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当发生消费纠纷时,一些经营者对本能一次解决的问题一再推托,导致消费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维权成本增加。对此,《北京市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第9条规定,消费者在解决消费纠纷时遇到经营者推托而耽误时间,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向经营者索赔误时费,其赔偿标准按上一年度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标准计算。
按照这一规定,误时费的赔偿金额,按照消费者因解决消费纠纷实际付出的时间来计算。在实际赔偿时,对于经营者耽误消费者的时间,如何界定呢?另外,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个消费者遭遇不同经营者侵权,消费者的误时费是否能重复索赔?日前,北京市一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遇到了误时费的计算难题,有关法院做出了不同的判决。就此问题,笔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误时费时间计算方式不明确
“误时费的时间计算,应从消费者实际购买商品出现质量问题起开始计算,一直到经营者为其解决问题之日止。”12月23日,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邱宝昌告诉笔者,多数消费者在向经营者讨要权益损失时往往考虑到的是误工费,对于误时费的概念并不清楚。
“误工费与误时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误工费,是指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人身受到伤害不能上班而得不到的收入损失;误时费,是指经营者不拿消费者的时间当回事,该一次解决的事情却让消费者跑多次而耽误消费者工作或休息,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由于有关法规没有将误时费的具体计算方式规定清楚,导致误时费的时间计算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应提供充足的证据来证明自己在此时间内是在为解决纠纷而耽误正常时间,这些证据包括消费者在与经营者解决纠纷时所支付的往返车票、住宿费用发票。另外,消费者可与经营者签署一份书面协议,标明自何时起就此纠纷进行协商解决。在此过程中,第三人的证明也是至关重要的证据,但如果第三人与消费者存在利害关系,法官可能不会对其进行取证。一旦消费者不能提供证明自己实际耽误时间的有利证据,只能通过法院根据情况酌情判定。”邱宝昌说。
●经营者是否要重复支付存争议
在消费者就消费侵权要求某经营者赔偿误时费的过程中,同时与另一家经营者就误时费赔偿问题诉至法院,此时,如果其中一家经营者已经赔偿消费者误时费,那么,另一家经营者是否应照常赔偿消费者全部误时费,还是将消费者在这一维权时间段内已经获得的误时费减去,只赔偿剩余的误时费呢?
“消费者要求经营者赔偿误时费属民事纠纷,民事纠纷的一个基本原则即为损失多少赔偿多少。上述情况中,如果其中一家经营者已经赔偿了消费者一时间段内的误时费,那么,另一家经营者在这一时间段内就不必再次赔偿误时费。”12月24日,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民法研究所副所长尹志强告诉笔者,如果多家经营者均赔偿消费者全部误时费,则会违背《民法》规定的公平原则。“如果消费者仍要求其他经营者重复赔偿这一时间段内的误时费,就涉嫌利用他人过错获利,属于不当得利。”尹志强说。
邱宝昌认为,尽管按照《民法》的公平原则,经营者不须重复支付误时费,但由于在同一时间段内侵害消费者的主体不相同,消费者仍有权向不同主体讨要全部时间段的误时费。“一家经营者赔偿了消费者的误时费,仅代表其自己为损害消费者权益作出了赔偿,并不代表这一时间段内所有侵权经营者对消费者的赔偿。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经营者不同,那么他们就应当分别就耽误消费者时间而支付相应的误时费”。
●相关判例
■判例一2004年10月,消费者张先生在北京市丰台区亿客隆商厦内购买了5000余元的药品,在服用时出现不良反应,后经食药监部门检测确定为假药。此后,张先生在与经营者协商解决纠纷时,多次遭对方推托,导致其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乱,直至今年9月此问题仍没有解决。为此,张先生将亿客隆商厦起诉至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要求对方赔偿各项损失,其中包括从2004年10月至2007年9月的误时费10万余元。
今年11月16日,丰台区法院做出一审判决,没有支持张先生10万余元误时费的索赔诉求。丰台区法院认为,张先生对于误时费的索赔要求过高,并且其在2005年12月前的误时损失已经在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理的有关案件中(见判例二)获得赔偿,因此,在张先生主张权利交叉的情况下,丰台区法院认定其耽误的时间应为3个月,故判决商厦赔偿其3个月共计5000元误时费。目前此判决已生效。
■判例二2004年12月,张先生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公司购买了2700余元的药品。随后,张先生发现该药品的批准文号显示其为新资源食品,后经食药监部门证明,此产品为食品,该公司存在欺诈行为。张先生将该公司诉至朝阳区人民法院,要求加倍赔偿其损失。由于该公司拒不解决此纠纷,张先生为此耽误了1年零4个月的时间,张先生要求该公司赔偿其误时费35685元等损失。2006年2月,朝阳区法院一审判决支持了张先生的诉讼请求,判令该公司赔偿其包括误时费35685元的所有损失。后此判决生效。
-
遇到假货,消费者如何索赔
292人看过
-
何时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331人看过
-
商家误导消费者如何投诉索赔
378人看过
-
金融消费者维权难题何时才能破解?
105人看过
-
三鹿破产清算消费者索赔有些难
70人看过
-
消费者如何向销售者索赔
499人看过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
误工费赔偿问题误工时间该如何证明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8我们知道,如果当事人遭受人身损害的,是可以要求过错方予以赔偿的。当影响当事人正常工作的,是需要向其支付误工费的。那么,误工费赔偿需要什么证明材料,误工费怎么计算呢误工费证明材料一、提供证明收入状况的证据(一)《收入证明》有固定收入的,由用人单位提供受害人最近一年的工资表和营业执照副本的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内容包括受害人在单位的工作时间、职务和最近一年平均的月工资。(二)《收入状况证明》没有固定
-
如何计算误工时间,如何证明交通事故误工时间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6一、如何计算交通事故误工时间受害人的伤残构成伤残时,误工时间可以从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至定残前一天,这就要求肇事方与受害人从事故发生后就尽可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尽力将双方的损失减少到最小。否则,如果肇事方迟迟不肯垫付医疗费,致受害人无法及时治愈,进行伤残鉴定的时间就越往后拖,误工时间也就相应拖长;而如果因双方在前期处理交通事故过程中积怨过深,受害人迟迟不配合进行伤残鉴定,也会拖长误工时间,给双
-
误工费的计算如何?误工时间多久?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5-261、非持续性的误工这种误工的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2、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这种误工的时间从受到伤害耽搁工作之日计算至定残之日的前一天。 3、受害人因伤害死亡的从侵权行为开始计算,至受害人死亡之时止(或有的因受害人死亡不计算误工费,因死亡赔偿金已补偿预期收入)。
-
什么是误工费,误工费应该如何计算?误工费应该支付的时间如何确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2-01-19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误工时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 1、非持续性的误工 这种误工的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2、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 这种误工的时间从受到伤害耽搁工作之日计算至定残之日的前一天。 1、误工费包括:工资、资金、津贴、课酬等。 2、误工费包含全日制工作收入和兼职工作收入。 3、须以“
-
误工时间准确误工时间怎样计算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1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确定误工费。误工时间根据受害者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者因伤致残继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者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的,可以参照上一年度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