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α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α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人民法院对前款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予以制裁。
一般离婚案件中转移财产的情形有:
1、转移已有存款;
2、收入不存入夫妻名下的存折;
3、私自出售房屋;
4、私自出售其他夫妻共同财产;
5、私自无偿转让或赠与夫妻共同财产等。
离婚财产转移怎么防范?
1.首先要明确夫妻对财产处理法律权限。根据法律规定,若无特别约定,个人财产δ经协商只能由个人处理,而共同财产的处理须经双方同意。明白了这一点,夫妻任何一方都可理直气壮地按规定处理财产,而不必考虑怕影响情感等因素。
一旦发生夫妻关系将要破裂的情况,为防止一方单方面处置财产,夫妻双方最好不要像人们平时所做的那样把财权交给一个人。如果一方擅自处理贵重的夫妻共同财产,另一方要及时制止,特别是对一方以孝敬父母、捐赠等名义将财产转移的情况,决不可掉以轻心。
2.进行婚前财产公证或者婚前协议。这是比较可行的办法。夫妻双方可以通过订立书面协议的方式,约定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后共同财产的归属。为了使协议书具有更大的法律稳定性,可以进行公证或者是律师见证。婚前财产公证可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即使发生纠纷诉讼到法院,法院也能及时审理,不会出现举证不足或无法查实的后果。
3.进行诉讼保全和诉前保全。在离婚诉讼时也同时向法院申请财产诉讼保全,或者在离婚诉讼前,先向法院申请财产诉讼保全。
4."先下手为强"。这也是一种办法,即把相关的证件甚至实物先拿到手。
-
转移离婚中的财产认定是怎样的
354人看过
-
离婚财产如何转移,怎样转移离婚财产
153人看过
-
公司财产离婚时怎么转移,如何处理离婚前财产转移
61人看过
-
二婚转移共同财产是否犯法,转移共同财产如何认定
102人看过
-
如何判定离婚财产转移离婚时如何应对转移财产
93人看过
-
离婚协议中财产转移是否需要司法认可?
373人看过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多>
-
离婚前财产转移怎样认定,离婚前财产转移怎样办湖北在线咨询 2023-07-20转移财产是违法的,按照民法典规定假如被发现,是在分割财产中要少分或不分的,所以不建议转移,但是你把钱存在别人账户上确实不容易发现。 1、房、车等需登记的:如果转让给近亲属,且按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转让、没有实际支付等,存在被认定恶意串通、被撤销的可能性; 2、存款:如果捏造欠近亲属的欠款,而没有支持性证据,也同样存在被认定恶意串通、被撤销的可能性; 3、因转移而未被分配,在离婚后被发现的,仍将被要求重
-
法律有关离婚财产转移怎么认定的法律的规定重庆在线咨询 2023-10-12离婚转移财产的取证方式: 1、调查配偶的银行存款,当事人自己有权委托律师调查,通讨申请法院开具调查令调查,此时需要提供对方的开户行和账号。 2、调查配偶持有的股票,如果知道对方在哪一个证券公司开户,可以直接申请法院到证券公司调查,打印股票交易资金对账单,或直接去开户银行打印股票交易的对账单。
-
离婚期间转移财产找不到证据,那离婚期间转移财产的认定是怎样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26离婚时很多人都会进行财产转移以避免财产的平均分割特别是那些有身家财产的人,那么什么是财产转移呢?移财产是指采取赠与、抛弃、恶意低价转让等方式藏匿财产,以达到其非法占有不正当财产的行为。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债权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行使撤销权,以维护自身的权益。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一方将夫妻共同财产非法隐藏、转移拒不交出的,或非法变卖、毁损的,分割财产时
-
离婚转移财产怎样认定,法律有哪些规定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9-21离婚转移财产的认定: 1、变卖资产; 2、将财产私赠他人; 3、转移共同存款,如以一次或分多次的形式,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不同的数额将自己名下的银行存款转帐到他人名下; 4、虚假过户,没有实际的买卖或赠与关系,与他人串通,包括将不动产、公司股份、车辆等过户到第三人名下。
-
法院判决离婚, 财产转移移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2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八十八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行为,包括: (一)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交易财产、放弃到期债权、无偿为他人提供担保等,致使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 (二)隐藏、转移、毁损或者未经人民法院允许处分已向人民法院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