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诈骗案件报案以后,案件怎么处理
网络诈骗案件报案以后,案件如下处理:
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案中,涉案金额达30万,属于“数额巨大”。
二、网络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怎么样的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三、网络诈骗一般多久能破案
网络诈骗一般多久能破案法律条文上没有规定,如果网络诈骗证据充足,一般三个月可以破案。证据如果存在不充足的情形之后需要进行补充侦查的,应当在一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且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如果补充侦查依旧无法获取充足证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做出不起诉的决定。从立案侦查开始警方已经开始调查,直到抓到犯罪分子后才交由法院进行审判,最后进行结案,按照以往的案件规律,一般在8个月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一十条 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n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网络诈骗案件立案后多久会处理,网络诈骗案件的特点
53人看过
-
能否立案处理网络诈骗案件?
120人看过
-
网络诈骗案件报案有没有用
316人看过
-
立案后诈骗案件怎么处理
315人看过
-
在哪里可以报网络诈骗案件
176人看过
-
网络诈骗案件被立案处理的情况
368人看过
-
如何举报网络诈骗诈骗案件广东在线咨询 2021-11-21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犯罪分子开始利用互联网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骗取大量公私财产,许多网民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深受其害。那么,如何举报网络诈骗呢?举报网络诈骗的过程如下:网站提供两种方式:注册举报和非注册举报。举报人登录主页,可点击"用户注册"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完成图标注册。注册举报人登录后,可以一次举报多条线索,查询以往举报的处置情况;非注册举报人可以一次举报一条线索。举报人点击"我要举报"按照
-
网络诈骗案件的处理方式?北京在线咨询 2021-04-19网络诈骗报警是有用的,而且是应该采取的手段,理由如下:1、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遭遇微信诈骗,报警肯定比不报警要有用得多;2、如果遭受诈骗的金额已经达到了立案金额,那公安机关就会对你的案件予以立案;3、如果诈骗的金额没有达到立案金额,报警之后,公安机关会登记受案,若有其他受害人,公安机关就会根据案情、涉案金额、涉案范围等予以立案侦查。4、根据微信诈骗的一般规律,诈骗分子通常实施多起诈骗,即使仅有一起,
-
网络投资诈骗案件咋处理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191、被诈骗财物后,无论是否能够顺利追回被骗财物,都应当第一时间报警,维护合法权益。受害人应尽量向警方多提供案件相关的线索,以促进其侦破案件,以利于被骗财物顺利追回2、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到3000至1万以上的,依据刑法266条追究刑事责任。3、诈骗公私财物依法未达到追究刑事责任标准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49条追究行政违法责任。4、警方侦破案件并抓获诈骗违法或犯罪嫌疑人后,并认定其诈骗受害人事实后,会
-
如何报案处理网络诈骗重庆在线咨询 2023-07-06遇到网络诈骗,应当及时固定相关证据,立即拨打110报警处理。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网络诈骗案件是复杂的案件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04不是复杂的案件。诈骗数额较大,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体量刑看情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1年2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2次会议、2010年1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二○一一年三月一日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