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情况下自行辞职是否有资格获得赔偿
工伤后主动辞职可获赔偿,因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这种情况劳动者可以获得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二、工伤赔偿的纠纷怎么解决
工伤事故赔偿纠纷按以下方法解决:
1.协商赔偿:发生工伤事故赔偿纠纷后,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
2.申请调解:如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赔偿事项,可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劳动仲裁: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也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依照劳动仲裁法提起仲裁。提起劳动仲裁,应当先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在工伤事故发生后30日内不申请工伤认定的,工伤职工可以在工伤事故发生后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完成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定残疾等级。结论是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然后申请劳动仲裁;
4.提起诉讼: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三、工伤赔偿金需要哪些必要的文件或资料
工伤赔偿金需要的文件或资料包括: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和支付工伤医疗费、鉴定费等费用的单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八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n(一)工伤认定申请表;\n(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n(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n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n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
离职员工有资格获得工伤赔偿吗?
385人看过
-
工伤赔偿能否在辞职后获得?
492人看过
-
兼职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是否有资格获得工伤赔偿?
238人看过
-
自己辞职是否能得到工伤赔偿
409人看过
-
什么情况员工主动辞职可获得赔偿
59人看过
-
新农保险是否允许工伤职工隐瞒情况获得赔偿?
189人看过
-
工伤,没有赔偿情况下自己辞职有什么后果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07工伤没赔偿之前自己辞职对赔偿没有影响的,用人单位仍要依法支付各项赔偿的。《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二)住院伙食补助费;(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
-
员工自动离职后是否有资格获得经济补偿金?甘肃在线咨询 2024-11-27如果用人单位犯了错误,劳动者离职时可以获得经济补偿,这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项规定。该项规定,劳动者在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
-
-
工伤职工也可以获得双重赔偿吗?哪些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获得双重赔偿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06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工伤职工也可以获得双重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第二款规定:
-
劳动者是否能在非法用工情况下获得赔偿?重庆在线咨询 2024-12-19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非法用工的用人单位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劳动者如果已经付出了劳动,用人单位或其出资人应该依照相关法规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和赔偿金。如果用人单位或其出资人未能履行这些责任,给劳动者造成了损害,则应承担赔偿责任。 在实际操作中,“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包括以下情况: 1. 应当取得许可证或其他批准文件而未依法取得,或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