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征地中公共利益的界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4-11 15:21:06 241 人看过

周智坚*彭晓云**

[摘要]尽快明晰公共利益的内涵,界定公共利益的外延,对政府征地权力进行有效的制衡,成为法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要件。本文以公共利益的主体多样性角度切入,对公共利益作纵向层次优先等级体系划分,作为政府征地时的价值判断标准,避免公共利益的“异化”和“失真”,力求为公共利益的真实体现,多添一把希望之火。

[关键词]公共利益政府征地价值体系

“公共利益”是政府征地合法性的基础条件之一。但“公共利益”是多元主体的价值判断,主体利益立场的不同,对其内涵和外延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界定,从而引发征地各方在价值维度上的隔阂,诱发实践层面上的冲突。

我国的征地制度显得较为粗略和原则化,特别是在“公共利益”的界定方面,规定得不甚明确,严重损害了原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的利益,滋生了行政腐败,破坏了社会秩序。因此,在法律中明确界定公共利益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通过构建公共利益价值体系辅之以对应的行政程序,指导政府征地的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北京黄老汉夫妇危旧房强制搬迁案、广州小谷围别墅的“大学城”征地纠纷案,共同指出了一个问题:我国现有立法缺乏界定公共利益的标准和程序,大量的建设项目搭乘公共利益的“便车”——公共利益成箩筐,什么项目都能装。为避免“公共利益”被滥用,维护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权威和尊严,建立法治的社会环境,明确界定宪法和相关法律中“公共利益”的涵义刻不容缓。我国学者在公共利益界定的方法上作了很多有益的探讨,如实体法上的使用主体法、用途效果法、直接目的配合行政和司法程序法等。但是,不同角度的实体方法交集使用,使得公共利益范围被缩小,可能限制行政权力的正当行使。

笔者主张,从公共利益客观、共享、相对的属性出发,以单一的纵向利益为维度,以公共利益价值体系作为实体方法,预公告、说明理由、听证为程序方法,构建政府征地公共利益界定的方法体系。

二、政府征地之公共利益价值体系衡量

德国学者华特·克莱恩指出,在诸多公共利益的冲突中,以“对生活影响重大”、“受益人范围广”(公共利益的量广质高学说)的利益为优。1但量广质高仍然存在弹性太大的弊端,必须以更明确的标准细化。

社会是由一定数量的成员组成的,但是究竟多少数量的成员才足以组成一个“社会”呢?全国人民的利益当然是公共利益,全省人民的利益是否属于公共利益呢,继续细化到“全市”、“全区”、“全校”都是一个公共利益的主体;但是,是否构成公共利益却没有明确的标准予以衡量。

笔者认为,利益究其本质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不同的利益主体如企业、工会、行业协会;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民同时又具有多种身份,是多种主体的利益归属人,如企业中的工人是企业利益的相关人,也是其居住社区的利益相关人,公共利益呈现出立体性和交叉性的特征。因此,公共利益的价值体系建构不能从横向入手,只能以纵向的研究进路建立公共利益的价值体系。本文把公共利益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最优层次——全球性的公共利益。如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对全球性犯罪如贪污、贿赂、走私、贩毒的国际性司法合作;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全球性传染病控制与治疗;建立统一、开放的商品和服务的全球性市场。

2.次优层次——国家性的公共利益。如健全法律制度、完善法制体系;保卫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发展教育事业;进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铁路、机场;维持国家货币稳定,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或紧缩。

3.基本层次——地方性的公共利益。如地方基础设施(比如城市道路)修建、街道照明、地方社会治安;地方性的卫生和医疗建设;地方性支柱产业、支柱企业的发展,如海南省重点发展旅游业和热带农业。

4.一般层次——社区性的公共利益。如社区的绿化与环境、社区治安、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公共管理组织的管理行为等。

引用数学上的不等式关系,以上四者的关系表现为:最优层次>次优层次>基本层次>一般层次。公共利益价值体系对政府征地权约束的合法性源于“帕累托最优”定理。所谓帕累托最优,就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使一部分人境况变好的情况下,而不会使另一部分人的处境变差。如果政府的征地决策在使得一部分人生活变好的同时,令另一部分人的生活变得更差,那么这个政府征地行为不是增进公共利益,而是损害公共利益,就失去了合法性基础。

