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违宪审查建议权”的困境——期盼当然启动法规违宪审查程序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17:26:16 320 人看过

2003年5月14日,腾彪、俞江和许志永三公民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书。这一事件立即引起了国人的普遍关注。没过多久,8月18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居民盛其芳、马继云向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省人大常委会提交了一份请求立即废止《黑龙江省信访收容遣送工作规定》的建议书;9月,广东省朱征夫等6名省政协委员联名发起提案,建议广东省先行废除劳动教养制度;11月20日,一封由1611名公民的签名的《要求对全国31省(市)公务员录用限制乙肝病毒携带者规定进行违宪审查和加强乙病毒携带者立法保护的建议书》同时递交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卫生部和国务院法制办这一系列的事件,不仅使立法法第90条所确认的法规违宪审查建议权凸显在人们面前,而且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该项权利大大激发了公民监督立法行为的积极性,并成为推动我国宪法诉讼和违宪审查机制最终建立的强大动力。

随着该项权利的频频行使及事态的发展,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实践中,该项权利的行使也遭遇了一些困境。

首先,审查建议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按照立法法、《法规规章备案条例》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地方立法条例的规定,法规违宪审查建议提出后,接受建议的机关必须进行研究,研究后,再决定有无必要送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这说明公民的审查建议提出后,接受建议的机关,首先,必须受理,而不能拒绝;其次,受理以后必须处理,即进行研究,而不能置之不理,但研究以后,是否要把研究结论告诉建议人,以上这些法规都没有规定。实践中,接受建议的机关往往又不把研究结论告诉建议人。这就导致建议人无法知道自己的建议是否被有关机关采纳了,是否被它们研究过了,这样建议书不可避免地就陷入了一种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的境地,从而所有的建议案都成了没有答复的悬案。

其次,审查建议无法当然启动违宪审查程序。

除了审查建议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外,我们还需面对一个更大的遗憾,那就是在这么多的法规违宪审查建议案中,竟然没有一例启动了国家的违宪审查程序。

在《收容遣送办法》违宪审查建议案中,当全国人大常委会还毫无动静时,国务院很快自觉地将该法规给废除了。国务院的这一举措无疑赢得了国人的普遍赞赏,因为在此公民的审查建议不仅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而且还给予了积极的回应,这种民间和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正是宪政精义之所在。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此实体正义的要求确实被满足了,但程序正义的要求却被忽略了。因为,三公民提建议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要求废除《收容遣送办法》,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借此能启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违宪审查程序。

与此相比,其它几例审查建议案的情况就更不令人满意了。因为这些建议的提出不仅没有启动违宪审查程序,而且也没有像《收容遣送办法》建议案那样引起立法机关自身的重视和回应。这自然不是这些建议者所希望的结果,因为他们也有着强烈的启动法规违宪审查程序的期望。

所以,法规违宪审查建议权虽然使公民获得了一定的启动法规违宪审查程序的权利,但由于这项权利还无法当然启动法规违宪审查程序,这就使得建议者的预期目的往往无从实现。

面对困境,我们总得设法摆脱困境,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况且,法规违宪审查建议权所遭遇的并不是那种让人左右为难的两难困境,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更周全的制度设计来摆脱这种困境,从而实现建议人的预期目的。

1.建立回复机制

建议提出后,接受建议的机关理应把建议的处理结果告诉建议人,这不仅是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而且更是使建议权发挥其应有效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制约因素。试想,如果接受建议的机关可以不把建议处理情况告诉建议人,那么公民怎么知道建议有没有被研究过?又怎么能防止接受建议的机关把建议置之不理,或者随便处理呢?

