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围内酒驾治理的成功案例和启示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4 22:13:03 303 人看过

在美国,对酒驾的处理是:凡人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了0.05%,就会被视为醉酒驾驶。如果是初犯,则会被吊销驾照一年,处以250400美元的罚金,并入狱六个月。如果第二次被抓到,则会罚款加倍,吊销驾照两年,入狱一年。

在法国,一旦被证实为酒驾,即使没有造成任何危害,驾照也会被立即注销。

在英国酒驾,即使是初犯,并且没有造成具体的伤害,也会被吊销驾照一年;如果重犯,则会被吊销驾照3年,外加1000英镑的罚款;如果在10年内出现了3次酒驾,则会被吊销驾照109年,也就是说这辈子都与车无缘了。

在德国,无论有没有对他人造成伤害,酒驾者都会被起诉,至少吊销驾驶证9个月,并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罚款。如果情节严重的,还会被终身禁驾,而德国的驾照与欧盟其他国家的驾照是相通的,只要在德国被终生禁驾,也就意味着在整个欧洲都不能再开车了。

世界各国防泄密高招

2009年6月22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首次审议了《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草案)。完善定密、解密制度和防止通过互联网泄密等内容,是这次修订的主题。

目前的这部《保守国家秘密法》包含5章35条,是在1988年9月5日通过的。

那么,各国都有保密法吗?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美国:有关保密的法规有许多

美国并没有一部明确称为保密法的法律,但是数十部法律中包含了与保密有关的内容,规定得相当具体和完善,是保密法律制度最完善的西方国家。

美国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统一保密条例》、《国家安全法》、《情报保密计划执行条例》、《信息自由法》、《国家安全局法》、《秘密情报程序法》、《中央情报局条例》、《阳光下的政府法》、《休斯—瑞安法案》、《情报人员身份保护法》、《获取机密资料程序法》、《专利法》、《个人隐私法》、《情报安全监督局条例》、《情报保密计划执行条例》以及总统颁布的与保密事项相关的行政命令等。

美国1967年通过的《信息自由法》(FIA),标志着美国政府第一次在成文法中保障了公民以个人名义取得政府信息的权利。美国国会还于1974年、1976年、1986年及1996年对《信息自由法》进行了重大修改,使之更趋完善。

在美国,一个人必须在执行公务、代表美国履行条约义务或经过批准时,才能接触有关的秘密信息。而申请查阅秘密资料的人员是否真的有查密需要,则由负责保管该秘密的官员决定。因此,美国无论级别多高的官员,查阅秘密文件都要经过特殊的批准。

美国政府还鼓励职员对密级表示异议。职员需要准备一个书面声明,说明反对的理由。职员也可以匿名申诉。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出现拍脑袋定密和一密定终身的情况。

英国:用了多少回形针也是秘密

英国是西方国家中保密法律制度最严格的。早在1889年,英国的第一项保密法案就由议会通过,该法案的制定是为制止公务员向报界透露消息。1911年颁布的《官方保密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成文保密法。其中第一部分规定了重要秘密资料的保密。第二部分包含了其他需要保密的一切资料。该法规定了任何公务员未经授权,不得透露他们所知道的资料,任何人(包括记者)收集这些资料都是违法行为,甚至连一个公务员在其所在的部门用了多少回形针都属于保密的范围。

在社会各界的非议下,1989年这一法律得到修改,称为《英国1989年官方保密法》,仍然相当严格。该法规定,公务员未经许可泄露任何同国际关系有关的信息、文件、文章就是犯罪。公务员在退出政府工作或退休之后泄露政府秘密的行为,也仍被视为犯罪。

俄罗斯:自然灾害信息不得作为秘密

1993年7月21日,俄罗斯联邦通过《国家秘密法》。

该法前言指出,该法的作用是规范列入国家机密范畴的信息数据以及保密级别。

第5章划定了国家秘密数据的范围:第一,军事方面的数据;第二,经济、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数据;第三,对外政治和对外经济方面的数据;第四,侦察、反侦察等调查活动方面的数据。

第5章还明确指出,关于俄罗斯联邦的储备支付能力,包括钻石、贵金属等都属于国际机密。

此外,在该法第7章,还专门规定了哪些不能被列入国家机密。例如,自然灾害以及威胁公民安全和健康的各种意外事故、灾难以及对于它们的官方的预测和评估,不得作为国家机密。也就是说,在上述事件发生时,公民的知情权不能被政府以涉及机密为由予以剥夺。

德国:企业泄露客户资料是违法的

德国作为全球最先进的工业国之一,对信息安全特别重视。二战后,德国的信息安全工作按照北约和美国的通行标准,分为:一级,绝密;二级,机密;三级,秘密;四级,仅供公务。

