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手段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13 20:33:54
324 人看过
在我国,已注册的驰名商标和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保护力度不同。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受商标法保护,即只能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得到保护。已注册驰名商标强保护,可以实现跨类保护,且对于恶意注册的,已注册商标所有人提出无效的时间不受五年限制。驰名商标保护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沦为通用名称,如优盘、阿司匹林、热水瓶等都从商标沦为通用名称。
2、预防淡化,降低显著性、贬损驰名商标的市场声誉。例如商标GOOGLE,人们已经习惯于在需要搜索时说GOOGLE一下,GOOGLE已变化为一个动词。
3、主动维权,遭遇任何形式的侵权或不利于商标权利的情形,积极主动维权。
《中华人民共和商标法》第十三条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创立驰名商标保护驰名商标
114人看过
-
【驰名商标保护】中国法律给予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271人看过
-
【驰名商标保护】请求认定驰名商标的途径
73人看过
-
《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关于驰名商标保护的规定
226人看过
-
TRIPs与驰名商标保护
352人看过
-
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有哪些特殊规定,驰名商标保护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303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我国法律对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是怎样的, 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有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8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 1、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2、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3、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商标法相关规定的,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商标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
-
驰名商标保护是什么意思,驰名商标保护有哪些范围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28关于驰名商标的跨类保护范围是什么意思,解释如下:自驰名商标制度确立以来,我国驰名商标保护的司法实践始终在限制保护与加强保护之间徘徊。一方面为了维护驰名商标所代表的极高商誉和经济价值而对其给予更大限度的保护,而另一方面为避免驰名商标异化的现状,又不可盲目对驰名商标过分保护。若要把握对于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尺度,使之既能够充分发挥驰名商标的价值与效用,又符合我国特有的经济水平和市场环境,对于驰名商标的跨
-
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和扩大保护范围,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标准是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30标准如下 一、对驰名商标的扩类别保护的理解 驰名商标能够跨类别保护,但是,不是所有的驰名商标的保护都可以扩大到所有类别的商标或服务。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规定和最高院的司法解释,针对不同驰名商标驰名程度差异的情况,驰名的注册商标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的商品上依法获得跨类保护的范围不是整齐划一和固定不变的。 二,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体现 驰名商标的扩大范围保护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册申请阶段,对申请注册的商
-
我国现行法律对驰名商标保护原则是什么,驰名商标的保护条件有哪些安徽在线咨询 2022-01-24驰名商标的保护原则一般分为相对保护主义和绝对保护主义两种相对主义保护原则是指禁止他人将与驰名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在与商标所有权人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注册或使用《巴黎公约》采取的是相对保护主义原则;绝对主义保护原则是指禁止他人在任何商品包括与驰名商标商品不同或不相类似的商品上注册或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协议采取的即是绝对保护主义原则法。商这种绝对保护的条件即只有当使用在不相同或不类似的商品上的
-
侵犯驰名商标权的人可以申请驰名商标保护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3-01-12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