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姓名权盗用与假冒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27 16:01:56 451 人看过

一、侵犯姓名权盗用与假冒的区别是什么

侵犯姓名权中的盗用与假冒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1.从概念上来看:

(1)盗用姓名权是指在未经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利用他人的姓名来获取个人或商业利益。这种行为通常涉及对他人姓名的非法使用,以达成某种经济或社会目的。

(2)假冒姓名权则是直接冒用他人的姓名进行活动,这通常涉及到以他人名义进行非法活动或误导他人。

2.盗用与假冒在目的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1)盗用姓名权的主要目的往往是获得商业利润,比如通过利用他人的名气和声誉来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或商业价值。

(2)假冒姓名权的目的则可能更为复杂,除了可能追求经济利益外,还可能涉及达到某些非法目的,如逃避法律责任、实施诈骗等。

3.两者在实施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1)盗用姓名权往往只是简单地利用被盗用人的名气或声誉来提高自身身价或品牌知名度,而不涉及直接冒充他人身份。

(2)假冒姓名权则涉及到直接将自己假扮成被冒用人,以被冒用人的名义进行活动,这可能包括签署文件、发表言论或进行交易等。

二、盗用与假冒目的区分

在区分姓名权盗用与假冒的目的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盗用姓名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商业利益,即利用他人的姓名和声誉来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或品牌知名度。这种行为往往不涉及直接冒充他人身份,而是通过借用他人的名义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2.假冒姓名权的目的则更为复杂和多样。

(1)除了可能追求经济利益外,假冒者还可能出于逃避法律责任、实施诈骗或其他非法目的而冒充他人身份。

(2)这种行为通常涉及到直接以他人名义进行活动,可能导致被冒用人遭受名誉损失、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

因此,在判断姓名权盗用与假冒的目的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动机、行为方式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等因素。只有准确区分这两种行为的目的,才能更好地保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

三、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在探讨侵犯姓名权的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侵害行为的定义和类型。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侵害姓名权的行为主要包括干涉、盗用和假冒他人姓名等情形。

1.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被侵权人的姓名权,还可能对其声誉、经济利益等造成损害。

2.除了侵害行为本身外,侵权责任构成要件还包括行为人的过错、损害后果以及侵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1)行为人主观上应具有故意或过失的过错心态,即明知或应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他人姓名权而为之。

(2)被侵权人必须遭受了实际的损害后果,如名誉受损、经济损失等。

(3)这些损害后果必须与侵害行为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即侵害行为是导致损害后果发生的直接原因。

3.在实践中,为了证明侵权责任的成立,被侵权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1)可以通过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行为人实施了侵害行为、具有过错心态以及造成了损害后果等事实。

