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原告冷某,男,6岁,汉族,小学文化,住正阳县原种场。
被告王某,男,54岁,汉族,初中文化,职工,住址同原告。
原告诉称,2010年4月21日上午原告经过被告大门口时,被告饲养的狼狗将原告头部咬伤,经治疗花费2594.37元医疗费,住院3天,经过化验至今未产生抗体。因被告对其饲养的狼狗管理不善,造成原告身体受到伤害,给原告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为此请求被告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精神慰抚金共计6547.84元。
被告辩称,原告的头部受伤是被告饲养的狗咬伤所致,但被告饲养的是土狗,不是狼狗。原告所花医疗费当中有些是小诊所治疗的,正阳县人民医院在治疗过程中有过错,且原告所花费用中我已支付600元,下余部分因原告父母监护不周到,我不同意赔偿下余部分。
[审判]
原、被告系邻居关系。被告饲养一条狗看门,经常用铁链拴着。原告家种有一片菜地,原告母亲到菜地经常路过被告门口。2010年4月21日上午约九时原告和其母亲一起在菜地种菜,种菜结束后原告先离开菜地回家,经过被告家门口时,被被告饲养的狗咬伤头部,听到原告哭喊后,原告母亲急忙从菜地赶到出事地点,发现狗把铁链挣断,原告头部已被狗咬伤。当时出事时被告没有在家。原告受伤后到正阳县人民医院治疗,住院3天,之后又到正阳县防疫站治疗,一共花费医疗费、手术费、化验费、疫苗费、注射费等费用共计2030.37元。2007年6月30日原告按医嘱到正阳县防疫站化验,结果显示为阴性,未产生抗体。在原告治疗过程中,被告已向原告支付600元医疗费。原告受伤后被告已将狗杀掉,双方就医疗费赔偿方面经过协商达不成一致意见,原告于是向本院起诉,要求赔偿治疗费2594.37元、精神慰抚金3000元。
[评析]
原告路过被告门前被被告饲养的狗咬伤,被告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原告受伤是原告自己或第三人的原因引起,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鉴于原告是未成年人的无行为能力人,监护人明知被告家门口拴狗而让原告独自经过被告门口,疏于监护,应适当减轻被告的赔偿责任。结合本案实际,被告应对原告所受的损失承担80%的赔偿责任。原告被狗咬伤后,给原告及其家人产生很大痛苦,经检验原告至今未产生狂犬抗体,原告父母精神遭受一定压力,原告要求赔偿精神慰抚金应当予以支持。
-
故意伤害致人轻微伤赔多少精神损害抚慰金
118人看过
-
亲人遗体被错烧获赔精神抚慰金
324人看过
-
精神抚慰金定义及精神抚慰金赔偿标准
156人看过
-
精神损害抚慰金交强险赔付吗,精神损害抚慰金确定的基本原则
68人看过
-
工伤伤残有精神抚慰金赔付吗
458人看过
-
死亡赔偿金是精神抚慰金吗?-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114人看过
医疗费,是指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由于造成一定的人身伤害,为恢复健康而需要就医诊治,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医疗费主要包括挂号费、检查费、化验费、手术费、治疗费、住院费和药费等。 医疗费可以为住院医疗费,也可以为门诊医... 更多>
-
工伤给予精神抚慰金是精神损害赔偿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131、精神抚慰金并不属于工伤赔偿的范围。工伤赔偿的范围包括劳动者治疗工伤的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等费用。而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受害人被损害人身权益时可从侵权责任人处获得的人身损害赔偿。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
-
刑事被害人有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能青海在线咨询 2021-10-21没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47日)第一条第二项规定,对受害者因犯罪行为受到精神损害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受害者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准(法释[2002]17日)进一步规定刑事案件受害者因犯罪行为受害者的行为受害者提起了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查结束后,受害者对受害者受害者
-
精神损害怎么赔偿抚慰金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18工伤待遇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用人单位存在重大过错责任除外)。工伤保险赔偿属于社会保障法的范畴,具有公法性质。劳动者遭受工伤事故,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既然《工伤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法》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中没有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就不能对用人单位提起工伤精神赔偿。延伸解释:如果用人单位在工伤事故或职工职业病中有存在过失或过错的而造成职工或近亲属精神损害的,则可以根据《
-
法律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可以作为抚慰金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23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应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根据法律规定,精神损害赔偿金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侵权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被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和死亡赔偿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