这种回复机制的设置技术也不复杂。其实只要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后再遇到法规违宪审查建议案后,能适时地把建议处理结果告诉建议人,这个制度就可以初步确立起来了。因为我们虽然不是判例制国家,但先例的作用有时是很大的,只要全国人大常委会率先确立了这个先例,那么其它接受建议的机关一般都会紧随其后。然后在这基础上,等以后实践成熟后,再通过立法对此进行具体规范,这样我们所希望的回复机制就可以基本成型了。

2.发展为诉权

回复机制的建立虽然可以使我们摆脱建议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的困境,但它并不能使我们摆脱启动违宪审查程序当然不能的困境。要摆脱这个困境,我们必须把建议权发展为诉权。这不仅是权利救济的需要,也是加强立法监督的需要,更是保障公民主体地位和主人翁身份的需要。

要把建议权发展为诉权就没有建立回复机制那么简单了。因为诉权同时意味着宪法诉讼制度的建立,而宪法诉讼制度的建立,涉及宪政体制的方方面面,这需要长期的改革积累才能完成。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6日 06: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违宪审查相关文章
  • 维护宪法权威需有违宪审查机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具体而言是: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宪法作为广义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旨在构建社会法律秩序的最重要行为规范。宪法权威的确立和维护,要求这些行为规范具有严格的约束力。这就意味着,任何违反宪法规定的行为,都必须得到及时纠正和处理。宪法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关于政府权力的来源、范围、目的和行使方式的规定;一是关于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规定。就此而言,违反宪法的可能的行为主体,主要是政府权力的行使者。目前在我国,如果行政机关特定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他人权利,利害关系人可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对相关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司法审查。如果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缺乏
    2023-04-24
    392人看过
  • 法德违宪审查制度比较
    当前,违宪审查机构的专门化,已成为西方违宪审查制度发展的趋势。法国和德国是专门机构违宪审查模式的典型代表。两国同属大陆法系,但由于历史传统、基本国情以及政治理念的不同,以法国为代表的宪法委员会制度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宪法法院制度存在着诸多差异。历史渊源和理论依据的比较专门机构违宪审查制度的渊源始于法国。1799年宪法决定建立专门负责审查法律和命令是否违宪的“护法元老院”机构。1946年宪法决定成立宪法委员会。1958年宪法通过了专门的《宪法委员会机构设置法》,以宪法委员会为执行违宪审查专门机构的制度最终在法国确立。法国这种宪法监督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西哀耶斯的学说。西哀耶斯分析了司法审查制度模式的弊端,认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互相纠葛,设立一个专门行使审查权的机构就可以避免种种弊端。在德国,1849年法兰克福宪法规定建立帝国最高法院,享有对宪法问题的管辖权,是现代德国宪法法院的最初模式。1925年
    2023-04-24
    395人看过
  • 违宪审查意义深远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5月间成立法规审查备案室,专司审查包括国务院所制定行政法规在内的法律法规是否违反宪法和法律。有专家认为,该机构的成立“是我国启动违宪审查机制的一个信号,表达出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对违宪违法的审查进入操作层面”。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国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的生命不仅在于她的庄严,更在于她的实施,宪法的实施又依赖于违宪审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法规审查备案室的建立,迈出了建立违宪审查机制的一步。它的令人欣喜之处在于,对违宪的后果已由过往单纯的“责令修改”转变为“责令修改”与“撤销违宪条款”双管直下。据报道,法规审查备案室将“责令相关立法部门限期修改,或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撤销违宪违法条款”。在笔者看来,“撤销违宪条款”的出现,较之法规审查备案室的建立显然更具实质的意义,它将使公民享有的宪法权利真正成其为一种不为国家权力随意左右的实体性权利。
    2023-04-24
    89人看过
  • 走出“违宪审查”的误区
    作为一种政治信念和技术,近代以来人类对民主倾注了太多的情感,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度里,民主舶来伊始便被赋予了所有的道德优越性和政治正当性。其实,民主像设计它的人类一样是有缺陷的,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违宪审查理论及制度存在的必要性。民主政治的基石是多数决原则,亦即少数服从多数规则。在民主社会里,推定多数人的选择与判断是合理的并且能够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选择与判断,多数的主张是占统治地位的主张,所有的社会意愿以多数意志为转移。民主成功地解决了长期困扰人类的主权归属及政权合法问题,是后封建时代社会政治理论的前提和基础。但在民主主义的旗帜下,也并非如人们渴求的那样风平浪静,相反,却存在着人类永远无法消弥的纠葛与矛盾-精英和大众的对峙,多数与少数的冲突等。多数决原则不能排除多数权威利用合法多数进行合法专制的可能性-近的有文化大革命给民族记忆留下的挥之不去的沉痛教训,远的像法国大
    2023-06-06
    465人看过