(2)法院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对证据进行审查和认定,以确定侵权责任的成立与否。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06: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姓名权的冒用和盗用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姓名权的冒用和盗用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假冒他人姓名与盗用他人姓名一样,都是指行为人在受侵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非法利用他人姓名并侵害了权利人的姓名权。但二者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首先,盗用姓名是以他人的姓名进行民事活动,假冒姓名则不仅假冒他人姓名,还包括故意利用自己的姓名与被侵害人姓名的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冒充他人进行民事活动;其次,盗用姓名的结果通常直接损害了被盗用者的利益,而假冒姓名则是使用他人的姓名从事某种民事、经济及其他活动,假冒者的目的并不是直接损害被假冒者的利益,而只是为了牟取个人的非法利益;再次,盗用姓名是未经姓名权人同意而擅自使用其姓名,而假冒姓名则是指冒名顶替,盗用姓名只是擅自使用他人姓名,行为人并未直接以受侵害人的身份进行民事活动,假冒姓名则是以姓名权人的身份直接进行活动,即冒充自己是他人。因此,盗用与假冒他人姓名是两种不同的侵权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应加以区别对待,不能混
    2023-06-19
    376人看过
  • 冒名上学侵犯姓名权的案例
    [案情]被告人舟某,男,24岁,某县派出所民警。被告人舟某了解到与自己妻子婚前有过两性关系的某铸造厂工人洪某有赌博行为时,在未受任何领导指派的情况下,于1998年3月15日下午4时许,将洪传唤到自己房间里对洪有否有赌博行为进行讯问,在洪矢口否认的情况下,舟将洪的双手反镑在床脚上,对洪拳打脚踢,并用电警棍触击洪的身体,洪忍受不住,大声叫喊,舟便用数张厕所内粘有粪便的手纸赌洪的嘴。在堵嘴时,洪提出要解大便,舟将洪的裤子、鞋全部脱光,拿过一个脚盆让洪大解,洪感到不适提出不便。舟见状恼羞成怒,又用电警棍触洪的生殖器,并问洪“强奸了几个妇女”,洪当即否认。下午7时,舟将洪从自己房间拖到办公室,将其双手反锗在长椅上,令*光着下身跪在地上继续讯问,并对洪拳打脚踢,电警棍打头,洪被打的遍体鳞伤,最后,洪被迫承认曾参与过两次赌博,被罚款200元后,在深夜12时方让回家。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业局第四小学二年级教
    2022-11-13
    331人看过
  • 侵犯姓名权的表现是什么,侵犯姓名权怎么赔偿
    一、侵犯姓名权的表现是什么侵犯他人姓名权的主要表现:1.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2.盗用他人姓名。盗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身价或谋求不正当的利益。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姓名权属于具体人格权,指自然人享有的决定、变更和使用其姓名的权利。姓名包括登记于户口簿的正式姓名,艺名、笔名等非正式姓名。二、侵犯姓名权怎么赔偿侵犯姓名权的赔偿包括了间接导致的财产损害赔偿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姓名权的损害是一种非财产的损害,它以精神损害为内容而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因为它体现的是人格利益而不是财产利益。姓名权虽无财产内容,但与权利主体的财产权有一定的联系,可以间接地导致姓名权主体的财产损害。根据最高法院关于确定民事精神责任的司法解释,姓名权受到侵害的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抚慰金。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
    2023-06-07
    144人看过
  • 冒名顶替上大学是否侵犯姓名权
    是的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可见侵犯姓名权主要表现形式有:干涉公民行使姓名权。盗用他人姓名的行为和假冒他人姓名。冒名顶替上大学的行为就属于假冒他人姓名权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这是从表现形式上来分析。从侵权的责任构成要件上分析,也能得出该行为的侵权性质。第一,从过错方面来看,行为人实施的冒用他人姓名上学的行为,目的在于利用他人的考试成绩为自己升学及今后的就业创造条件,可见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第二,从违法行为方面来看,行为人实施了假冒他人姓名的违法行为;第三,从后果方面来看,受害人因姓名权被侵害而遭受了较大的精神损害;第四,从因果联系方面,受害人所遭受的精神损害是与行为人侵害其姓名权有直接的因果联系。综上,冒名顶替上大学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属于侵权行为,应承担侵权责任。
    2023-06-13
    377人看过
  • 什么是盗用姓名权
    一、什么是盗用姓名权盗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身价或谋求不正当的利益。盗用和冒用姓名的区别:盗用主要指盗取某人姓名,自己不一定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盗用B的姓名,向C说自己是B的好友,骗取C的信任从而获得某种利益。冒用则是冒用某人姓名,自己扮演的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说自己就是B,进行欺骗从而获得某种利益。二、姓名权是相对权吗姓名权不是相对权。姓名权属于人身权,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姓名,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所有的人身权都是绝对权。绝对权是指义务人不确定、权利人无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行为即可实现的权利,如所有权、人身权。由于绝对权的权利人可以向一切人主张权利,可以对抗他以外的任何人,因此又称为对世权。相对权是指义务人为特定人,权利人必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行为才能实现的权利,如债权。由于相对权的权利人只能向特定的义务人主张权
    2023-05-03
    50人看过
  • 盗用朋友姓名刊登征婚广告侵犯姓名权被判侵权
