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6年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1次会议通过)
为依法惩治有关环境污染犯罪行为,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这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九条和第四百零八条规定的“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一)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
(二)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三)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第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九条和第四百零八条规定的“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一)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十人以上轻伤,或者一人以上重伤并且五人以上轻伤的;
(二)致使传染病发生、流行或者人员中毒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级情形,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三)其他致使“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形。
第三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的“后果特别严重”:
(一)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致使水源污染、人员疏散转移达到《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环境事件分级级以上情形的;
(三)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十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三十亩以上,其他土地六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四)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一百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七千五百株以上的;
(五)致使三人以上死亡、十人以上重伤、三十人以上轻伤,或者三人以上重伤并十人以上轻伤的;
(六)致使传染病发生、流行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级以上情形的;
(七)其他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
第四条
本解释所称“公私财产损失”,包括污染环境行为直接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为防止污染扩大以及消除污染而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发生的费用。
第五条单位犯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之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依照刑法和本解释的有关规定执行
环境污染司法解释发布
据媒体报道,1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发布,界定严重污染环境的认定标准、明确从重处罚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某某首先向媒体通报了司法解释出台的背景。
孙某某:刑法修正案对刑法规定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做了进一步完善,一是扩大了污染物的范围;二是降低了入罪的门槛。为了确保法律的准确统一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制定了这一部司法解释。
《解释》共计十二条,主要规定了八个方面的问题。污染环境罪是环境污染犯罪的基本罪名。司法解释在第一条列举了认定严重污染环境的十四项标准。
孙某某:比如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3吨以上的,致使公司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致使30人以上中毒的。
第四条专门规定,实施污染环境、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等犯罪,具有四种情形之一的,应当酌情从重处罚。
孙某某:一,阻挠环境监督检查或者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的;二,闲置、拆除污染防治设施或者使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的;三,在医院、学校、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及其附近,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四,在限期整改期间,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
实践中,不少环境污染犯罪是由单位实施的,此类行为往往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依据《解释》规定,今后将严惩。
孙某某:为了体现对单位犯罪的从严惩处,对于单位实施环境污染犯罪的,不单独规定定罪量刑标准,而是适用与个人犯罪相同的定罪量刑标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并对单位判处罚金。
司法解释明确,对于触犯多个罪名的从一重罪处断,同时加大对环境污染共同犯罪的打击力度。
孙某某:实践中,不少企业为降低危险废物的处置费用,在明知他人未取得经营许可证或者超出经营许可范围的情况下,向他人提供或者委托他人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现象十分普遍。他人接收危险废物后,由于实际不具备相应的处置能力,往往将危险废物直接倾倒在土壤、河流中,严重污染环境。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此类犯罪行为的打击,《解释》第七条专门规定,对此种情形应当以污染环境罪的共同犯罪追究有关单位、个人的刑事责任。
司法解释还明确界定了有毒物质的范围和认定标准。
孙某某:《解释》第十条专门对有毒物质的范围和认定标准作出了明确界定,含有铅、汞、镉、铬等重金属的物质,灭蚁灵、二恶英等以及其他具有毒性,可能污染环境的物质都属于有毒物质。
司法解释还规范了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的鉴定机构及程序。发布会上,最高法研究室主任胡云腾公布了紫金山金铜矿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案、云南澄江锦业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等四个典型案例。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韩耀元,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马某某,环境保护部政法司副司长别某回答了媒体提问。
-
两高司法解释污染环境犯罪
158人看过
-
新污染环境罪司法解释中严重污染环境罪的规定有哪些?
410人看过
-
两高司法解释污染环境罪中严重污染环境的标准有哪些
258人看过
-
污染环境罪司法解释的背景与解释过程
178人看过
-
环境污染事故罪司法解释:相关规定与解释
477人看过
-
最新司法解释污染环境罪中有何规定?
375人看过
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现象。... 更多>
-
想了解环境污染罪方面法律环境污染罪新司法解释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30你提问的最新司法解释应是指这个——2016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解释》)修订发布,并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
两高司法解释污染环境罪中严重污染环境的标准有哪些宁夏在线咨询 2023-11-03两高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污染环境案件中严重污染环境的认定标准是,污染环境的行为造成30人以上中毒,造成的公私财产损失数额在30万元以上,犯罪嫌疑人非法排放或处置的危险废物在三吨以上,造成幼树死亡在2500株以上,造成一人以上重伤的情形。
-
司法解释解读污染环境罪刑法新修订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29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污染环境罪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修正案八》)罪名做出的补充规定,取消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罪名,改为"污染环境罪"。该罪具体的内容包括: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有害物质。《刑法》没有污染环境罪的规定。但《环境保护法》第43条明确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
-
从2020到2020的环境污染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29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
我国环境法对于故意污染环境如何解释?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04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