  • 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刻不容缓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的一项治国方略和奋斗目标,已被庄严地载入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准则。依法治国的根本是依宪法治国;依法办事首先应当依宪办事。不重视宪法的作用,就会丢失立国的根本;不树立宪法的权威,就难以树立法律的权威。自现行宪法制定以来,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宪法意识已经有了提高。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宪法的实施不能说没有问题了。新中国成立已50多年,还从来没有处理过违宪案件。我们既没有设置具体负责受理与审查违宪案件的专门机构,没有制定具体的违宪审查的特别程序,也没有设计出一套进行违宪审查的理论和原则。例如,在我国什么叫违宪?它有哪些构成要件?违宪的主体可以是哪些机关和个人?违宪的客体应是什么样的行为?违宪行为有无时效?什么样的组织和个人可以提出进行违宪审查的要求或控告?违宪审查机构是“不告
    2023-04-24
    500人看过
  • 期待更完善的违宪审查制度
    新闻回放——据6月2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记者6月19日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局负责人处得到证实,全国人大常委会5月成立了法规审查备案室,该工作室不仅负责法规备案,更重要的是审查下位法和上位法尤其是宪法的冲突和抵触。据悉,成立专门机构审查地方法规是否违法违宪,这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历史上是首次。据介绍,按照《立法法》规定,对于法规的审查权仍由各专门委员会行使,由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人大、中央军委五大机构提出审查要求,由社会上的公民、法人、其他社会组织提出审查建议。法规审查备案室所承担的职责是对这些审查要求与审查建议进行先期研究,确认是否进入启动程序,然后交由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有关法学专家认为,法规审查备案专门机构的设置,使违法违宪审查进入规范化、可操作化渠道,同时更具刚性,这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违宪审查,成为一种可能。真正成为宪法的守护人所谓法治,归根到底,就是以
    2023-04-24
    147人看过
  • 谁可以提出审查违宪的要求或者建议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违宪审查的提出者可以大别为两类:第一类是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类是除上述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法律对于这两类提出者的规定是有所区别的。法律对第一类的写法是: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而对于第二类提出者的写法是: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以上引录的两段条文显示了对两类提出者的不同规定(文中以带横线的斜体字表示二者的差异之处);1)对第一类称要求,而第二类则称为建议;2)对第一类提出的要求,常委会工作机构即分送,而对第二类提出的建议则须进行研究,认为必要时才送。前者是确定
    2023-04-24
    367人看过
  • 人大要发挥违宪审查的主动性
    据12月2日《新京报》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飞提出“任何公民都可以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进行违宪审查的要求”。宪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根本大法,对宪法规定的违反即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侵犯,因而公民有权就此提出进行违宪审查的要求。所以说,如果法规存在违反宪法与法律的地方,对公民向人大常委会提出违宪审查权利的肯定即是对公民宪法权益的尊重。而且对公民这一权利的尊重也利于维护宪法尊严与法律权威,促进依法治国的实现。所以,对于公民提出违宪审查权利的肯定与尊重意义重大。我们同时也应看到,尽管公民有权提出违宪审查,但全国人大常委会自身更应发挥在这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制定宪法与法律的指导机构,担负着监督宪法与法律实施的职责,因而理应具有开展违宪审查的主动性。全国人大作为宪法与法律实施的监督机构,同时又是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关,是全国公民意愿的集中地与汇总处,因而在保护公民合法
    2023-04-24
    293人看过
  • 违宪审查:赋予法律“强力”合理性
    [新闻回放]据《新京报》昨日报道,12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飞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全面解释了中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根据这一制度,任何公民都有权对法律、法规及政令等是否合乎宪法原则提出质疑并提请审查。被质疑的法规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机构进行审查后,如果确认违法、违宪,可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予以撤销或改正。虽然早在今年5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成立了法规审查备案室具体负责这项工作,但是,这些具体的解释仍然使该“旧闻”翻新,成为12月2日各大网站的头条,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很多人对“任何公民都可提请违宪审查”这句话表示了由衷的欣慰,认为这是法制建设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法律也可以被质疑,任何人都可以提请对法律进行违宪与否的审查,这确实具有着巨大的划时代意义:这是公民权利的回归,是向法治时代跃进的一大步。随着时代发展,随着人们各类活动日益纷繁,需要越
    2023-04-24
    367人看过
