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监护人有以下三种情况: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这些人虽然与近亲属不同,没有必须担任监护人的法律上的义务,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担监护责任的,经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同意,可以担任监护人。正常的年满18周岁的人,就是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了,此时是没有监护人的,除非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这种情况下才有必要设立一个法定监护人。所以,正常的成年人没有监护人。
是不是智力四级残疾要找监护人负责
智力四级残疾一般是需要依法指定监护人的。按照我国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需要监护人,且一般由其配偶为法定监护人。其配偶死亡或丧失监护能力的,由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等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18岁是否已经足够成熟到可以独立生活?
475人看过
-
是否可以在16岁时独立生活?
323人看过
-
高中生满18周岁后是否可以独立开户?
278人看过
-
在校学生未满18岁是否有监护人
130人看过
-
18岁以后还有监护人吗,法律依据是什么
252人看过
-
16岁至18岁是否需要监护人
460人看过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
能独立生活的孩子是16岁还是18岁?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218周岁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就是不需监护了可以独立生活了。16周岁到18周岁能以自已的劳动收入维持当地一般群众生活水平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孩子18岁后不能独立生活,怎样要求?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11、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12、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育费:(1)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2)尚在校就读的;《婚
-
在校学生未满18岁是否有监护人海南在线咨询 2021-10-13成年了,就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了,不再有监护人一说。父母对孩子也就不再有抚养义务了。 1、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2、一般情况下,只有未成年人才需要监护人。成年人的,只有不能辨认或者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才需要设置监护人。
-
-
18岁以后还有监护人吗,法律的规定是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3-08-2818岁以后只要当事人智力正常就没有监护人,因为一般智力正常的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需要有监护人。但是如果当事人智力有缺陷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那就有监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