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未成年打架会拘留监护人吗
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打架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的责任,但不会拘留监护人。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履行职责的原则与要求】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
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监护人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
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第二十一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七十周岁以上的;
(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未成年人打架造成他人人身伤害的,是侵权的行为,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的责任。
但不会拘留监护人。
未成年人年满16周岁的,可以拘留打架的未成年人。
-
民法典失能老人如何确定监护人,相关法律规定
157人看过
-
民法典中如何更改监护关系民法,相关法律规定
431人看过
-
民法典中法定监护权还用法院确定吗,相关法律规定
170人看过
-
未成年打架拘留被关看守所合法吗?
183人看过
-
未成年打架法律怎么规定
276人看过
-
未成年人十七岁打架会拘留吗?
116人看过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
如果监护人殴打未成年人,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07在未成年保护法中有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此外,监护人殴打未成年人不会带来良好的教育效果,建议以教育为主,让未成年人明白自己的错误。
-
民法会拘留监护人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24未成年人打架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的责任,但不会拘留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履行职责的原则与要求】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
-
未成年人杀人罪法律上可以拘留监护人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3-03-05未成年人犯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会追究本人的刑事责任。 第一,对于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打架,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等罪的,依法定罪量刑。 第二,对于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于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按照其所参与的罪行定罪量刑。 所以未成年人杀监护人,只要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就会判刑坐牢。
-
民法典中哪些监护人是未成年人?湖北在线咨询 2023-10-01未成年的监护人是父母。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民法典第27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什么规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1-08-13第二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及其监护顺序】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