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
    2023-03-31
    203人看过
  • 对于无固定期限合同劳动法如何规定
    对于无固定期限合同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限期的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其他。一、劳动合同最长可以签多少年1.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2.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二、聘用制护士可以续约吗?1、双方协商一致续订劳动合同;2、劳动合同期满,存在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的情况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
    2023-06-29
    110人看过
  • 劳动法对于无固定期限合同解除有哪些规定
    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作为不同合同形态的一种,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予以解除,包括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1、协商解除协商解除是指过程中,当事人经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合同。《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可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仅可以协商变更,还可以协商解除。2、法定解除法定解除是指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法定解除合同情形,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劳动法》第25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法》第2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
    2023-04-29
    70人看过
  • 合同没有期限如何解除劳动合同
    一、没有期限如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没有约定期限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可能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单方解除。而用人单位在一定的情形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
    2023-02-11
    169人看过
  • 如何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解除合同?
    劳动合同还在合同期限内的解除方法分为三种:第一,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或者具有法定情形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具备法定的过失情形,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或者劳动者没有过错,但是存在法定情形,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劳动合同怎么解除,劳动合同违约金应该怎么约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
    2023-07-04
    71人看过
  • 如何认定合同的法定解除条件,合同的法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
    如何认定合同的法定解除条件是存在着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表明不履行债务的、在合法期限内没有履行债务。合同的法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有两种分别为在约定期限内行驶、在催告后期限内行驶。一、如何认定合同的法定解除条件认定合同的法定解除条件: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二、合同的法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合同的法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有两种。第一种是在法定或当事人约定期限内行使。需注意的是无论法定期限还是约定期限,在性质上都属于除斥期间,解除权于预定存续期间届满当然消灭。当事人行使约定解除权的期限,应明确地写入合同中。第二种是在对方当事人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行使。这是针对
    2023-04-26
    286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不可抗力
    相关咨询
    • 劳动合同关于劳动期限解除的法律规定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3
      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是没有规定试用期内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几天通知员工本人的,只规定员工辞职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
    • 如何规定解除合同的期限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14
      第一,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既可由法律规定,也可由当事人约定。法律没有规定或当事人没有约定的,则解除权人应当在相对人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行使。 第二,关于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解除合同催告有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法律没有规定或当事人没有约定的,则解除权人应当在相对人催告后的合理
    • 劳动法规定,待定合同如何解除
      江苏在线咨询 2021-11-07
      待定合同解除需要当事人协商一致或者在法定条件下通知对方解除。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功时,权人可以解除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无法达到合同目的;(二)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延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未履行;(四)当
    • 怎样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期限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23
      一、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向劳动者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 二、另外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未签订的,用工满1个月的次日至满1年期间,应当按月支付二倍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 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次日开始计算。 法律依据
    •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期限为终止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4-18
      1没有特殊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选择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其额外支付的工资应当按照该劳动者上1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 2申请劳动仲裁员工可以要求支付额外工资,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没有提前通知劳动者造成损失的经济补偿。其他合理请求等。 3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