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纠纷法律多久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29 03:38:55 277 人看过

一、物业纠纷法律多久的诉讼时效

理论上是三年。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在物业服务企业书面催缴的合理期限内,向法院请求业主交纳物业费的,法院应予支持。面对物业纠纷的问题很多人都会通过法律来进行解决,进行诉讼是很有必要,只是在诉讼的时候要能够把握好时效,要是时效过了就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或是麻烦。

二、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

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督促请求权人行使权力的,请求权有无是时效发生的首要条件。从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和学理通说看,诉讼时效应仅适用于债权请求权,不适用于物权请求权。2、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怠于行使权利是过错不行使权利的状态。如果权利人不知其权利存在,或者虽知晓其权利存在,但无法行使其权利的,一般时效期间不开始起算。3、怠于行使权利状态持续存在达到法定期间。怠于行使权利处于持续状态,中间如有行使权利或义务人认诺的,时效就中断;持续状态达到法定期间,是要求不行使权利持续到法律所规定的时间,这一期间即时效期间。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4日 17: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物业纠纷民法典最新规定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一、物业纠纷民法典最新规定的诉讼时效是多久?物业纠纷的诉讼时效是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二、物业纠纷怎么起诉?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三、常见的物业纠纷有哪些?1、无物业服务合同的物业纠纷实践中有不少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委员会或业主之间未订立
    2023-04-13
    461人看过
  • 业主与物业公司纠纷诉讼时效多久?
    一、业主与物业公司纠纷诉讼时效多久?业主与物业公司纠纷诉讼时效是3年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二、物业纠纷怎么起诉?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三、常见的物业纠纷有哪些?1、无物业服务合同的物业纠纷实践中有不少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委员会或业主之间
    2023-06-16
    335人看过
  • 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是如何的
    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一、欠款人联系不上怎么处理在欠款人逃避债务的情况下,向法院起诉几乎是债权人唯一的选择,法律对当事人债权的保护是有时效限制的,若超过诉讼时效则债权人丧失胜诉权。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023-06-25
    412人看过
  • 诉讼时效最长是多久,法律对诉讼时效如何规定
    最长诉讼时效是20年。最长诉讼时效是对于各类民事权利予以保护的最长时效期间,它不同于其他各种诉讼时效,不发生中断或者中止。现行法律对诉讼时效的规定是普通诉讼时效是三年,特殊诉讼时效为一年,时效中断,时效重新计算,超过诉讼时效权利人丧失胜诉权。一、诉讼时效最长是多久最长诉讼时效是20年。最长诉讼时效是指对于各类民事权利予以保护的最长时效期间,它不同于其他各种诉讼时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二、现行法律对诉讼时效如何规定?诉讼时效是权利经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产生权利丧失的制度。现行法律对诉讼时效有
    2023-06-23
    73人看过
  • 合同纠纷的法律效力诉讼时效有无限制
    合同纠纷的法律效力诉讼时效是有限制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一、民法典对合同纠纷怎么办《民法典》规定,对合同的条款发生争议的,如果合同有约定的,按合同约定处理,如果没有约定的,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六条【合同条款的解释】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
    2023-02-20
    317人看过
  • 物业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物业纠纷该如何处理?
    一、物业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是3年。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督促请求权人行使权力的,请求权有无是时效发生的首要条件。从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和学理通说看,诉讼时效应仅适用于债权请求权,不适用于物权请求权。2、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怠于行使权利是过错不行使权利的状态。如果权利人不知其权利存在,或者虽知晓其权利存在,但无法行使其权利的,一般时效期间不开始起算。3、怠于行使权利状态持续存在达到法定期间。怠于行使权利处于持续状态,中间如有行使权利或义务人认诺的,时效就中断;持续状态达到法定期间,是要求不行使权利持续到法律所规定的时间,这一期间即时效期间。二、物业纠纷该如何处理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协商解决《物业管理条例》中已经对业主、业主委员会及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可以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和物业管理合同的规定,自愿平等地进行
    2023-06-21
    304人看过
  • 开发商物业与业主纠纷诉讼的时效为多久?
    物业费纠纷属于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一般是3年。我国《民法典》规定了诉讼时效制度,如果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权利,将导致权利的丧失或权利效力减损的法律后果。那么物业合同同样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但并不是说,过了诉讼时效的物业费都无法主张了。如果物业公司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诉讼时效中断的,如经公证的催收单或其他方式行使债权的凭证;物业公司采取通过业主委员会催收物业费,由业主委员会出具相关证据证明等,法院还是可以维护物业公司利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一、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有哪些?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
    2023-06-24
    321人看过
  • 合同纠纷诉讼时效相关法律咨询:时效有多长?
    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未三年。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是应当知晓权利受到了损害以及义务人当天开始进行计算。如果法律另有特别规定的,按照其规定。但是从权利受到了损害当天开始计算超过了二十年的,人民法院将不会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权利人的申请确定是否延长。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也就是说,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算,在权利实际被侵害之日起的二十年内,如果还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的,再起诉,法院不再保护。民法典施工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一、民法典施工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民法典规定,施工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3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的。《中华
    2023-07-03
    193人看过
  • 诉讼时效有哪些法律要件