    据人民法院报报道,朋友之间开玩笑得注意分寸、方式和场合,否则可能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7月5日,山东省利津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开玩笑而侵犯姓名权的特殊案件。张某与王某是好朋友。2006年2月,王某为了与张某开玩笑,起草了一则征婚广告,并以张某的名义寄给一杂志社在“鸿雁传书”专栏中刊登。刊登后不久,张某便收到了多名异性的来信,要求同其建立恋爱关系。张妻知道后,夫妻关系急剧恶化。后来,张某得知此事系好朋友王某所为,怒气冲天,一纸诉状将王某告上了法庭,坚决要求王某赔偿精神损失。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为张某登征婚广告,系盗用他人姓名的侵权行为,判决被告王某在媒体上公开向张某赔礼道歉,并赔偿张某精神损失5000元。来源:人民法院报
    2023-06-11
    354人看过
  • 侵权和假冒伪劣有什么区别
    商标侵权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侵权人通常需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明知或应知是侵权的行为人还要承担赔偿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假冒伪劣以假充真,伪造劣质。指产品或商品冒用其它牌名进行伪造,或质量低劣。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应当依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以非法牟利为目的,在从事工商业活动中,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严重损害用户和消费者利益,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应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刑法条文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
    2023-06-11
    394人看过
  • 姓名权有哪些具体权利,名称权与姓名权的区别
    一、姓名权有哪些具体权利姓名权的具体权利包括:1.改名权又称姓名变更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依法改变自己姓或名的权利,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都是允许的,权利人可以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自然人可以依照自己的志愿来变更自己的姓名,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不受他人的限制。姓名的变更要经公示,即要到有关机关进行登记。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2.使用权姓名使用权是指自然人依法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自然人在民事活动中,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可以使用本名,也可以使用自己的笔名、艺名、化名等。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强迫自然人使用或者不使用某一姓名。姓名权是一种专有使用权,他人不得故意使用别人的名字,但现实生活中有重名的行为并不是侵权行为,但是故意混同使用的除外。姓名的使用权的行使可以是积极行使,如在作品中署名,也可以消极行使,如不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使用权还可以转让他人使用。常见的情况有名人效应。如李宁的运动服
    2023-04-13
    488人看过
  •  侵犯署名权与冒名作品
    冒名作品是否侵犯署名权取决于具体情况。将他人的姓名用于自己的作品上侵犯的是他人的姓名权,将自己的姓名用于原作者的作品上则侵犯了作者的署名权。假冒他人姓名是冒名顶替、冒充他人姓名进行活动,侵犯署名权的行为主要有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冒名作品是否侵犯署名权,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将他人的姓名用于自己的作品上,侵犯的是他人的姓名权;如果将自己的姓名用于原作者的作品上,则侵犯了作者的署名权。其次,假冒他人姓名是冒名顶替、冒充他人姓名进行活动;侵犯署名权的行为主要有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冒 名 作 品 是 否 侵 犯 署 名 权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冒名作品在未经作者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以作者名义发表并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侵犯了作者的署名权。署名权是著作权中的一种权利,允许作者对自己创作的文
    2023-09-09
    381人看过
  • 冒用他人姓名征婚是不是是侵权
    冒用他人姓名征婚属于侵权,侵犯了权利人的姓名权。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一千零一十四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
    2024-05-15
    259人看过
  • 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的区别是什么,名誉权和荣誉权区别
    一、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的区别是什么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的区别如下:1.表现行为不同。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肖像权的对于自己的肖像的占有、使用和处分,只能归公民本人所有,未经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享有;姓名权是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2.构成要件不同。3.侵犯后的法律后果不同。4.适用范围不同。名誉权主要是针对社会对品德、才干、信誉、资历、声望和形象等方面的客观评判;肖像权是对自己肖像上的人格利益;姓名权是对个人姓名的使用、占有等内容。二、名誉权和荣誉权区别名誉权和荣誉权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性质不同。荣誉权属于身份权;而名誉权属于人格权。第二,客体不同。荣誉权是对国家或社会组织授予某个主体的荣誉称号所享有的权利;而名誉权则是主体对其品行、能力等方面的良好社会评价所享有的权利。第三,取得的方式不同。荣誉权是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根据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并
