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造谣可能会触犯《刑法》中的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一、网络造谣的法律依据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第四条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综上所述,互联网是一个传输速度极高的平台。现在互联网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网络谣言的危害性越来越严重。
-
网络警察处理微博造谣吗?
489人看过
-
在网络上用微博造谣违法吗
293人看过
-
恶意造谣的微博可能构成网络诽谤罪吗?
490人看过
-
网络造谣列入失信,网络造谣罪如何认定
186人看过
-
微博造谣被追刑如何定罪
185人看过
-
微博造谣的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470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最新网络谣言造谣罪的量刑标准怎么规定的?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21《刑法》中没有网络造谣罪,但有诽谤罪。行为人通过信息网络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诽谤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2022年网络传谣罪定罪标准广西在线咨询 2022-12-01有以下行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
-
网络造谣的认定标准,立案标准是怎样的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17(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浏览次数达到500次以上,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应当依法定罪处罚,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杀等严重后果的,又诽谤他人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
“网络造谣罪”相关法律规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1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13〕21号,2013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9次会议、2013年9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9次会议通过) 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规定,对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