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咨询:
我于2006年2月与现在的丈夫结婚,当时他已拿到美国绿卡,我们办的是跨国。之后他长期在国外,一年回国一次,直到2008年5月,我生下儿子。但是自我怀孕到现在将近两年的时间他从未回国看过我们母子。现在我想要提出离婚,并且要求他一次性给付孩子的赡养费。不知可不可行,我应该怎么做?
运城律师为你解答:
提出离婚是你的权利,但是若你们协商不成,你通过法院诉讼离婚,则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法院才有可能判决离婚。《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是否可以在离婚后向对方要求支付抚养费?
479人看过
-
女方提出离婚要求支付抚养费,权益如何?
287人看过
-
可以在不离婚的前提下请求支付抚养费吗
91人看过
-
不支付抚养费是否意味着可以要求男方支付抚养费?
477人看过
-
无力支付抚养费可以要求对方卖房吗
120人看过
-
离婚时约定不需对方支付抚养费离婚后可以主张对方支付孩子抚养费吗
89人看过
赡养费是指晚辈对长辈支付的相应费用,夫妻离婚是不存在赡养费问题的,夫妻之间的是扶养费。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可以要求对方进行一定的经济上的帮助,该义务实质上是夫妻之间扶养义务的延续。... 更多>
-
女方提出离婚可以要求男方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吗, 离婚能要求抚养费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1-23可以要求一次性生活帮助费。请求妇联提供帮助 离婚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 离婚解决是否离婚、孩子抚养权及财产分割三个问题: 如果双方对上述问题协商一致,可到民政部门协议离婚。 如果协商不成,直接上人民法院起诉离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孩子的抚养权:二岁以内一般给母亲,2岁-10岁考虑到孩子的抚养情况和双方的经济条件,10岁以上考虑孩子的
-
男方没有工作,女方提出离婚,男方要求支付抚养费,可以拒绝支付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18离婚自由,你无需给对方支付任何费用,关于孩子抚养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在两岁以下一般会判给女方,除非女方有一些不适宜抚养小孩的疾病,2到10岁法院考虑双方的条件看那方抚养小孩对小孩的成长更有利法院就判给谁,孩子在10岁以上法院会考虑孩子的意见的,当让孩子的抚养问题你们可以自由协商,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有权探视并支付抚养费。抚养费标准,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固定收入的20-30%支付抚养费;无固定收入的
-
男方不给抚养费,女方提出离婚,可以要求男方一次性支付全部抚养费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06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或诉讼,你自己选择。 如你无生活来源或离婚后无住住房,你可以要求能支付一次性生活帮助金。 离婚解决三个问题:是否离婚、孩子的抚养权、财产分割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生子女抚养权若干意见的规定》二岁以内一般给母亲,2岁-10岁考虑到孩子的抚养情况和双方的经济条件,10岁以上考虑孩子的意见。 孩子的抚养权及抚养费,一般是对方月收入20%-30%,除非对方愿意一次性全部支付,法院判
-
男方提出离婚,女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男方支付小孩抚养费支付?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1-22第一,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第二,两岁以下的小孩,抚养权一般归女方。小孩抚养费的问题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
-
夫妻一方要求对方给付抚养费的前提是啥,可以要求对方支付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22离婚后,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及有关法律规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