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可以是一方承诺。赠与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当事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一、赠与合同的定义
1.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同意接受的合同。赠与合同可以发生在个人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相互之间。赠与的财产不限于所有权的移转,如抵押权、地役权等,均可作为赠与的标的。
2.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得撤销。
3.赠予合同可以公证,如果赠与合同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的性质,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
4.赠与合同属于单务、无偿、诺成合同。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当事人双方达成意思表示一致时合同成立。赠与合同属于单务合同,但订立赠与合同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二、实践合同与诺成合同的区别
1.二者成立的要件不同
诺成合同以合意为成立要件,实践合同以合意和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义务为成立要件。
诺成合同自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告成立,而实践合同则除当事人达成合意之外,尚需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才能成立和生效。因此,在诺成合同中,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是当事人的合同义务,违反该义务便产生违约责任;而在实践合同中,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只是先合同义务,违反该义务不产生违约责任,可构成缔约过失责任。
2.两者成立与生效的时间是不同的
诺成合同自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达成合意)时起合同即告成立;而实践合同则在当事人达成合意之后,还必须在当事人交付标的物以后,合同才能成立。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的确定,通常应根据法律的规定及交易而定。例如,根据传统民法,买卖租赁、雇佣承揽、委托等属于诺成合同。而使用借赁、保管、运送等属于实践合同,质权设定合同及其定金合同也属于实践合同。然而此种分类并非绝对不变。例如,运输合同并非都是实践合同,也有一些为诺成合同。
3.责任不同
在诺成合同中,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系当事人的给付义务,违反该义务便产生违约责任。在实践合同中,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不是当事人的给付义务,只是先合同义务,违反它不产生违约责任,可构成缔约过失责任。
-
诺成合同是否可以被视为赠与合同?
212人看过
-
口头承诺与合同不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吗
422人看过
-
口头承诺赠与合同是否成立
407人看过
-
诺成性合同房产生前赠与可以吗
421人看过
-
赠与合同是否需要受赠人作出承诺
394人看过
-
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吗赠与合同的性质是怎样的
474人看过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
赠与合同是否要受赠人承诺?海南在线咨询 2023-11-08赠与合同必须要受赠人承诺同意,才能成立。赠与合同一般性质如下: 1.双方行为。赠与合同须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但受赠人并没有接受的意思,则合同仍不能成立,故与馈赠这种单方行为不同。 2.是吸收了诺诚合同与实践合同的合理因素。诺成行为。多数国家承袭罗马法的传统,规定赠与合同在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告成立,不必等待交付赠与物,即为诺成行为。 3.无偿行为。除合同中
-
赠与给一方可以补签转赠合同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6-11赠与合同可以补签,但是补签的赠与合同必须是当事人双方都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出于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不违反法律的规定的,补签的赠与合同才有效。
-
承诺赠与对方房产,赠与方是否可以反悔有没有法律规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3-08-20承诺赠与对方房产,赠与方是可以反悔的。根据法律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转移之前是可以撤销的,但是经过公证的或者具有救灾扶贫具有公益的赠与合同,不能撤销和反悔。
-
赠与房产的承诺是否可以反悔?青海在线咨询 2024-11-08赠与方承诺将房产赠与对方,赠与方在赠与财产转移之前可以反悔。依据法律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
与一方单方面承诺是否构成合同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09单方面承诺不是合同,合同需要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要求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意见,仅有一方的承诺不成立合同。承诺可以以口头、书面或者行为方式表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