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定性为恶意诽谤罪的标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04 18:19:47 194 人看过

关于恶意诽谤罪的认定标准,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首先,从主体条件来看,行凶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

其次,从客体条件来看,该犯罪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

再次,从主观条件来看,行凶者必须是出于故意,且其行为目的在于诽谤他人;

最后,从客观条件来看,行凶者必须实施了诽谤行为,也就是捏造事实或者传播虚假信息,从而对他人的名誉造成损害。

此外,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情节严重的恶意诽谤罪还包括导致受害人或者其近亲家属出现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或者在公共场合公开侮辱、诽谤,引发恶劣的社会影响等等。

若行凶者的行为满足以上所有标准,并且达到了“情节严重”的程度,那么他/她将有可能被判定为恶意诽谤罪。

然而,在实际案件处理过程中,法院会依据具体案情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以确定是否构成恶意诽谤罪,以及是否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9日 23: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恶意诽谤罪哪些行为构成
    一、恶意诽谤罪哪些行为构成該犯罪的構成要件包括以下要素:首先,該犯罪侵犯的權利是對他人人格尊嚴與名譽的尊重;其次,從客觀角度來看,該犯罪表現為行為者實施了編造並散播某種虛構事實的行為,這種行為足以損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譽,且情況嚴重;再次,該犯罪的主體可以是任何一個普通人;最後,從主觀意識上來看,該犯罪應該是故意的。《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恶意诽谤罪可以判几年1、若有故意捏造事实进行恶意中伤他人,情节严重者,将被视为诽谤罪行,并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是剥夺其政治权利等严厉惩罚。2、所谓“故意诽谤罪
    2024-08-01
    301人看过
  • 怎么不算诽谤诽谤罪的标准
    诽谤罪乃是指故意编造及传播虚构的事件,以削弱他人的人格尊严,摧毁他人的社会声誉,且情节恶劣的犯罪行为。在判定是否构成诽谤罪之际,我们需细致地审视多个层面的因素。首先,行为主体须具备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也就是无中生有、凭空创造出虚假的事实。其次,行为人还需实施散布所捏造事实的行为,而散布的途径则可以是多样化的,例如口头陈述、书面文字、网络传播等等。此外,所捏造的事实必须具有足够的影响力来贬低他人的人格尊严、破坏他人的社会声誉。至于“情节严重”这一要素,它是区分诽谤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关键所在。例如来说,如果同一诽谤信息实际上被点击、浏览的次数超过了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的次数达到了五百次以上;或者导致受害人或其近亲出现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亦或是在过去两年内曾经因为诽谤行为受到过行政处罚,但之后再次进行诽谤的情况,这些都属于情节严重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
    2024-08-03
    175人看过
  • 如何判断恶意诽谤行为?
    恶意诽谤造谣污蔑是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贬损他人人格的行为。构成诽谤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微信朋友圈里有人恶意诽谤行为人在微信朋友圈中恶意诽谤中伤他人的,若情节严重,给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的,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要求公安机关立案追诉,追究其刑事责任。《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
    2023-07-06
    442人看过
  • 涉及诽谤、恶意诋毁等行为的法律量刑标准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贵阳寻衅滋事罪量刑标准1、构成寻衅滋事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1)寻衅滋事一次的,可以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2)纠集他人三次寻衅滋事(每次都构成犯罪),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可以在五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2、在确定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寻衅滋事次数、伤害后果、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相应的刑罚量:(1)每增加一人轻微伤的,可以增加二个月至三个月刑期;(2)每增加一人
    2023-07-16
    336人看过
  • 怎样去恶意侮辱诽谤他人
    一、如果是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意图损害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就构成诽谤罪;二、如果是捏造事实,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就构成诬告陷害罪。一、法庭做假口供法庭做假口供涉嫌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所以在刑事诉讼中,如果做假口供意图陷害他人的,可涉嫌诬告陷害刑事犯罪,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民事诉讼中,在法庭上做假口供妨碍诉讼的,可对其处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二、诽谤罪和诬告陷害罪有什么区别?诽谤罪和诬告陷害罪区别如下:1、主体相同,诬告陷害罪和诽谤罪的主体均为一般主体;2、侵犯的客体不同,诬告罪侵犯的客体不仅有公民的人身权,而且还扰乱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而诽谤罪侵犯的客体只是公民的人身权;3、客观方面不同,诽谤罪在客观方
    2023-02-22
    209人看过
  • 恶意诽谤罪怎么构成犯罪
    依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规定,构成恶意诽谤罪则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素,即:其一,行为人通过暴力、威胁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对他人进行公开侮辱或捏造虚假事实进行诽谤;其二,行为所造成的情节严重性;其三,如果恶意诽谤行为已经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并且不属于自诉案件范畴,或者对社会公共秩序及国家利益产生了严重危害,那么此种行为便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7
    94人看过
  • 恶意诽谤罪的诉讼时效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诽谤罪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五年。因为诽谤罪的法定最高刑为三年,未满五年。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一、不提姓名的造谣构成诽谤吗可以构成诽谤。第一,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对诽谤罪进行了解释,就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此种行为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并且情节严重;第二,通过此法条我们可以认为,刑法对于诽谤罪,规定了必须针对特定人进行,而并未对是否提及姓名进行要求,只要能够知道对象是谁,即构成此罪。二、没有证据就诬陷别人犯法吗犯法,污蔑应该是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诽谤罪是情节犯,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诽谤罪,予以立案追究。
    2023-03-19
    421人看过
  • 恶意诽谤公安人员的怎样处理
