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写执行依据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依据文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和被执行人的履行情况;被执行人失信行为的具体情形;执行依据的制作单位和文号、执行案号、立案时间、执行法院;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记载和公布的其他事项。因此,在填写执行依据单位时,需要确保包括以上所有内容。
什么是代位执行?
代位执行是指在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但对案外的第三人享有债权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申请,对该第三人强制执行。但第三人在代位执行中享有绝对异议权,其异议只要形式上成立,即具有排除强制执行的效力。因此,代位执行是一种在特定情况下,人民法院对第三人强制执行的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八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六十二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
单位行贿罪法律意见书的依据是什么
82人看过
-
什么是执行依据执行依据的构成
364人看过
-
依法执行逮捕什么意思
123人看过
-
发包单位和建设单位是什么意思
364人看过
-
代位执行的意思?
407人看过
-
施工单位的意思是什么
285人看过
执行依据是指具有执行内容的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法律文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 更多>
-
单位协助执行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10以下是单位协助执行的法律依据: 应该有一个协助执行通知书,通知书还有送达回执需要协助执行人签字。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之规定 有义务协助调查、执行的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除责令其履行协助义务外,并可以予以罚款: (一)有关单位拒绝或者妨碍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 (二)有关单位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的; (三)有关单位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
-
网上立案执行依据文号和执行依据单位怎么填海南在线咨询 2024-08-27执行依据填写判决书的案号就行,生效日期就是判决书的生效日期。可以去法院现场操作网上立案,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提供咨询。执行根据又称"执行文书",他的特点有: 1.它是一种法律文书。 2.它是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 3.它是具有给付内容的、法律规定属于法院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不具有给付内容,或者虽有给付内容但法律规定不属于法院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不能成为执行根据。 4.它是依法向法院申请执行或者由法院移送
-
集中采购执行率是什么意思?有依据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3-11-06物资集中采购执行率=(已经实行集中采购的物资)/全部采购的物资*100%=已经实行集中采购的物资/(已经实行集中采购的物资+未实行集中采购的物资)*100%
-
申请执行的依据是什么, 执行依据是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5申请强制执行的依据:最高法《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九十条规定: 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其全部或主要财产已被一个人民法院因执行确定金钱给付的生效法律文书而查封、扣押或冻结,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或其他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的,在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执行完毕前,对该被执行人已经取得金钱债权执行依据的其他债权人可以申请对该被执行人的财产参与分配。 即只要债权人持有金钱债权执行依据,就可
-
依法执行逮捕什么意思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18犯罪嫌疑人的罪行严重,先行拘留后,报经检察院批准,逮捕了 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 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