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预售合同风险如何防范为了有效地规避购房合同中所存在的风险,我们建议您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务必对相关证件进行严谨的审查核实;其次,为了避免因延迟交付房屋而带来的困扰,购房者应当在购房合同中明确约定开发商所承诺的交房期限;最后,当购房者签署合同时,务必要认真研读并理解其中关于房屋面积的各项条款,确保在充分了解之后再行签字确认。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六条
商品房销售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买受人应当订立书面商品房买卖合同。
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明确以下主要内容:
(一)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商品房基本状况;
(三)商品房的销售方式;
(四)商品房价款的确定方式及总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时间;
(五)交付使用条件及日期;
(六)装饰、设备标准承诺;
(七)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道路、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交付承诺和有关权益、责任;
(八)公共配套建筑的产权归属;
(九)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
(十)办理产权登记有关事宜;
(十一)解决争议的方法;
(十二)违约责任;
(十三)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二、房屋预售合同上登记字号是什么经过合同登记备案程序之后,购销双方签署的购房合同将加盖一枚清晰且具有唯一性的备案印章。该印章之上所标记的数字便代表了这一份合同的独有登记备案编号。
根据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条款规定,此种由购房者和房地产开发商之间在充分尊重平等、自愿以及协商一致等原则的基础上,共同达成的关于购买商品房的协议,被称之为购房合同。
《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一条
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的协议或者签订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
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
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九十日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轻购房合同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我们认为关键性措施在于对相关证明文件进行严谨细致的审查、设置明确的交房期限并深度解读和理解涉及到房屋面积的相关条款。这就意味着需要确保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的各类文件真实可靠且具有实效性,同时在购房合同中应明确标示出交房日期,以防出现延期交付的情况发生。而当准备签署购房合同时,必须要对合同中的各项条款有深入透彻的了解,尽可能规避可能产生的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
合同风险如何防范如何防范合同风险
162人看过
-
期房购房合同要如何预防风险
150人看过
-
房屋产权登记如何预防风险
61人看过
-
“售后包租”如何防范风险?
105人看过
-
合同风险是什么,合同风险应如何防范
324人看过
-
房屋装修法律风险揭秘如何防范风险
195人看过
-
预售商品房风险有哪些, 如何防范商品房预售风险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21购买预售商品房的风险有哪些商品房预售是我国目前房地产转让的一种最主要的买卖方式,虽然国家近来出台了一些规范商品房销售的条例、规定及司法解释等,但在商品房预售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一、购买预售商品房的风险 (一)商品房预售广告和宣传资料具有欺诈性。开发商往往夸大其辞,将在建房屋描绘成世外桃源,以吸引更多消费者与之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但当房屋竣工后,经常会出现实际交付的房屋质量、面积、环境、设施与原介绍
-
房屋预售广告风险防控策略香港在线咨询 2024-11-051、务必不要轻信开发商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开发商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如未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即被视为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购房人应进行实地考察,避免被夸大其词的宣传所迷惑。 2、在合同中应落实开发商的宣传广告和承诺,将其纳入合同条款,以增强对开发商的约束力,避免出现空口无凭的情况。 律师推荐:北京律师、浙江律师、深圳律师、江苏律师
-
购房人该怎么预防房屋预售广告风险河北在线咨询 2024-09-091、不能轻信开发商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开发商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如果不满足上述的三个条件,则为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购房人最好进行实地考察,不能被开发商夸大其词的宣传迷惑。 2、在合同中落实开发商的宣传广告以及承诺,使其成为合同条款,增强对开发商的约束力,避免空口无凭。 律师推荐:北京律师浙江律师深圳律师江苏律师
-
合同风险是什么,合同风险应如何防范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6通过下列措施防范合同风险: 1.了解合同对方的基本情况,审查其是否具有签约的主体资格。 2.认真审查合同的主要条款。 3.合同施行分级管理。 4.实行承办人制度。 5.注意争议解决条款的约定。当合同当事人约定管辖法院时,所选择管辖的法院一定要明确,不能同时选择两个法院或者违反有关专属管辖和级别管辖的规定。
-
该如何防范预付费卡的风险?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13消费者办卡一定要谨慎 预付费卡消费纠纷主要体现在办卡容易退卡难;持卡消费服务缩水,商家承诺不能兑现;经营者大量发卡圈钱,经营不善一走了之等方面。预付式消费之所以愈演愈烈,主要原因还是预付费卡市场准入门槛太低,缺乏有效监管,具体有经营者缺乏诚信,预付费卡发放准入门槛低,部分消费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针对目前市场上层出不穷的预付费卡消费风险,要注意防范: (1)办卡时一定要谨慎,首先要确定自己是否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