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被开除公职的服刑或劳教人员,是没有影响的。刑满释放或解除劳教后,又由原公职单位安置就业的,可将服刑或劳教前的连续工作时间和回原工作单位安置就业的连续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服刑或劳教期间不能计算为连续工龄。开除公职的,应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连续工龄。
一、公务员被开除公职后还有养老金吗
开除公职后是没有退休金的,但单位可以酌情给予生活补助。
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开除公职后,其社会养老保险账户自动被冻结作废,恢复公职后才可继续以前的养老金账户。如果是到其他类型单位工作或自谋职业,则要自行重新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被原单位开除公职或刑满释放后经劳动人事部门正式批准录用为全民、大集体职工或企业劳动合同制职工的,应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工龄。属于临时工的,从缴费参加养老保险时计算投保的年限。
二、判缓刑可以办理退休吗
人被判刑了在上诉期间到了法定退休年龄需要刑满释放后才可以办理退休手续。
1、被原单位开除公职或刑满释放后经劳动人事部门正式批准录用为全民、大集体职工或企业劳动合同制职工的,应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工龄.
2、开除公职或刑满释放人员,开除或判刑前原单位和个人已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并已实际缴费的,其重新工作后的缴费年限可同开除判刑前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被开除或判刑前未缴费的工作年限,不能视同缴费年限。
三、工龄怎么认定
工龄认定的方法如下:
1、可以从单位发放工资的记录来进行认定。发放工资的记录可以明确知道劳动者的工作年限,甚至工作天数;
2、可以根据参加工作时间,以最初缴纳社保人社局记录进行认定。连续工作满10年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
一、员工工龄工资的计算方法如下:
1、连续计算法。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
二、每个职工应领取的工龄补贴按下述规定计算:
1、工龄补贴等于每平方米年度工龄补贴额乘以职工工龄乘以补贴面积;
2、每平方米年度工龄补贴额按双职工65年,男职工35年,女职工30年内积累的、由单位资助的住房公积金贴现值计算;
3、无房职工可按政府规定的住房补贴面积标准全额计算工龄补贴,未达标职工按已购住房与政府规定的住房面积控制标准的差额计算工龄补贴。
总之,工龄的认定可以感觉单位发放工资的记录或参加工作时间进行计算。员工工龄工资的计算方法包括连续计算法、合并计算、工龄折算法。每个职工应领取的工龄补贴需视自身情况而定。
-
我曾在劳改队受教育,劳改队对退休有影响吗
465人看过
-
教师教养关系判刑对退休有影响吗?
145人看过
-
退休教师酒驾对他的退休工资有什么影响
80人看过
-
医疗保险间断对退休有没有影响
112人看过
-
劳动合同到期没有备案对退休有什么影响?
499人看过
-
过失犯罪对职工退休有影响吗?
347人看过
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对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职工,所在单位应在其符合退休条件时即时将职工人事档案,退休审批表,及其它相关资料报当地社保部门进行审批。... 更多>
-
教师工龄30年想提前退休对退休有没有影响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22一般是按照《教师法》进行管理的,在《教师法》中并未提及在年满30年工龄之后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即男性教师必须在档案年龄达到60周岁,女性教师档案年龄必须达到55周岁,二者才可以根据相关程序办理退休手续,并在办理完手续的次月开始领取退休金,享受正式的退休待遇。如果在退休之前享受职称待遇的话,在退休之后教师就不会再享有职称所具有的待遇,而是按照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管理方式进行。
-
没有档案对退休有何影响?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4毕业生可通以下途径查询本人档案:查询档案是否已转至武汉市XX;(3)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托管的毕业生,到该中心查询;(4)由机要部门转递的档案,凭转递档案机要号,到档案接收地的机要局查询转递记录。档案的作用主要是认定视同缴费年限和一些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员,1996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退休时无需提供档案,按其实际缴费年限确定养老待遇。若无法提供档案,则无法确认之前工龄,按照实际缴纳情况核定
-
-
-
领取退休工资没签劳动合同对退休有影响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191.没有,能不能领退休金,是看单位有没有给你办社保。退休金的多少是和自己的缴费年限,缴费系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的,跟劳动合同有没有备案无半点联系。 2.《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现行法律并未规定需要去劳动局备案,备案不是必经程序。 3.法律没有强制个人的劳动合同必须去劳动部门备案,即使不备案也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