德国联邦还通过立法来严格控制信息的公开、发布和传播。

《联邦档案法》还将德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各种文档、影音资料的保密年限定为30年。德国外交部授权出版的《外交档案》目前出版到1979年。同属德语区的奥地利和瑞士也有内容类似的《档案法》。

在社会领域,德国的《民法》、《专利法》、《贸易法》都有涉及商业秘密的规定。员工在与公司签订工作合同时,一般都有内容非常详细的涉及公司商业秘密的条款,员工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一旦泄密,公司有权追究法律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对公民个人的信息安全有着详尽和完备的规定。战后的德国宪法——《基本法》明确规定法律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通话、信件等隐私。

德国公民在国内作为消费者,其个人信息受到《联邦信息保护法》、《刑法》等法律的严格保护。这些个人信息包括消费者提供给企业的姓名、年龄、性别、收入情况、身份证号码、业余爱好等。一些企业,如银行、电信公司,若泄露其掌握的客户资料,都是违法的。

当然,德国公民也不得将涉及国家安全和军事的秘密信息泄露给无关的人。如有违反,政府将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埃及:可判泄密者死刑

埃及宪法明确写道:捍卫国家统一和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埃及是保有死刑的国家之一,按照其刑法规定,叛国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等罪名都可判处死刑。在军队中,有专门的法庭对泄露秘密的军人判刑,死刑采用枪决的方式执行。而对于其他泄露国家机密的公民则一般由刑事法庭判决并处以绞刑。

日本:在野党逼《日本防谍法》流产

4月21日,日本《外汇及对外贸易法修正案》和《防止不正当竞争法修正案》出台,目的是防止可转用为军事的技术或机密情报流往国外。有关法律的调整让日本能更广泛地处理军事和商业间谍,日本企业也能更严格地处理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或企业内重要情报。

近年来,日企内部的日本人向海外提供机密产品情报,在日企工作的外国员工故意把机密数据拿出来,提供给祖国当局等事件频频发生。虽然有人评价此次修正使日本终于具备了与欧美相等的法律制度,但相关争议远未停止。

日本没有专门针对保密的法律,但《国家公务员法》、《自卫队法》、《伴随日美相互防卫援助协定的秘密保护法》等法律都有相关规定。诸如守密义务、保护防卫秘密的义务等规定就是为了防止秘密泄露。

1985年,自民党所属的议员向众议院提出《日本防谍法》。该法案一共由14条组成,主要界定国家公务员在外交、防卫上的国家机密事项的保密义务,试图防止向第三者泄露机密的行为。当时自民党外的在野党——社会党、公明党、民社党、共产党等联合反对,理由是该法案将限制一般国民的基本权利。媒体也批评该法将侵害新闻自由。该法案最后只好作废。

韩国:保密范围被批评太宽

2008年8月,韩国政府将《关于秘密管理及保护的法案》提交国会,并获得通过。

这是把以前局限于军事机密(第4条2项3)等国家安全方面的秘密范围扩大到通商、科技、技术(第4条2项5)等方面。对违法收集或泄露这种秘密的行为,可以予以处罚。

之前,韩国没有统一的保密法,对泄密的处罚规定非常分散。在《国家机密保护法》、《刑法》、《国家保安法》、《国家公务员法》、《公职者伦理法》、《地方公务员法》、《电脑程序保护法》、《韩国国防研究院法》等法律中都有规定。

韩国政府推动出台《保密法》的理由是:把秘密的指定保护、解除及侵害、处罚等全过程,以法律来规范,提高秘密管理业务的透明度,以保障国民的知情权。

不过,市民团体和知识界反对目前的保密法。因为秘密的范围扩得太大、处罚太重。比如,韩美自由贸易协定、进口美国牛肉等问题可以定为秘密,搜集公共机关的秘密可判有期徒刑7年以下或罚款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3.9万元),泄密可判有期徒刑10年或罚款两亿韩元。

