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维权的问题一般有协商、检举、仲裁三种途径。对势单力孤的劳动者来说协商是最佳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倘若不能有效地协商解决,就可以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要求监察部门进行处理,同时也可以到劳动部门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以寻求法律的途径进行解决。当然,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者最好有个防范的意识,在工作期间要注意保存一些证据材料,比如工作证、工资条、录音资料等,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从象牙塔步入社会,所面临的就是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不能再用固有的思维方式进行判断,要有维权意识,要有防范意识,不能把自己的一时困境进行放大化,只有妥善地处理好自己所面对的问题,才是成功踏入社会的良好开端,也是为自己以后面对更加复杂的问题时所奠定的第一份自信的基础。
一、过了3个月试用期不给转正如何处理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试用期内职工不符合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辞退,如果用人单位不辞退的,视为符合录用条件,自动转为正式员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二、滥用试用期有哪些表现
滥用试用期,通过设定较长时间的试用期等手段来规避对职工应尽的法律责任,是近年来一些企业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因为按照现行《劳动法》规定,职工在试用期内达不到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
滥用试用期,通过设定较长时间的试用期等手段来规避对职工应尽的法律责任,是近年来一些企业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因为按照现行《劳动法》规定,职工在试用期内达不到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
由于在试用期,用人单位也就冠冕堂皇地压低职工的工资待遇,更有的用人单位,特别是生产经营季节性强的中小型企业,在生产旺季大量招用职工,规定较长的试用期,而在试用期结束前一天解除劳动合同。结合我们长期以来的办案实践,目前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的违法现象主要集中在试用期过长、试用期不交纳社保、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间随意解除合同等方面。而事实上,这些行为都明显违反法律规定。
-
毕业生试用期遭遇“无期”如何维权?
147人看过
-
工资待遇不明确,试用期如何维权?
106人看过
-
员工试用期离职后遭无故解除,如何维权?
441人看过
-
试用期遭遇最终淘汰应该如何办
131人看过
-
遭遇职业病如何维权
186人看过
-
员工在试用期内遭受违法行为,该如何维权?
210人看过
-
被人滥用试用期应该怎样维权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91、解决维权的问题一般有协商、检举、仲裁三种途径。 2、对势单力孤的劳动者来说协商是最佳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倘若不能有效地协商解决,就可以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要求监察部门进行处理,同时也可以到劳动部门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以寻求法律的途径进行解决。当然,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者最好有个防范的意识,在工作期间要注意保存一些证据材料,比如工作证、工资条、录音资料等。
-
如何维权遭遇员工辞职?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201、员工被迫辞职的,可以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来维权。如果属于依法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要向其支付补偿金;属于单位违法解约的,员工可以要求继续履约或者支付赔偿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
-
遭遇公司伤害如何维权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22如果贵公司职员遭受了伤害,应该按照工伤认定程序进行妥善处理。首先,必须依法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其次,根据相关法规申请丧失劳动能力等级评估;最后,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赔偿额度。如果经过法律规定确认,职员所受之伤属于工伤,那么该员工将依法享有工伤保险条例所确立的工伤保险权益。如果公司已经为职员购买了工伤保险,那么所有工伤保险待遇将由工伤保险基金负责支付。相反,如果公司尚未为职员购买工伤保险,那么所有相
-
如何维权遭遇不实宣传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28根据《》的规定,解决的途径有五种:(一)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劳动者遭遇工伤如何维权, 遭遇工伤如何维权, 经济补偿金如何确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6一、劳动者遭遇工伤如何维权《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实际生活中,经常有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人身损害事件的发生。而事情发生后,用人单位和雇佣老板往往逃避自己的法律责任。为最大限度地维护劳动者权益,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劳动者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