    诉讼时效要件是指适用诉讼时效的要件。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一、借款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现在的借款,一般都会出具借条,有的会在借条上约定还款日期,有的则没有约定,对于约定了还款日期的,诉讼时效从还款之日起计算三年,在这三年之内不主张自己的权利,三年过后将不再受法律的保护,没有约定还款日期的,从出具借条之日起计算20年。诉
    2023-03-28
    118人看过
  • 民事诉讼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包括哪些
    民事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为:客观上存在请求权。相对方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而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一、合同纠纷提起诉讼有什么时间限制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权利人将失去胜诉权利,即胜诉权利归于消灭。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民事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违约行为(损害理由)开始起三年为诉讼时效,如果合同一直未履行,从合同中规定的履行时间开始计算三年为诉讼时效。二、公司债务诉讼的时效有多长时间诉讼时效分为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一般诉讼时效为3年。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间不行使权利的
    2023-06-20
    96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力
    (1)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力为诉讼时效的重新起算,即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失去意义。诉讼时效的中断可以数次进行,当然不得超过20年最长诉讼时效的限制。(2)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如果当事人就债务履行达成和解(例如延期清偿协议),不应看作诉讼时效的中断,而应视为新的法律关系成立,该法律关系受法律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和解协议时,才开始诉讼时效的起算。(3)对于连带债权人、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权人、连带债务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4)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应当认定对债权人的债权和债务人的债权均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5)债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债务承担情形下,构成原债务
    2023-06-07
    208人看过
  • 诉讼时效:行政诉讼的法律门槛
    提起行政诉讼应符合以下条件: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起诉人具有原告资格。2、有明确的被告。原告起诉需明确指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5、法律、法规规定起诉前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具有原告资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先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时,才可提起诉讼原告对符合起诉条件的行政争议,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按照法定程序提起诉讼。提起税务行政诉讼应具备哪些条件1、在税务行政诉讼中,原告是纳税人,而被告是税务机关,标的是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处理不服,而请求法院予以裁决的是行政权利义务关系。因此,能够提起税务行政诉讼的,只能是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对抽象的行政行为不服所引起的行政争议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如控告行政机关制定的税收法规
    2023-07-04
    185人看过
  • 猥亵罪法律诉讼时效是多久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猥亵行为构成犯罪,即为“猥亵罪”,此类犯罪通常情况下并不受诉讼时效限制,但需受到刑法所规定的追诉时效限制。追诉时效,是指在刑法规定的范围内,对犯罪分子实施刑事裁判追究责任的有效性期限。对于猥亵罪而言,由于其涉及到情节轻重以及法定最高刑等因素,因此追诉时效亦有所差别。举例来说,若犯罪分子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强行对他人或女性进行猥亵或侮辱,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这一情况的追诉时效则设定为五年。然而,如若犯罪分子在人群中或公开场合犯下上述罪行,或者存在其他恶劣情节者,那么他们将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此时的追诉时效则变为十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
    2024-07-30
    91人看过
  • 专利侵权法律诉讼时效多久
    一、专利侵权法律诉讼时效多久专利侵权法律诉讼时效为三年。专利侵权诉讼时效是权利人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令被指控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的诉讼期间。在权利人提起诉讼时,如果诉讼时效已经届满并且没有法律规定的中止、中断或延长的情节的,权利人将丧失胜诉的权利,法院将依职权驳回权利人的诉讼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四条,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以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二、专利侵权诉讼的原告应当提供哪些证据专利侵权诉讼的原告应当提供如下主要证据:1.其享有专利权的相关证明。例如,专利
    2023-11-06
    69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工伤纠纷的法律诉讼时效一般有多久啊?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19
      长期诉讼时效。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诉讼时效。 最长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职工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为一年。职工只有被认定为工伤,才有可能进一步主张权利,因而该一年为诉讼时效期间。
    • 欠条达到诉讼时效法律诉讼时效范围多久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20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房屋产权纠纷诉讼的法律时效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05
      房屋产权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多久(医疗纠纷诉讼的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2-19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 (1)诉讼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时计算,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时距医疗行为已超过20年的法律不保护; (2)诉讼前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可以自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计算一年时效; (3)诉讼前进行过书面协商或行政调解的,
    • 行政诉讼时效的行政诉讼诉讼时效的法律意义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10
      关于行政诉讼时效的意义,应该有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不是处罚权利人不及时行使请求权的行为,更不是保护义务人不履行义务的行为,而是具有积极的法律意义。 1、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有利于人民法院及时正确地处理民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