也有人认为,国家情报院的权限太大,连关于秘密的丢失、秘密泄露的调查权都归国家情报院。

而另一方面,《情报公开法修正案》却迟迟未能出台。因为现政府不太愿意修正该法案。《情报公开法修正案》涉及对恶意不公开情报的公务员的处罚等,有利于保护国民的知情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7日 19: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酒驾相关文章
  • 虚假诉讼罪的案例分析和启示
    虚假诉讼是一个法律名词,俗称“打假官司”,这是刑法修正案九新设的罪名,旨在打击虚假诉讼犯罪。虚假诉讼指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通过虚构事实、伪造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欺骗法院作出错误裁判、执行的方式获得非法利益。单位可构成本罪犯罪主体。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虚假诉讼罪是自诉案件吗不是。虚假诉讼罪,扰乱了司法秩序,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属于公诉案件,由公安机关侦查,人民法院进行审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2023-06-30
    447人看过
  • 世界范围内死刑存废观点综述
    死刑被人们不假思索地使用了几千年,但最终还是被启蒙主义者提出了质疑。启蒙主义者先要使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建筑在理性的基础上,即公正的基础上。这必然涉及死刑问题。自1764年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中系统地论证了死刑的残酷性、非正义性和不必要性后,死刑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怀疑,死刑存废之争更是从未停止过。(一)废除死刑论的主要理由废除死刑论者主要提出了如下几点论点:1、人道主义者认为,天赋人权,人的生命只能自然结束不可以剥夺。处以死刑与杀人同样残忍,必须禁止。2、相对社会契约论者认为,订立契约的人们各自交出微小的权利(不包括人的生命权)组成了国家最高权利。由于人们的生命没有交给国家,因而国家无权剥夺其社会成员的生命。3、终身奴役刑在预防犯罪方面优于死刑。况且死刑对诸如激情杀人、政治犯罪、欲杀人后自杀者等无法形成其内心恐惧。因而死刑并不具有足够的预防刑罚教育的威慑力。4、死刑错
    2023-03-01
    303人看过
  •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适用范围如何界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适用本条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也适用本条例。上述规定第一款中“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是指下列几种情况:一、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违反治安管理的,应通过外交途径追究法律责任;二、省、自治区、直辖市权力机关根据《条例》制定和颁布变通的或补充的规定;三、本《条例》第44条规定由国务院另行制定的违反交通管理行为处罚的实施办法或者将来可能制定的其他有关治安管理方面的法规。根据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航行在公海以及外国领域的我国船舶和在外国领空上我国的航空器(包括停泊在外国港口、机场上的我国船舶和航空器),也是属于我国行使主权领域的范围。
    2023-05-01
    194人看过
  • 如何界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使用范围
    如何界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使用范围?在中国领域内,违法治安管理就要受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而船舶、航空器内,还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都要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使用范围的界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适用本条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也适用本条例。上述规定第一款中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是指下列几种情况:一、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违反治安管理的,应通过外交途径追究法律责任;二、省、自治区、直辖市权力机关根据《条例》制定和颁布变通的或补充的规定;三、本《条例》第44条规定由国务院另行制定的违反交通管理行为处罚的实施办法或者将来可能制定的其他有关治安管理方面的法规。根据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航行在公海以及外国领域的我国船舶和在外国领空上我国的航空器(包括停泊在外国港口、机场上
    2023-04-24
    297人看过
  • 酒后驾车的含义和范围
    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定义一般是:按照车辆驾驶人员饮酒及醉酒驾车时,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每100毫升20毫克,每100毫升小于80毫克的驾驶行为,就是饮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每100毫升80毫克的驾驶行为,就是醉酒驾驶。饮酒后驾驶机动车驾驶人在饮酒之后驾驶机动车属于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会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且会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要是达到醉酒的程度,情节就会更加严重,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第三条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2023-07-02
    138人看过
  • 酒驾属于治安处罚范围吗
    酒驾不是治安处罚,属于行政处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一、醉驾交通事故怎么判?1、未造成交通事故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2、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饮酒驾驶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3、再次酒后驾驶机动车的。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
    2023-03-31
    97人看过
换一批
#酒驾醉驾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酒驾
    词条

    酒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 酒驾并不存在量刑标准。因为一般的酒驾行为仅仅是行政违法行为,并不会触犯刑法。因此,法院并不会对一般的酒驾行为作出定罪和量刑。有量刑标准的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主要是指醉驾的行为。... 更多>

    #酒驾
    相关咨询
    • 失效是否指在世界范围内失效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31
      1、我国版权采取自动取得原则,自作品完成之日起就已经自动产生,无须办理任何手续。2、版权效力范围:本国和100多个《伯尔尼公约》成员国之间互相承认效力,具有国际性;3、作品版权保护期限:作者人身权利保护无期限;财产权的期限为个人作品作者一生+50年;单位作品为50年。4、版权失效一般是指作品保护的期限届满,进入公共领域,全世界都可以使用。但其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等人身权利仍然受法律保护。
    • 酒驾逃跑成功, 酒驾怎么处理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03
      酒驾(血液酒精含量超过20mg/ml,但不足80mg/ml,没有达到醉驾)在交警事故责任认定上,因为酒驾加上逃逸,需要承担民事赔偿和违法两方面的责任。 1、民事赔偿责任 肇事逃逸,应该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对方因此次事故产生的一切损失和发生的费用,都要由肇事逃逸者进行赔偿。 2、违法责任 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了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机动车驾驶证扣12分外,还将并处1
    • 酒驾逃跑成功处理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06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
    • 如何界定酒店的管理责任范围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15
      1、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因第三人侵权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由实施侵权行为的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有过错的,应当在其能够防止或者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赔偿权利人起诉
    • 酒驾和醉驾的界定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11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