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侵权责任赔偿纠纷的诉讼时效是3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一、故意伤害侵权责任赔偿协议必须公证才有效吗?
故意伤害侵权责任赔偿协议不是必须公证才有效,赔偿协议满足以下条件就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故意伤害涉嫌犯罪损害赔偿纠纷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需准备哪些材料?
1、刑事附带民事诉状(书写诉状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
2、原告人的身份证明材料;
3、相关的证据材料。
三、故意伤害赔偿纠纷附带民事诉讼状的内容有哪些?
1、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告人的自然情况。
2、具体诉讼请求。主要是结合遭受犯罪行为侵害造成的物质损失范围和大小来提出具体的诉讼要求。
3、基本事实和理由。
4、致送人民法院的名称和具状时间。
四、故意伤害履行了赔偿责任一定可以判缓刑吗?
故意伤害履行了赔偿责任也不一定可以判缓刑,判缓刑有严格的适用条件。根据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
恶意诉讼之侵权责任赔偿纠纷的一审期限一般是多久
430人看过
-
侵权责任纠纷诉讼费收费标准,侵权责任诉讼时效
188人看过
-
提供劳务受害责任纠纷是侵权吗,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诉讼时效
476人看过
-
侵权责任纠纷医疗事故诉讼时效为几年?
360人看过
-
侵权责任纠纷怎么计算诉讼时效?
117人看过
-
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
427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侵权责任纠纷可能持续多久的诉讼时效云南在线咨询 2022-12-231、侵权责任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员工赔付纠纷诉讼时效多久(工伤纠纷诉讼时效赔偿是多久呢?)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14工伤赔偿的诉讼时效 工伤赔偿申诉时效应从伤残评定之日起算工伤纠纷诉讼赔偿申诉时效应从伤残评定之日起算 实践中,许多在工作中受伤的职工,因不熟悉劳动法律法规,特别是《工伤保险条例》等法规,而使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中诉讼时效就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方面。一些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且被认定为工伤的职工,往往因“已过了申诉时效”而只好放弃诉讼的权利。 法律规定,所谓“诉讼时效
-
工伤赔偿诉讼时效是多久,工伤赔偿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受保护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13工伤赔偿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应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工伤赔偿的诉讼时效,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开始计算。若超过诉讼时效,则不受法律保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
-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是多久, 故意伤害罪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呢?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②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③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追诉时效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故意伤害案件主要是看其伤害程度达到几年,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
-
工伤保险赔偿纠纷,工伤赔偿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27工伤职工及亲属,在申报工伤和处理工伤保险待遇时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办理。首先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申请仲裁的期限为60日。人民法院按照先裁后审的原则,对没有经过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纠纷一般不予受理。外地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保险待遇方面的争议时,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的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工伤职工及其亲属或者企业,对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和工伤保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