  • 对《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88条第2款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第90条第2款规定,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同宪法或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认为国务院1982年5月12日颁布的,至今仍在适用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与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相抵触,特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5月14日,一份题目为“关于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书”,传真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建议人在落款处郑重签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俞江,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腾彪,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许志永,北京邮电大学文法学院。三人还有一个共同身份:法学博士。和一般的公民向人大常委会提出制定、修改法律的建议不同,这份公民建议书非同
    2023-04-24
    441人看过
  • 违宪审查制将迎新纪元
    5月14日,一份题目为“关于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书”,传真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见5月16日《中国青年报》)。这是以民间形式启动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建议书。三位普通公民首先行使了200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同宪法或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在西方,违宪审查已有过百年的历史,形成几种不同的违宪审查的流派。不管操作方式如何,对违宪进行审查,一方面是对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各种权利的司法救济,另一方面是对行政机关执法的一种监督与约束。《立法法》虽然没有明确出现“违宪审查”这个词,但在字里行间多少还是可以找到这方面的意思,这是一种进步,说明我们的最高权力机构———人大也充分认识到违宪审查的重要性。正是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才会有今天普通公民上书提请违宪审查的事情发生。由几
    2023-04-24
    156人看过
  • 我们90%的案件是违宪审查”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是德国的最高上诉法院,也是世界上宪法监督三大模式中极富代表性的一支。在德国,法官通过司法考试,由议会选举产生,且大多来自学者,极少出身于律师。宪法法院的大法官们,同时还可以在大学兼任教职。大法官们不是终身制,一个任期为12年,且不得连任,68岁必须退休。在宪法法院十余项重要职能中,受理公民权利受到侵犯的违宪案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职能,现在此类案件已占到全部案件的90%。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副院长,德国当代著名的法哲学和刑法学家。1940年2月17日出生,法学博士。自1973年以来在法兰克福的歌德大学担任法理学、法社会学和刑法学教授。1996年起担任联邦宪法法院法官,2002年起担任宪法法院副院长,并兼任第二审判庭庭长。哈斯默尔教授有多部著述问世,其中《当代法哲学与法律理论》已成为当代德国最具影响力的法学著作之一。违宪审查是近年来在中国关注度极高的一个话题
    2023-06-06
    482人看过
  • “违宪审查”不是自我裁判
    上期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在5月成立了法规审查备案室,将“法规备案”与“违宪违法审查”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发出一个刺激公众想象空间的信号。拿破仑曾有名言,“每隔三个月就必须给法国人一点新东西”。但新东西多,有诚意的却少。全国人大常委会迄今尚未撤销过一项违宪或违法的法规;国务院、最高法院等五种机关迄今未向常委会提出过一次审查撤销的要求;而民间提出的审查建议迄今也尚未有过被采纳并启动审查程序的先例。这三个“尚无先例”哪天被打破,哪天才能说人大的违宪审查终于迈出了第一步。但由立法机关来进行的“违宪审查”,无论走多远,在宪政的意义上也只能算作违宪审查的第一步。因为这种审查归根到底是一种自我审查。而“违宪审查”的本质,甚至宪法这个概念的本质,首先是对立法权的一种限制。一个议会如果接受一部宪法,就等于承认议会的立法权不完整。譬如承认自己不能制定剥夺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不能制定违背正当程序的法律,不能制定有
    2023-04-24
    405人看过
  • 期许中国违宪审查大步前行
    几天前,有朋友在电话那端“奔走相告”:全国人大成立专门机构启动违宪审查啦!闻听此言,不由人不兴奋莫名。果真如此,这应该列为近年来中国法治进步“没想到这么快”的大事件之一。但细一查看消息来源———京城某报的整版报道《我国首次成立专门机构进行违宪审查》以及中央某大报在头版头条显著位置刊登的《违法违宪审查纳入启动程序》报道后,又不觉些许失落。原来这个专门机构只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下设的一个“法规审查备案室”,它于今年5月首次成立,“负责法规备案”,“审查下位法与上位法尤其是与宪法的冲突和抵触”,“具体负责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违宪违法审查工作”。其实,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规审查备案工作并非始自今日。早在1979年,就由当时的常委会办公厅政法室承担,主要任务是对报备的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登记、存档,并对其进行违宪违法审查。1984年,法规备案工作由联络局承担。从1989年开始,改由秘书局承
    2023-04-24
    122人看过
换一批
#宪法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违宪审查又称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的制度。其作用在于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先后建立了违宪审查... 更多>