    诽谤公安人员处理是由被害人自己到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公安机关无权立案侦查,无权管理。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诽谤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侵犯的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单纯的骂人只是民事侵权行为,也是违法的,但不会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一般不会受到处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因为警察违法导致的和警察发生冲突。一方面可以向其所在的单位派出所或公安局投诉,另一方面,如果违法行为是职位行为的,可以向其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县、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侮辱与诽谤的区别是什么1、客观方面表现不同侮辱罪: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诽谤罪: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注意:侮辱罪和诽谤罪针对的对象是特定的个人。2、
    2023-03-01
    130人看过
  • 李*插足杨*婚姻是恶意诽谤,诽谤罪如何认定
    【事件经过】声明中指出:“对于近期网络上的一些恶意诽谤,已经严重违背事实,并对李*峰先生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对于诋毁言论,已经第一时间交由律师处理,针对恶意抹黑,已请相关平台协助调查”,“对于情节严重的造谣者我司将追究法律责任”。声明还一并呼吁网友抵制网络谣言。随后,杨-幂和刘*威所在的**传媒也公开发表一份声明,严厉斥责“部分用户利用微博平台恶意散布我司旗下艺人刘*威先生、杨-幂女士离婚、炒作等虚假消息”,并向侵权主体发出律师函。杨-幂工作室也转发了该声明,并称:“一切在进程中,相信法律相信公正。”【法律解读】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
    2023-11-25
    199人看过
  • 怎么才算恶意诽谤罪立案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所述,判定恶意诽谤罪是否立案的关键在于其行为是否符合“通过暴力或其他手段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诬陷他人”,以及严重程度如何。情节严重要具体参考以下几方面:譬如诽谤言论的恶劣性质、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等等。若行为人的行为满足了以上所有条件,且受害者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由于证据收集困难,人民法院有权请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另外,若行为人的行为严重威胁到社会秩序及国家利益,即便没有受害者的投诉,也有可能被立案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7
    167人看过
  • 恶意诽谤的帖子怎么删
    当事人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涉及侵权的信息。民法典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一、恶意诽谤他人是犯罪吗(一)看具体情况定。如果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主观故意是意图使他人人格、名誉受损害,且情节严重(比如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则可以认定为是诽谤罪。但以下情况除外:1、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二)《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
    2023-02-19
    124人看过
  • 虚构事实恶意诽谤罪量刑标准是多少
    对于恶意诋毁,向他人散播虚假无根据之言辞,若情节严重,已构成诽谤罪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处罚。诽谤罪特指蓄意捏造并散布不实言论,这些言论可能导致受害者的人格尊严受损,社会形象遭受破坏。通常情况下,诽谤行为需针对性地指向特定个体,且言行恶劣方能构成犯罪。而所谓的情节严重,通常表现为屡次实施捏造事实以诽谤他人的行为;捏造的言论对受害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形成重大损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致使恶劣影响扩散;诽谤行为导致受害人精神失常或是导致受害人选择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等极端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
    2024-08-09
    395人看过
  • 行为人恶意诽谤会判刑吗?
    一、行为人恶意诽谤会判刑吗?恶意诽谤他人构成诽谤罪。诽谤罪属于刑事犯罪,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情况。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什么是诽谤罪的构成要件?1、已经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一般就是指已年满16周岁的正常自然人。2、主观具有故意,就是明明知道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
    2024-02-03
    371人看过
  • 恶意诽谤罪名成立的条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一、诽谤未成年的构成条件有哪些呢诽谤未成年的构成条件有:1、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4、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二、网络诽谤侵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一)截图留作证据;(二)申请人民法院从网站后台调取。诽谤的构成要符合下列要件: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故意贬损他
    2023-06-22
    29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被恶意诽谤怎么告人诽谤罪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2-11
      受害人需要收集诽谤罪的证据,然后准备好自诉状、原被告的身份证明直接到被告方所在地的法院起诉。诽谤罪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所以受害人需要直接到法院起诉。
    • 恶意诽谤他人起诉费标准是怎样的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7
      名思义,被诽谤者所受到的损失最直接的体现是其名誉受到了损害,间接导致自己的财产权益受损。被诽谤者为了减小自己的损失,可以搜集对方当人满足诽谤要件的材料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当然还会涉及到律师费的问题,恶意诽谤他人起诉费标准是怎样的呢起诉后能否得到精神赔偿一、恶意诽谤他人起诉费标准是怎样的法律法规对非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如下: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
    • 怎样惩罚网络恶意诽谤行为?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7
      在网络上恶意诽谤他人,是可以告他的,在网络上侮辱诽谤他人要负法律责任。根据《》第一百零一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第一百二十条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第一百三十四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
    • 恶意诽谤怎么定罪量刑?
      新疆在线咨询 2023-10-16
      恶意诽谤他人的行为人的犯罪情节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会被认定为诽谤罪,一旦被认定为犯罪,犯罪行为人就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恶意诽谤的行为构成犯罪,犯罪行为人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 江东区恶意诽谤罪量刑标准怎么鉴定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28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3、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