政府滥用征地权通常都有各种冠冕堂皇的“公共利益”目的,但是如果把它放到公共利益价值体系中衡量,我们就会发现,通常政府征地权在促进了低层次的公共利益的同时,损害了高层次的公共利益。因此,引入公共利益价值体系分析框架,将政府征地动因置于公共利益价值体系中考量,避免政府由于权力寻租或决策不当而造成“顾小家、损大家”的结局。

三、政府征地中公共利益价值体系的制度化

(一)解决问题的进路——以商品房开发征地为例

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国家征地权的合法性根基。我们以征地实务中争议最大的征收农用地、开发商品房为例,分析这种征地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的层次要求:增进的利益有:

(1)新入住者得以安居乐业,增进了一般层次的公共利益;

(2)城市的范围得以扩展,城市的景观得到改善,增进了基本层次的公共利益。

减损的公共利益有:(1)被征地的农民被迫重新适应新环境、农民又得不到合理的补偿(补偿标准过低、补偿金被截留等因素)、农民重新就业的困难、失去了以土地所有权形式为表现的生活保障,导致一般层次的公共利益损害;(2)大量农民离开土地后,增加的劳动力数量对国家就业率造成的巨大压力,形成了劳动力市场失衡;农民失去土地的社会保障后,对国家稳定带来的消极影响;耕地不断减少,对基本农作物产量带来的冲击,是对次优性公共利益的减损。

根据低层次公共利益服从高层次公共利益的原理,以国家动用征地权进行商品房建设的行为明显违反了《土地管理法》关于政府征地的公共利益目的。

(二)完善建议

公共利益价值体系作为一种利益衡量与比较的方法必须具体化为实体与程序上的权利和义务,约束政府征地权力的行使,令其符合公共利益的内在要求。

1.在《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五章的“建设用地”中增设公共利益界定标准的条款。用概括加列举的方法和分类法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政府征地的“公共利益需要”是指被征的土地将被公共使用或者具备公共的用途,能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包括但不限于:1军事用地;2国家政府机关及公益性事业研究单位用地;3能源、交通用地,如煤矿、道路、机场等;4公共设施用地,如水、电、气等管道、站场用地;5国家重点工程用地,如三峡工程、储备粮库等;6公益及福利事业用地,如学校、医院、敬老院等;7水利、环境保护用地,如水库、防护林等;8其它公认或法院裁定的公共利益用地。

当不同的公共利益发生冲突,依以下顺序服从:全球性公共利益高于国家性公共利益高于地方性社会公共利益高于社区性社会公共利益。需要说明的是,全球性公共利益通常体现为一国权力机关对国际条约、协定的批准。

2.在《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五章的“建设用地”中,增设政府征地预先公告、说明理由、听证程序,具体包括:

(1)政府有预先公告并说明征地理由的义务。征地机关必须将征地的理由随同拟征地公告向社会公开,告知相对人所享有的程序性权利。其中政府征地理由必须详细说明征地行为将会牺牲的利益及促进的利益,比较的标准是:其一,促进利益的层次高于牺牲利益的层次,如其牺牲的利益所属层次高于其促进的利益所属层次,其理由将不能成立;其二,若为同一层次的利益互换,则促进的利益必须具有公共利益相对性的特征(急需性和阶段性)。

(2)土地权利人的异议权。土地现有权利人认为征地理由不符合公共利益标准的,可向征地机关提出异议,征地机关必须在时限内对异议作出解释,未经解释不得实施征地;现有权利人对解释不满意可要求举行听证。该权利能保障政府与被征地者充分沟通,让被征地者发表意见,让各方参与听证程序,对有损个人利益的政府行为及时提出异议;同时政府对这些异议必须作出合理的回应,保护利益相关人权利的实现,利用群众的力量限制政府权力的滥用。

(3)土地权利人的诉权。当土地现有权利人经异议仍不服时,可直接向当地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以其中立的裁判者身份,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为权利人提供最后的司法保障,使政府征地的听证程序更为有效、公平,使利益冲突各主体间的权利得到较好的平衡。

参考文献

[1]朱道林、沈飞。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原则与制度需求的矛[J].国土资源,2002(11):38-40.

[2]刘行。公共利益:亟待法律给说法[N].人民法院报,2004-05-14(8)。

[3]郭洁。土地征用法律问题探析[J].当代法学,2002(8):59-63.

[4]陈如桂。政府征地的公共利益目的[J].经济法制论坛,2004(2):48.

