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关于不可抗力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二、什么是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的来源既有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也包括社会现象,如军事行动。作为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强制力,具有客观上的偶然性和不可避免性,主观上的不可预见性以及社会危害性。
不可抗力是一项免责条款,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生意外事件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者推迟履行合同。
三、不可抗力的认定
1、不可预见性。法律要求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不可能预见到的。
2、不可避免性。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尽管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但客观上并不能阻止这一意外情况的发生,这就是不可避免性。如果一个事件的发生完全可以通过当事人及时合理的作为而避免,则该事件就不能认为是不可抗力。
3、不可克服性。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对于意外发生的某一个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不能克服。如果某一事件造成的后果可以通过当事人的努力而得到克服,那么这个事件就不是不可抗力事件。
4、履行期间性。对某一个具体合同而言,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在合同签订之后、终止以前,即合同的履行期间内发生的。构成一项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必须同时具备上述四个要件,缺一不可。
-
民法典规定的不可抗力包括哪些
138人看过
-
不可抗力是否属于民法典规定的民事责任范畴
201人看过
-
民法典如何界定不可抗力与民事责任的关系
181人看过
-
民法典中关于动产抵押权对抗效力的限制的法律规定
188人看过
-
民法典中的行政拘留是否属于不可抗力
491人看过
-
关于结婚的《民法典》规定
499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民法典规定行政拘留是否属于不可抗力澳门在线咨询 2023-01-12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而行政拘留并不是不可抗力因素。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
民法典规定合同抗辩的效力?河北在线咨询 2023-07-14合同抗辩,是指专利侵权诉讼的被告,以其实施的技术是通过技术转让合同从第三人处合法取得的为理由进行侵权抗辩。此抗辩理由不属于对抗侵犯专利权的理由,只是承担侵权责任的抗辩理由。因为合同抗辩并不能对抗侵权,侵权责任不能以合同来规避。
-
民法典规定的不可抗力包括哪些,法律上有哪些规定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27不可抗力包括下列情形: 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地震等; 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 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民法典规定的不可抗力因素有哪些,最新的规定是什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3-10-15《民法典》规定的不可抗力因素有台风、地震、洪水、冰雹以及非双方当事人所能控制的社会异常事件。一方因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违约但已履行保护义务且能提供证明的,应当免除其全部或部分的责任。
-
关于交房问题不可抗力法律有哪些规定?重庆在线咨询 2023-06-161、自然原因,如洪水、地震等人类无法控制的灾害事故。 2、政府行为,如政府禁止令、征收、征用等引起的。其中,政府行政机关在购房合同履行期间内制定新的行政法规等政策性文件。此时开发商也无权要求购房者承担合同不能履行的责任。 3、社会环境原因,如战争、罢工、骚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