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人后逃逸是否一定负全责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3 11:21:12 52 人看过

根据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导致事故无法认定责任的,由逃逸者承担全部责任。

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本身是一种很严重的过错,但并不是逃逸就一定负全部责任。若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交通违法行为,也有过错,则要根据双方的过错对于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交通事故责任

如果无法证明对方当事人有过错,或虽有过错但与交通事故无关,或者因逃逸导致现场被破坏,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逃逸方应负事故全部责任。

哪几种情况负交通事故全部责任

当事人逃逸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同等责任。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15: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机动车相关文章
  • 电动车撞三轮车后逃逸谁负责
    电动车与三轮车相撞,电动车涉嫌肇事逃逸的,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一、电动车和汽车相撞怎么划分责任汽车与电动车相撞的,应这样进行责任划分:汽车与电动车相撞赔偿交通事故,首先应该根据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确定具体事故责任。在机动车一方按照交强险规定相关额度进行赔付之后,不足的赔偿部分按照认定书中的具体责任比例双方各自承担。二、电动车路口相撞责任如何划分电动车路口相撞责任的划分: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三、骑电动车撞死机动车会怎么判?电动车逆行与另一电动车相撞,对方讹人的,最好的只法就是不予理睬,保持沉默,然后主动报警走法律程序。由交警划分责任,出事故认定书,如果有过错是要按照过错进行赔偿的。公安机
    2023-04-03
    451人看过
  • 酒驾被别人追尾后逃逸要负全责吗
    当酒后驾车者遭遇他人追尾后选择逃逸时,常常需承担主要责任乃至全责。实际上,酒后驾车本就属于严重的违法行径,再加上逃逸这一行为进一步加重其过错程度。在此过程中,我们需对追尾事件的详细情形与相关证据进行全面充分地解读与考量。若追尾方自身存在显著过失,如超速行驶或未能保持足够安全距离等,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酒驾逃逸方的责任担责,但无论如何,酒驾逃逸方仍须无法摆脱主要责任之承担。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驾驶员应当立即停止行驶,妥善保护事故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情况下,必须及时抢救伤员,并且迅速向之执勤的交通警察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汇报。伤员在送医途中需移动现场的,应规范标注移动位置。乘车人员、过往车辆驾驶员以及行人皆应对此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协助。倘若有人蓄意破坏现场、伪造现状、销毁证据资料,则将承担侵权赔偿之全部过错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
    2024-08-04
    259人看过
  • 车撞了人全责是否需要负全责赔偿
    车撞人全责需要赔偿的项目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以及直接财产损失,交通事故直接财产损失包括:损坏的车辆、车载货物和物品、设施等,以及因伤失去使用价值或者死亡的牲畜;上述直接的财产损失由侵权人赔偿。一、车祸赔偿的费用有哪些1、如果因交通事故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赔偿项目: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停尸费、亲属误工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财产损失。2、如果交通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可以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赔偿项目: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租床被费用、后续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鉴定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康复费、后续护理费、精神损害抚慰金、财产损失。二、车祸人保保险赔偿标准(一)人身损害赔偿
    2023-04-01
    176人看过
  • 逃逸引发车祸该方能否负全责
    一、逃逸引发车祸该方能否负全责逃逸引发车祸该方能负全责。根据相关规定,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当事人应当承担全部责任,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不予减轻。二、哪些情况不构成肇事逃逸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三、肇事逃逸致死亡赔偿标准肇事逃逸致死亡赔偿标准如下:1.处理事故费
    2023-08-05
    381人看过
  • 车祸逃逸是不是一定全责了?
    一、车祸逃逸是不是一定全责了?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如果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需要承担全部责任。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二、哪些情况属于构成了肇事逃逸罪?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可定交通肇事罪:(一)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分清事故责任是认定交通肇事罪的基础,责任认定基本以交警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书为准,从实践中来看,负事故次要责任一般不负刑事责任。(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注意:此处的30万元以上的数额,不是指事故本身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额,而是指行为人无力赔偿的数额。按此标准
    2023-06-17
    363人看过
  • “被撞者逃逸负全责”合理合法-热点关注
    近日,四川省公安部门发布《四川省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规则(试行)》,其中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一方当事人逃逸的,负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逃逸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主要责任,另一方当事人承担次要责任。常人理解中,撞了别人逃跑才可能出现逃逸情节,所以这一消息引来强烈质疑。但是依照我国现行法律衡量,上述规定其实更准确、全面地反映了相关法律的内涵和要求,是合理合法的。首先,发生交通事故后,被撞者积极保护现场,配合交管部门查清事实,是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很显然,在这里法律并没有区分“撞者”和“被撞者”,而是要求所有相关车辆的“驾驶人”都负有“立即停车,保护现场”的义务。
    2023-04-26
    445人看过
  •  撞人是否算作逃逸?
    虽然事故中没有受伤,但逃离现场会受到法律追究。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会追究刑事责任,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逃逸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罚,包括罚款和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处罚也会影响其再次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资格。虽然撞到人人没有受伤,但逃离事故现场并不能逃避法律追究,因此不能算作逃逸。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撞 人 后 逃 逸 会 承 担 哪 些 法 律 责 任 ?根据我国
    2023-09-06
    392人看过
  • 肇事逃逸后自首算逃逸吗肇事车辆负全责吗
    肇事逃逸又回去自首的构成逃逸,逃逸后自首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肇事车辆不一定承担全责,只有在交通事故有关证据不能查证属实的情况下,才应承担全部责任。一、24小时内自首属于肇事逃逸吗24小时内自首仍然属于肇事逃逸。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一个法定情节,自首可以从轻处罚。肇事逃逸即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触犯的是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二、刮蹭逃逸和解还需要行政处罚轻微擦伤事故逃逸,一旦属于警方调查,一律按交通事故逃逸,承担事故全部责任,至于处罚,可扣12分或直接吊销驾驶证,如果主动与对方协商处理成功,警方不能立案。至于罚款,对肇事逃逸的经济处罚不是主要处罚,主要体现在完全责任和直接吊销驾驶证的处罚
    2023-03-19
    483人看过
  • 因逃逸负全责怎样量刑
    只要不是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应当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醉驾醉酒驾驶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处罚醉驾发生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判刑多少年2022年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判刑多少年,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并且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两人以上死亡,并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应当认定为“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受害人的死亡是因行为人逃逸而造成的,应当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至于行为人会被判多少年,必须由人民法院根据行为人的犯罪事实进行确定,行为人存在减轻情节的,人民法
    2023-04-01
    203人看过
  • 被打人逃逸后,谁应该负责?
    打完人跑了,根据伤者伤势的不同,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具体如下:1、若伤势未达到轻伤以上,可进行行政处罚;2、殴打别人或者故意伤害别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轻微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形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一、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犯罪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2、犯罪客体。社会秩序;3、犯罪行为。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等行为。二、殴打他人和寻衅滋事的区别如下:1、侵害的客体不同。殴打他人侵害的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寻衅滋事侵害的是公共秩序;2、行为的起因不同。殴打他人一般是因纠纷而引起,寻衅滋事是无理、无故惹是生非寻求精神刺激或为满足不健康的心
    2023-07-01
    159人看过
  • 摩托车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罚,肇事逃逸是否负全责
    一、摩托车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二、交通事故中逃逸必须负全责吗在实践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如果驾驶员逃逸,大部分会被认定在交通事故中承担全部责任,法律上的依据主要是国务院的行政法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
    2023-06-02
    320人看过
  • 开车撞死人是否要负事故全责
    开车撞人,负全责,不一定坐牢。如造成一人以上重伤,负全责,并有下列情形之一,涉嫌交通肇事罪,将进监狱:(一)酒后,吸毒后驾驶机动车;(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的;(三)知道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部件故障的机动车驾驶;(4)明知是无证或报废的机动车驾驶;(五)严重超载驾驶;为逃避法律而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开车撞死人全责要坐牢吗是需要坐牢的。肇事撞死人触犯的是刑法,侵犯的不只是受害人的利益,还有公众利益。撞死人无论民事赔偿多少,刑事责任都是要追究的,不过在量刑上,每个案件具体案情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
    2023-08-05
    229人看过
  • 责任划分不明,对方逃逸了:我负全责还是对方负全责?
    对于发生交通事故你全责对方逃逸的情形,其逃逸的一方是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对于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其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其相应的责任。遇对方逃逸的做法遇到对方逃逸,当事人应当可以、并力求记住对方车辆及对方的以下几种特征并及时报警:1、车辆的型号。如:小客车、吉普车、旅行车、大客车、大货车、小货车等。2、车辆的颜色。如:红色、绿色、白色、黑色、黄色等。3、车辆号牌。包括:颜色(如:小客车为蓝色,大客车为黄色)、号码(最好记全,无法记全也应当记住其中前面或后面的两个数字)。4、车辆的其他主要特征。如:车身上的图案、文字;有无装载物,装载物的名称等。5、逃逸者本人的主要特征。如:身高、体态(胖瘦)、年岁(青年、中年、老年或约多少岁)、长相(身体外露的部位是否有疤痕、纹身、黑痣等)、衣着等。
    2023-07-11
    312人看过
  • 开车撞人后逃逸交警会怎么定责
    撞车逃逸交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可以通过发协查通报、向社会公告等方式要求协查、举报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侦破线索。接到协查通报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布置堵截或者排查。一、肇事逃逸什么时候会被通知只要驾驶员肇事逃逸,公安机关交警部门就可以通过系统,一下子找到逃逸的驾驶员,肇事逃逸会被立即通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辖区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处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辖区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处方案。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交通事故现场痕迹、遗留物等线索,及时启动调查计划,安排拦截调查。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发布协调通知、向社会公告等方式要求协调,举报交通事故逃逸车辆
    2023-03-14
    453人看过
换一批
#交通常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机动车
    词条