[5]黄东东。土地征用公益目的性理解[J],理论探讨。2003(1):36-38.

[6]颜运秋、石新中。论法律中的公共利益[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4):75-81.

[7]杨峰。财产征收中“公共利益”如何确定[J].法学,2005(10):99-100.

[8]沈卫中。行政征用—我国土地征用制度之我见[M].行政与法》,2003(9):45-47.

[9]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0]王名扬。法国行政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

[11]李进云、王文华、李克宁、蒋丹宁。美国财产法[M].法律出版社,1998.

[12]马新彦。美国财产法与判例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1.

*广东省电信实业集团公司助理经济师,法学硕士。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助理会计师,管理学、法学双学士。

1李累:《略论我国宪法财产征收制度的缺陷》,《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第13页。

摘自《法治论坛》第五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7日 23: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征地的起因--公共利益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土地相对于农民不仅仅体现为一个就业途径,更体现为对基本生存的一个保障。所以农民集体的土地一旦被征收,依赖于此土地的农民不仅会失业也会丧失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故此国家征收权不能随便使用,必须给他戴上紧箍咒,以防被滥用,国家征收权的紧箍咒就是公共利益即除非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不能行使国家征收权。至于如何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无论是学界还是实务都没有定论。正因为对公共利益界定的模糊不确定,才导致国家征收权在实践中的滥用。一、征地的批准主体--国务院或省级政府在征地实践中,因征地公告是由县级人民政府盖章发布的,所以很多被征地人误认为是否征地是由县政府说了算,大错特错。必须要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文,否则就是违法征收土地,被征收人有权拒绝。二、征地批文的复议--省级政府或国务院征地批文是由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由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根据《
    2023-03-21
    321人看过
  • :征地拆迁中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不分
    没有区别对待为社会公共利益目的的拆迁和纯商业目的征地拆迁,明确土地征用的目的,仅允许在服务于公益目的时才可征地,公益目的原则由辅以司法解释的一般准则界定或通过实施细则界定。虽然没办法解决得尽善尽美,但解决方案要尽量合理。于社会公共利益目的而进行强制拆迁,应当说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如果为商业性目的而在法院判决前给予强制拆迁,这就有问题了。因为,第一,在房屋拆迁中,被拆迁人处于弱势地位,行政权力的介入应该保护弱者而非强者。第二,从法理上讲不通,开发商与被拆迁人本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在商业性拆迁法律关系中,双方地位平等,凡双方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应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最终由法院裁决。行政部门事先强行拆迁,是行政权对司法权的粗暴干预。因此,虽然《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被拆迁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可以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但是这一规定毫无道理,既不能保护被拆迁人的
    2023-06-05
    388人看过
  • 公共利益在征地中如何权衡
    征地公共利益如下:1、国防和外交的需要;2、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3、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事业的需要;4、政府组织实施的经济适用房建设的需要;5、政府根据《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旧城改造的需要;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被征地农民有什么权利(一)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维护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受违法行为的侵害。(二)预征知情权。在征地依法报批前,政府应将预征收土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告知被征地农民。(三)调查结果确认权。预征土地现状调查结果须经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确认。(四)申请预征听证权。经农户申请,国土资源部门应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听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八条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
    2023-07-11
    308人看过
  • 明确界定了公共利益的范围
    《征收补偿条例》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必须以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为前提。并以列举的方式对公共利益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因公共利益征收的范围。征收城市房屋必须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就我国的具体国情而言,工业化、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公共利益的重要方面。2004年我国宪法修正案为保护公民个人合法的私有财产,规定只能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并依照法律程序,才能进行征收或者征用。这标志着公共利益征收与商业开发征收混为一谈的拆迁模式已成为历史。征收过程程序化,强调尊重被征收人意愿征收程序是规范政府征收行为,维护被征收人合法权益,促使政府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征收补偿条例》提高了对征收补偿方案的公众参与程度,征收补偿方案应征求公众意见,多数被征收人认为征收补偿方案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应当组织听证会并修
    2023-06-12
    123人看过
  • 公益事业征地怎么界定
    法律综合知识
    《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各地经批准的用于经济适用房的用地是行政划拨,安居工程一般就是经济适用房。《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四节 房屋租赁  第五十四条 房屋租赁,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限、租赁用途、租赁价格、修缮责任等条款,以及双方的其他权利和义务,并向房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2023-11-27
    468人看过
  • 房屋拆迁中公共利益界定应注意的问题
