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活动一般也是公开宣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民事诉讼法第148条第1款: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刑事诉讼法第202条第1款: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行政诉讼法第80条第1款: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一、刑事诉讼普通程序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和审判阶段(人民法院)。
1、侦查阶段:侦查指由特定的司法机关(检察院)或者行政机关(公安机关)为收集、查明、证实犯罪和缉获犯罪人而依法采取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2、审查起诉阶段:起诉有两种,包括公诉和自诉;
3、审判阶段: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在控、辩双方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于依法向其提出诉讼请求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诉讼活动;
二、刑事案件作出判决的时间是多久?
(一)审查期限
人民法院对于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决定是否受理,应当在七日内审查完毕。对于人民检察院建议按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决定是否受理,应当在三日内审查完毕。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的期限,计入人民法院的审理期限。
(二)公诉案件审理期限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三)自诉案件审理期限
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
(四)适用简易程序案件审理期限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五)适用审判监督程序案件审理期限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适用前款规定。
其实法院的审理结果一般情况下都是令社会各界民众所信服的,因为法律制度不可能脱离于人民群众,也就是说法律一般情况下都是符合人们传统的道德观念,社会风俗,是合情合理的。对审判结果公开宣判也是让社会各界去监督人民法院的审判权,所有的诉讼活动都会公开宣判的。
-
刑诉法规定法院应该怎么公开宣判
106人看过
-
我国法律规定公开宣判规则是什么?
231人看过
-
刑事公开宣判的上诉期限怎么规定?
98人看过
-
缺席公诉人的刑事宣判是否违法?详解刑事庭审规定?
459人看过
-
《刑诉》中未成年是否公开宣判?
143人看过
-
公开宣判的法庭纪律是怎么规定的
426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
民事诉讼诉讼法中民诉宣判结果一定要公开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1-09-30例外的特殊案件是可以不公开宣判的,在中国的刑事诉讼法中,各级人民法院审判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或者对于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人犯的第—审案件,一律不公开审判。16岁以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判。中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是法律另有规定的,不公开审判。在民事诉讼中,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判
-
刑事公开宣判的上诉期限怎么规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1-09-30上诉权是被告人依法享有的、重要的刑事诉讼权利之一。被告人提起上诉不需要理由,只要是被告人提起的上诉,法院一般都会受理。但是,上诉是有期限的,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判决不服的上诉,期限为10日,对裁定不服的上诉,期限为5日。上诉期限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对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所作的第一审裁判,如果上述期限届满未提出上诉、抗诉,除死刑复核案件需要复核外,均将发生法律效力。上诉的提起可以
-
公开宣判和公诉宣判是一回事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1-09-30一样的;公判,是公开宣判,就是法院在群众大会上向当事人和公众宣布案件的判决。各地形式不一,有的是在审判机关正常的庭审结束后在群众集会上一并宣读多名被告人的有罪判决书,有的是将庭审过程摆在广场等集会场所,当众开展庭审活动并宣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民事诉讼法第148条第1款: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
-
简易程序是否公开宣判,法律有哪些规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3-12-22必须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关于关于简易程序是否公开宣判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