    #违宪审查
    相关咨询
    • 合宪性审查和违宪审查的区别
      北京在线咨询 2024-05-16
      合宪性审查和违宪审查的区别如下:1,主体不同:违宪审查的主体是享有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机关。而监督宪法实施的主体则具有多样性,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违反宪法的行为提出批评,要求纠正;2,结果不同;3,对象不同:违宪审查的内容和宪法监督的对象不完全相同。违宪审查的内容主要是直接违反宪法而又没有其它法律调整的规范性文件,宪法监督的对象较宽,既包括违宪审查的内容,也包括违宪审查机关的审查活动。
    • 法律、法规和条例与宪法冲突时如何处理违宪审查权和违反宪法的问题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03
      中国违宪审查主体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果遇到法律、法规和条例与宪法冲突,应该怎么办呢?这要通过违宪审查机制来解决问题。中国宪法和《立法法》确立了一个特别的违宪审查制度,这是不同于目前中国司法程序的一个新的决律程序。违宪审查权不由一般法院行使,也不由专门的宪法法院(委员会)行使,而是自上而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其中主要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法
    • 普通法院违宪审查权有效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5-23
      1.由普通法院实行违宪审查权在宪法法理上,宪法解释权和违宪审查权均由同一国家机关行使,实际上宪法解释权是违宪审查权的一种附属权力,没有违宪审查权即没有法定解释宪法的权力,且此种权力为排他性权力,一旦宪法授予某一国家机关行使,则其他国家机关无权行使。 2.根据宪法解释和违宪审查主体的不同可将违宪审查制分为普通法院、宪法法院、宪法委员会和议会四种体制。 3.在普通法院体制中,法院可以通过对民事、刑事和
    • 什么是法院违宪审查制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28
      违宪审查是国家权力过程中的一种基本纠错机制。如同其它任何一种纠错机制一样,是宪法正常运行的必要保障。
    • 普通法院违宪审查制是哪些?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28
      第一,最高代表机关审查体制,代表国家,英国、前苏联。第二,司法审查制。是指由普通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附带的对适用该案件的法律合宪性进行审查。代表国家有:美国、日本。第三,宪法法院审查制。是指设立专门的宪法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制度。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法院是1920年的奥地利宪法法院。代表国家:德国、俄罗斯。第四,宪法委员会审查制。是指设立专门宪法委员会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制度。代表国家: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