    公共利益作为一个不确定的法律概念,构成公共利益的要素通常是不确定的,要从形式上对其进行界定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但是,如果对公共利益不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则很可能导致在相关执法过程中对公共利益进行任意解释,在房屋拆迁中体现为拆迁人借实现公共利益之名对私人的不动产所有权进行限制甚至剥夺,从而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因此,对公共利益进行准确的界定至关重要。在房屋拆迁中,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把握。(一)区分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商业利益《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城市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有利于城市旧区的改造和生态环境改善,保护文物古迹。依据此条规定,我们可以将房屋拆迁中的公共利益理解为城市规划的需要。但是现实中,不少地方政府为了满足地方财政的需要,假公共利益之名对公民不动产进行征收,然后将征收的土地出让给房地产开发商,从中获取可观的财政收入,同时,也赋予了开发商商业利益公益的
    2022-04-13
    94人看过
  • 公共利益下国家征收土地规定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土地管理法》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可以依法实施征收:(一)军事和外交需要用地的;(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通信、邮政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用地的;(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区综合服务、社会福利、市政公用、优抚安置、英烈保护等公共事业需要用地的;(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扶贫搬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需要用地的;(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成片开发建设需要用地的;(六)法律规定为公共利益需要可以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其他情形。前款规定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第(四
    2023-07-06
    184人看过
  • 征地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
    征地中的公共利益如下:1、国防和外交的需要;2、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3、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4、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5、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征地维权的套路有哪些“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经典电视剧《西游记》总导演杨洁女士日前辞世,引来无数怀念。而剧中主题曲的这句歌词,更是家喻户晓。对于广大被征收人而言,在面临征收维权困境时,都曾不止一次地发出这样的疑问:维权之路,究竟路在何方呢?专业从事征地拆迁维权服务多年的在明律师想告诉大家的是,维权和征收一样,是有其套路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掌握了维权中的那些套路,您的成功维权之路就在
    2023-07-06
    244人看过
  • 条例对公共利益是如何界定的
    对这个问题,我们高度重视,收集、研究了国外情况和做法,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多次进行专家论证,广泛听取意见。在此基础上,条例规定,因国防、外交需要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教科文卫体、资源环保、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需要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旧城区改建需要可以实行房屋征收。为了加强规划的调控作用,根据条例的规定,确需征收房屋的各项建设活动都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并要求制订规划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经过科学论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旧城区改建还应当纳入市、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经市、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条例对征收程序作了哪些规定?如何体现公开透明和公众参与?答:征收程序是规范政府征收行为,维护被征收人合法权益,促使政府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条例规定征收补偿方案应征求公众意见;因旧城区改建
    2023-06-11
    437人看过
  • 政府在征地中不能成为利益参与者和分配者,政府角色定位不正确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房屋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财产,作为所有者,他对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根据自然的正义原则和现行宪法和法律的精神与条款,该项权利理当受到保护。显而易见的是,负有保护责任的正是政府。作为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在利益发生冲突而无法通过商业手段讨价还价解决之时,民众必然诉诸行政、司法程序,要求政府对纠纷作出裁决,并动用手段来保护自己合法的财产权利,也保障社会的合作与交换体系正常运转。一个成熟、高效有公信力的政府,在制定政策是首先考虑的就是不能与民争利。征地拆迁,实际上涉及到三方主体利益即房主的房屋所有权、政府的土地所有权和开发商的开发权,从公正意义上说应该是由三者来分享开发利益,但目前的立法着重保护政府和开发商利益。由于行政权利的介入,加之有关拆迁补偿和安置都是由开发商一个人说了算,是霸王条款,被拆迁人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都得拆,严重侵害了被拆迁人的利益。丝毫没有体现中
    2023-06-05
    444人看过
  • 房屋拆迁公共利益如何界定
    公共利益界定一直都是《征收与补偿条例》立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在房屋拆迁中,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哪些拆迁项目属于公共利益,哪些拆迁项目属于商业利益,致使一些地方政府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大搞卖地拆迁。由于我们缺乏判断公共利益的标准,事实上为拆迁人以公共利益之名践踏私人财产开通了便利之道,也激发了被拆迁人对强制拆迁的抵触情绪。因而,有必要在立法上给予公共利益一个判断的原则与大致标准,从而在实践中能够对公益拆迁按照补偿制度进行,必要时可强制拆迁。理性的公共利益界定模式是:法规列举十民主程序十司法程序。法律、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可以对公共利益事项尽可能进行列举,明确公共利益事项的大致范围;应该有个民主程序,即政府提议的公益项目,应该有当地的民众共同来参与讨论,形成一种公共议论,政府必须具体指明公益体现在什么地方,利害关系人或者广大民众也都可以对政府的提议及说明表达不同意见。经过民主的公共议论程序以
    2023-06-23
    227人看过
  • 土地征收时间的界定标准是什么,政府征地程序