    机动车是指使用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的车辆,通常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车等各种车辆。机动车具有速度快、操作灵活、舒适性高等优点,但同时也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 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和排放标准,并取得相应的行驶证和... 更多>

    #机动车
    相关咨询
    • 肇事逃逸一定是逃逸责任全部负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0
      肇事逃逸要承担全责,但是对方当事人在事故中过错的,可以减轻肇事方的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 肇事逃逸方是否负全责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9-02
      1、交通肇事逃逸的,一般由逃逸者承担全部责任。 2、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有过错的,依据过错程序承担责任。 3、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
    • 电瓶车撞人逃逸是否要赔偿,电动车撞人逃逸是否要付全责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15
      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 1、所谓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电动车撞人逃逸属于交通肇事逃逸罪。需要指出的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首先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其次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
    • 肇事逃逸负全责吗?我在无意中撞了人逃逸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21
      交通事故中逃逸方负全责,其具体内容如下:(一)事故因当事人逃逸,而无法认定当事人责任的,无论事故各方的实际责任如何,均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二)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双方均无责任,即意外事故,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三)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逃逸方有安全违法行为或驾驶有错误,他方没有过错,逃逸方负全责;(四)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事故当事人双方均有责任,
    • 撞人逃逸肇事逃逸谁负责赔偿?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18
      酒驾肇事逃逸的责任:(一)发生交通事故后逃匿的,承担事故的的全部责任。(二)事故导致一死二重伤,已构成交通肇事罪。 1、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