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怎样确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31 17:34:52 353 人看过

交通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需要:

1、无法认定当事人责任的,均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2、事故的认定结果是双方均无责任,即意外事故,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3、逃逸方有安全违法行为或驾驶有错误,他方没有过错,逃逸方负全责;

4、事故当事人双方均有责任,在确定过错比例的基础上适当减轻逃逸方的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对肇事逃逸的法律问题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对逃逸错误界定有哪些

《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原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责任所起的作用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该原则规定认定事故责任应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考虑,即客观行为对发生事故所起作用和当事人主观上的过错程度。同时从《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内容可知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原则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即有过错有责任,无过错无责任,仅一方有过错则一方负全责,因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的客观作用和主观过错程度,分别承担相应的主责、同责和次责。笔者认为《程序规定》对逃逸行为在事故认定中的界定过于主观,于法于理都没有依据。

一、对交通事故逃逸行为性质的正确认定。交通事故逃逸行为是当事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出于逃避法律责任、避免受到受害人家属殴打、恐慌等主观心理而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逃逸行为客观上表现为事故发生后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主观上表现为逃避法律追究、避免受到攻击、恐慌等心态,逃逸行为的主客观内容与事故责任认定的主客观内容完全不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行为构成,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时段。总之逃逸是事故发生后行为人对法律追究和法定救助义务的逃避,是逃逸行为人对事故处理的态度,而非对事故发生的态度,是一种事后行为。而事故认定原则的主客观要件是针对事故发生时的客观行为作用和对事故发生的主观心态,并未涉及对事故发生后逃逸行为的法律界定。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的发生只能基于过失主观心态和过失行为,而逃逸行为都是事后故意心理支配下的故意行为,以事后行为作为认定行为人在事故发生时的过错程度,显然与法理不符。

二、《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该规定属于实质一罪之结果加重犯,即交通肇事罪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主体,客体,主观上对重大事故发生之过失,客观上其交通违法行为对发生重大事故起重要作用,应负同等以上责任,逃逸行为并不是交通肇事罪的基本构成要件之一,而仅仅是一种修正的构成要件,即将逃逸行为视为交通肇事行为的一个后续加重情节。《刑法》对交通肇事罪的规定从法理上印证了逃逸行为的事后行为性质。

三、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后果完全转嫁到逃逸当事人身上,违背了合法、公正的原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的处理程序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事实部分,一个是结论部分,事实部分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勘验、检查现场,调查询问工作,这些工作是还原交通事故本来面目,是一种客观行为,不具有主观针对性,因而不会对当事人的权益产生实质影响;结论部分是指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调查所得到的交通事故事实作出直接影响当事人权益的部门认定,交通事故认定结论在证据学上应归属于鉴定结论,该鉴定结论作为证据使用的首先是要式化的结论,但不仅仅是结论,而应该包括作出结论的事实,即事实部分,这主要是从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上考虑,如果作为证据使用的事故认定结论不能从据以作出结论的事实上加以审查,将无法保证证据的客观性和合法性。因而事故处理行为的两个部分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关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情况下作出认定逃逸人承担全部责任的结论显然是违反民事侵权纠纷证据规则的,无论逃逸人的逃逸行为对现场和证据造成了多大程度的破坏。调查交通事故的事实、作出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为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在无法收集足够的证据以履行该职责时将无法履行职责的后果归责于逃逸当事人亦显然是不合法、不公正的。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

(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1日 15: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肇事逃逸怎么确定责任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肇事逃逸,逃逸者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一、肇事逃逸还有没有主次责任一般不分,会直接认定为主要责任。在实践中,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逃逸当事人的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二、交通事故逃逸一方要承担全部责任吗交通事故逃逸一方要承担全部责任。根据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
    2023-04-10
    297人看过
  • 肇事逃逸怎么认定责任?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有逃逸的行为,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一、实线变道出事故责任怎么划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可分为“全部责任、无责”,“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同等责任”。需要明确的是: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逃逸一方承担全部责任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
    2023-06-29
    66人看过
  • 肇事后逃逸的责任认定
    肇事后逃逸,不履行法定义务,事实上形成了新的违法行为。因此,交通肇事逃逸,无论是民事赔偿责任、行政处罚责任,或是刑事责任都要比没有逃逸严重得多。以下是三种责任详细介绍。1.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这里所说"责任"是指民事责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赔偿责任.法律将该责任确定为推定过错责任.由于当事人逃逸导致事故现场遭到破坏,使交管部门对事故责任难以认定,首先推定其有过错,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若其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才可减轻其责任,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举证责任。2.行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说,发生交通
    2023-03-30
    312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
    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的情节加重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首先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其次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一、交通肇事逃逸拘留多少天1、无伤亡情况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
    2023-03-26
    117人看过
  • 肇事逃逸后逃逸该怎么认定责任
    肇事逃逸后的责任认定具体如下:1、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承担全部责任。2、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即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又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依然应当认定全责。一、哪些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推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适用推定的情况有,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以及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发生以上情况的,推定当事人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不予减轻。二、交通事故逃逸逃逸的责任划分交通事故逃逸的责任划分是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不予减轻。三、车在停车场被刮对方逃逸
    2023-03-29
    288人看过
  • 肇事逃逸的刑事责任认定
    根据调查,2016年3月16日15时许,一老年男子骑自行车行驶至三环路娇子立交桥下时,被一辆疾驰而来的小型轿车撞倒。肇事者将受伤的老年男子送至锦江区大观医院检查后发现伤者为腰椎压缩性、爆裂性骨折,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考虑到事态的严重后果,肇事者为逃避责任便借报警之名逃离现场。接到报案后,成都市交警三分局启动逃逸案件侦破机制,赶往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察,走访现场周边人员,调取大观医院周边和周边道路的天网监控。经过大量的信息比对和摸排走访工作后,办案民警锁定一辆牌照号为“粤A603**”的**日产黑色小型轿车和驾驶人杨某具有重大嫌疑。在大量的事实证据面前,杨某对自己交通事故肇事后逃逸一事供认不讳。交警提示,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同时拨打事故报警热线122。
    2023-06-03
    243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怎样确定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16
      交通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需要: 1、无法认定当事人责任的,均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2、事故的认定结果是双方均无责任,即意外事故,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3、逃逸方有安全违法行为或驾驶有错误,他方没有过错,逃逸方负全责; 4、事故当事人双方均有责任,在确定过错比例的基础上适当减轻逃逸方的责任。
    • 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怎样确定?
      北京在线咨询 2021-05-07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首先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
    • 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怎么确定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11
      交通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需要: 1、无法认定当事人责任的,均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2、事故的认定结果是双方均无责任,即意外事故,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3、逃逸方有安全违法行为或驾驶有错误,他方没有过错,逃逸方负全责; 4、事故当事人双方均有责任,在确定过错比例的基础上适当减轻逃逸方的责任。
    • 肇事逃逸责任认定怎么确定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05
      交通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需要: 1、无法认定当事人责任的,均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2、事故的认定结果是双方均无责任,即意外事故,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3、逃逸方有安全违法行为或驾驶有错误,他方没有过错,逃逸方负全责; 4、事故当事人双方均有责任,在确定过错比例的基础上适当减轻逃逸方的责任。
    • 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如何确定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14
      交通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需要: 1、无法认定当事人责任的,均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2、事故的认定结果是双方均无责任,即意外事故,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3、逃逸方有安全违法行为或驾驶有错误,他方没有过错,逃逸方负全责; 4、事故当事人双方均有责任,在确定过错比例的基础上适当减轻逃逸方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