    2023-05-06
    236人看过
  • 冒名顶替读中专侵犯姓名权还是受教育权
    属于侵犯姓名权,因为受教育权并没有阻碍,即使中专没有读成那么自己可以再到其他学校报名,其他学校也会收自己。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可见侵犯姓名权主要表现形式有:干涉公民行使姓名权。盗用他人姓名的行为和假冒他人姓名。冒名顶替读中专就属于其中侵犯姓名权的一种情形。受教育权,是指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由宪法确认和保障的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在我国,宪法确认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里指公民有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平的权利,而且每个公民都必须按照法律要求,接受教育。并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了充分保障公民享有这一权利,建国以来,我国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制度;包括:(1)学龄前教育;(2)全日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3)职工教育;(4)特种教育;(5)电
    2023-05-08
    66人看过
  • 名称权和姓名权区别,姓名权的内容
    名称权和姓名权区别体现在主体不同、内涵不同、限制不同以及权能不同四个方面。姓名权的内容包括改名权、使用权和命名权,改名权是指自然人有权依照法定程序更改自己的姓名,使用权是指斯人若有权依法不受他人限制地使用自己的姓名,命名权是指自然人有权决定采用何种姓、名、及其组合。一、名称权和姓名权区别名称权和姓名权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1.主体不同。姓名权的享有主体是自然人,名称权的享有主体是依据《民法典》规定的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合伙人。2.内涵不同。姓名中含字、号、曾用名、笔名等;名称中则没有什么其他内含,只是有时名称表现为商号或标记。3.限制不同。姓名的获取通常是婴儿的父母或其他亲属代为取得,基本没有什么限制;名称是社会团体获得法人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名称的获取必须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4.权能不同。姓名权的权能有决定权、变更权和使用权;名称权除了决定权、变更、使用权外,
    2023-07-20
    403人看过
  • 冒充别人姓名什么罪
    婚姻自主权
    盗用他人名字的行为不构成刑事犯罪,不过此时可能会侵犯他人的姓名权,于是被盗用了姓名的人,可以通过民事途径来追究侵犯自己姓名权的人的民事责任,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赔礼道歉,因为侵权行为造成了损失的,还可以要求对方做出赔偿。一、最新侵犯肖像权能坐牢吗侵犯他人肖像权承担民事责任,一般不会坐牢的,除非是触犯了刑法的。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律依据:《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二、没有脸的照片属侵犯肖像权吗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是未经权利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权利人的肖像。诽谤侵犯
    2023-03-06
    198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盗用和冒用姓名怎么区别
      福建在线咨询 2021-06-29
      盗用主要指盗取某人姓名,自己不一定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盗用B的姓名,向C说自己是B的好友,骗取C的信任从而获得某种利益。 冒用则是冒用某人姓名,自己扮演的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说自己就是B,进行欺骗从而获得某种利益。
    • 冒用姓名做善事侵犯姓名权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1
      这种情况,由于不具有损害他人利益的故意,所以不构成侵权。
    • 冒用他人姓名侵犯什么权利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15
      没有侵权。 侵权表现: 1、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 2、盗用他人姓名。盗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身价或谋求不正当的利益。 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 盗用和冒用姓名的区别:盗用主要指盗取某人姓名,自己不一定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盗用B的姓名,向C说自己是B的好友,骗取C的信任从而获得某种利益。
    • 冒名签字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21
      冒名顶替在合同,如果骗取了金钱,超过万元以上,不仅仅是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而是涉嫌涉嫌诈骗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没有金钱的骗取,只是民事侵权行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即可。
    • 姓名权与相对权的区别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15
      姓名权,是一种人身权,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姓名,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所有的人身权都是绝对权。绝对权是指义务人不确定、权利人无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行为即可实现的权利,如所有权、人身权。由于绝对权的权利人可以向一切人主张权利,可以对抗他以外的任何人,因此又称为对世权。相对权是指义务人为特定人,权利人必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行为才能实现的权利,如债权。由于相对权的权利人只能向特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