    一、土地征收时间的界定标准是什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土地征收时间的界定标准是什么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发布征地公告后,在45日内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方案通过后实施土地征收。《征收土地公告办法》第四条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征收土地方案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征收土地公告,该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第七条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在征收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内以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为单位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第十一条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批准后,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二、政府征地程序1、拟订征用土地方案:由拟征用土地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或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订。2、审查报批:报有批准权限的上级政府批准。3、方案公告:由市、县人民政府对经批准的征地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
    2024-01-22
    275人看过
  • 公平补偿比界定“公共利益”更重要
    我赞成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来界定作为征收、拆迁理由的公共利益是否存在与拆迁是否必要,但是在一个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可以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取消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的国家,在一个不时有法院把“诽谤”县长、县委书记的人判刑的国家,本来就很容易发生争议的公共利益目的约束恐怕很难遏止住地方政府的征收、拆迁饥渴。何况大多数被征收人、被拆迁人更加关心的也是补偿问题而不是公共利益问题。一方面,如果补偿充分而且公开、公平,被征收人的抵制就会小得多,大量的恶性拆迁案就可以避免;另一方面,补偿多了也就意味着政府官员的油水和开发商的利润低了,多少有助于缓解开发的饥渴。“国家规定的补偿”或“适当补偿”是不够的。无论是从对权利的保护看,还是从公共负担应当公平分配的角度看,补偿都应该足以恢复被征收人受损害的权益。应该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征收必须给予充分而适当的补偿,并通过征收法(城市拆迁是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征收)确定的具体
    2023-04-22
    225人看过
  • 个人隐私与公共利益怎么界定
    (一)个人隐私的核心是独处隐私,即指个人的不愿公开的私事或秘密。正如学者所指出的那样,“隐私乃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这表明,隐私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在未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发生联系之前,隐私之“私”就表现为既无损于社会也无害于他人的相对独立性。它的范围是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个人隐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该权利确立了人的多样性,个人隐私的享有更有助于个人自我的发展。同时也保证了人际关系的相对稳定性,人身、财产的安全性,它对于维护个人的安宁和安全感,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将自己和这个社会隔离开,使私人的事务和公共事务隔离开的私权利。所以,它的核心就是独处。(二)公共利益强调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何谓公共利益?由于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对公共利益的理解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别
    2023-05-04
    35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政府是唯一的公共利益征收补偿主体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1-08-16
      过去,多数情况下由拆迁人即开发商向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申请拆迁许可,获批后由开发商实施拆迁。而成为拆迁主体的开发商,为了追求利润,往往尽可能压缩拆迁补偿标准,并且把拆迁负担转嫁到房价里,这样容易造成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矛盾激化。《征收补偿条例》规定,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为征收与补偿主体。政府可以确定房屋征收部门负责组织进行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并规定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采取暴力
    • 什么是公共利益?如何界定?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5-14
      公共利益则是指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所有人需要的对象,即具有公共效用的对象,或者说,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所有人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具有公共效用的资源和条件公共利益,从字面上理解,可称之为公共的利益,简称公益。
    • 哪些如何界定征地中的公共目的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25
      在征地拆迁中,所征用的土地的公共目的一般为:用于修建道路、绿地、公园、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土地。用于公共目的的土地,征地拆迁的主体是政府及其相关机构,这种征地拆迁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八条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
    • 政府征地修路不合理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08
      被征收人对拆迁安置不满意觉得补偿不合理,最好的维权方式就是通过法律途径。很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13条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当及时公告。公告应当载明征收补偿方案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等事项。第14条规定,被征收人对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第19条规定,房屋评估后,对评估确定的被征收房屋价值有异议的,
    • 政府征地给外企盖房子是公益性的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16
      政府征地给外企盖房子,不属于公益性的征地,只是当地政府为招商引资而采取的具体措施,不能享受划拨土地的政策。法律链接:《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四)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