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四川成都市陪产假申请需要什么程序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2-05 03:13:48
357 人看过
一、成都陪产假申请流程
一般员工可在配偶生育期间享受陪产假,成都市男方陪产假规定为20天。一般请假需要的材料主要有结婚证和出生证明等,天数一般在3-15天不等,具体要求以所在企业规定为准。根据所在企业的请假规章制度,填写相应的请假单,找相关部门领导签字批准即可。一般单位都有自己固定的请假单格式,如若没有,可自行写申请,写申请的内容要包含请假人,请假的事由,请假的天数以及起始、截止日期等。请假批准后,即可开心的休假,照顾自己的妻子和小宝宝了。当休假日期结束时,应按照请假时规定的销假日期到公司人事部门按时销假。
陪产假,又名“陪护假”,即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虽然目前劳动法没有对陪产假进行明确规定,但是我国大部分省市的计划生育条例中都已经对陪产假进行了实际规定。
二、申请陪产假需要材料
男方想要休陪产假一般都需要准备结婚证、出生证明等,具体就需要结合公司的规章制度申请请假,请假单是必须的。
三、陪产假的工资怎么算
陪产假的工资结算需要根据男方所在的用人单位是否为男方购买生育保险。
1、用人单位没有为男方购买生育保险,休陪产假期间的工资按照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工资标准结算。
2、用人单位为男方购买的生育保险,职工休陪产假期间的工资按照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标准来计算,如果职工本身的工资是高于谁会的平均工资,就需要用人单位进行差额补贴。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成都陪产假申请有哪些程序
258人看过
-
成都市陪产假申请流程包括哪些2024
252人看过
-
四川成都市申请工伤程序包括什么2024
258人看过
-
成都陪产假申请需要满足的程序是怎样规定的2024
129人看过
-
成都陪产假申请流程是什么
426人看过
-
成都市陪产假申请需要哪些手续
465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四川成都市拆迁赔偿明细2024辽宁在线咨询 2024-08-31四川省工伤死亡赔偿标准。 参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结合地区情况以及工伤事故发生时间具体确定。 依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3〕42号)第十三条规定。 2003年12月31日前受到事故伤害或确诊患职业病的职工,工伤保险待遇已经按原有关规定处理了的不再重新处理;2004年1月1日以后应享受的工伤待遇按《条例》的规定执行。 2003年12月31日前受到事故伤害或确诊
-
成都市产假规定2024河南在线咨询 2024-10-07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四川省女职工的产假天数是由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的基础产假及《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额外增加产假组成: 1、基础产假:根据国务院相关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
-
四川省成都市有哪些地方有孩子的陪产假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20正常产假98天,最多可休158天。 法律规定: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六条: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延长女方生育假6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20天。生育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
-
四川省乐山市隆昌市三天假都是陪产假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3-03-17正常产假98天,最多可休158天。 法律规定: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六条: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延长女方生育假6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20天。生育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
-
四川成都市社保交费基数规定2024重庆在线咨询 2024-08-311、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税项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2、缴费基数上限是指,职工工资收入超过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300%以上的部份不计入缴费基数;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