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应该知道权利受到侵害起开始算。行使请求权的前提是:已经确定了权利。工程款还没结算的,说明还没确定权利和义务,还没具备行使请求权的条件,诉讼时效还没开始算。工程结算后,已经确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的,债权人可以明确判断权利是否受到侵犯。因此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在工程结算后。
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怎么算
我国法院规定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民事权利保护的诉讼时效为2年,但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是15日,即案件当事人如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书或不予受理决定书、通知书不服,应当在收到该仲裁文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
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和处理一般民事纠纷一样,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其主要程序有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等。
1、一审程序分如下4个阶段进行:
(1)起诉和受理。
(2)审理前的准备。
(3)开庭审理。
(4)依法做出判决。
2、二审程序。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依法提起二审程序。但须在一审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状应当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法人名称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上诉状应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交,并按对方当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二审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为终审判决。
3、审判监督程序是当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而需要再审时所进行的程序。当事人也可以申请再审,但须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计算建设类建设工程的追诉时效如何确定
263人看过
-
项目建设合作合同
463人看过
-
口头买卖合同如何计算诉讼时效
334人看过
-
如何计算违法建设行为追诉时效期
208人看过
-
诉讼时效如何计算购房合同无效案件?
444人看过
-
建设项目设计合同是否有违约责任
130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项目建设期利息如何计算收藏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01银行在发放中长期项目贷款时,建设期利息的计算是按贷款是否当年投放分别计算利息的。 (1)当年投入的贷款按投放金额的1/2计息,不考虑是在什么月份投放。 (2)上年结转下来的贷款则按全额计息。将建设期分别计算出的各年贷款利息累加,就是建设期贷款的全部利息支出。建设期贷款利息计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项目投产后各年产生的贷款利息计入企业的财务费用。例:某项目贷款金额10000万元,分三年投入。第一年500
-
诉讼时效怎么计算,如何计算诉讼时效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08劳动争议诉讼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
-
设计施工合同如何约定诉讼时效山西在线咨询 2023-10-05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但是需注意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
-
计算建设类建设工程的追诉时效如何确定海南在线咨询 2021-11-18两年内未发现违法建设行为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但如果违章建筑依然存在,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等设施,恢复土地原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等设施。
-
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结算如何计算上海在线咨询 2023-03-28关于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结算: 1.合同无效但工程验收合格,当事人主张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根据合同能够确定工程款的,应根据合同的约定结算; 2.根据合同约定无法确定工程款或不能确定“合同”为各方真实意思表示时,应通过鉴定确定工程价款;合同对结算单价有约定的以约定为准;没有约定的,一般以市场价格为鉴定依据; 3.因合同无效产生的不利后果,合同各方应根据自身的过错程度进行分担; 4.公平原则是裁判者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