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客体不同:敲诈勒索罪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客观表现不同:诈骗罪在行为上着重于“骗”,即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而敲诈勒索罪强调“敲”,即实施了威胁、要挟、恫吓等行为。
3、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不同:诈骗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而敲诈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财物。
4、立案标准不同:诈骗罪,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为二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二万元以上。
5、刑期不同:诈骗罪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敲诈勒索罪最高刑期为10年有期徒刑。
一、敲诈勒索罪一般会判几年
敲诈勒索罪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
敲诈勒索罪的构成条件有: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各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3、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4、主体:一般主体。
二、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和量刑标准是什么
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如下: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这是本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物。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不具有这种目的,或者索取财物的目的并不违法,如债权人为讨还久欠不还的债务而使用带有一定威胁成份的语言,催促债务人加快偿还等,则不构成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的量刑标准如下: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诈骗和敲诈量刑标准的区别
425人看过
-
裸聊诈骗和敲诈勒索如何区别
177人看过
-
区分敲诈勒索和诈骗罪
315人看过
-
经常被敲诈的行为和“诈骗”行为的区别
158人看过
-
怎么区别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
180人看过
-
什么是电信诈骗罪中电话诈骗罪和诈骗罪有什么区别
310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敲诈敲诈和索要赔偿的区别,有什么区别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08索赔和敲诈的区别在于手段的不同行为。一般情况下,索赔是通过合法渠道进行的,如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正确的维权手段。敲诈勒索的行为是对对方实施一定的暴力或胁迫,要求其处分财产,其中胁迫是指通过恶害通知对方,使对方产生恐惧。许多情况下,行为人使用胁迫手段行使自己的权利,可能被定性为敲诈勒索。《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
-
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怎么判刑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4一、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敲诈勒索罪表现为以威胁或要挟方法,迫使被害人因恐惧而被迫交付财物;诈骗罪表现为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诈手段,使被害人受蒙蔽而自愿的交付财物。两者的犯罪主体都是一般主体,犯罪主观方面都是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不同。1、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诈骗罪的犯罪客体比较单一,侵
-
勒索诈骗的行为与敲诈有什么区别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8敲诈与勒索诈骗区别: 1、客体不同:敲诈勒索罪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客观表现不同:诈骗罪在行为上着重于“骗”,即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而敲诈勒索罪强调“敲”,即实施了威胁、要挟、恫吓等行为。 3、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不同:诈骗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而敲诈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财物。 4、立案标准不同:诈骗罪,数额较大
-
敲诈诈骗罪和寻衅滋事罪的区别河北在线咨询 2021-12-22准确区分行为人的行为是寻衅滋事还是敲诈勒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敲诈勒索罪,一般指非法占有,威胁被害人,迫使其限期交付大量公私财产。寻衅滋事罪的犯罪目的和动机复杂,有些人通过制造麻烦来获得精神刺激,有的用寻衅滋事快乐取乐,有些是为了证明他们的能力和勇气,等等。因此,不难看出,查清了主观目的和动机,这两种指控并不难确定。二是从行为侵权的对象:敲诈勒索罪的行为人一般指向明确的受
-
敲诈与诈骗的区别是什么,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到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4敲诈与诈骗的区别:两者主观上都是以非法占有未目的,通过具体的行为手段使受害者产生心理变化,进而处分财产。不同点在于,诈骗罪的被害人是基于错误认识进而处分的财产,而敲诈勒索罪的被害人是基于心理恐惧处分的财产。刑法之所以如此区分此罪与彼罪,因为诈骗罪的行为主体通常不会对人生造成伤害,而敲诈勒索罪则会有对人身造成伤害的危险,同时也是基于被害人心理因素的综合评价与考量。诈骗罪是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的情况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