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债子还没有法律依据,父子是两个独立民事主体,法律上来说,没有代偿还的义务。但是有两种情况特殊:
一、接受父亲的赠予,导致了父亲债务不能偿还,子女有义务在接受到的赠予范围内为父亲偿还债务;
二、父亲去世后继承的财产。这部分财产应当优先用以偿还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的,可以不需要偿还。
银行贷款父债子还吗
银行贷款不用父债子还,具体如下:
1、一般情况下,法律上父亲欠的债,子女不必还:
(1)因为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果是满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有民事权利,父亲既无需替孩子偿还债务,子女也不用替父亲偿还债务;
(2)父债以其个人财产承担偿还义务,子女不具有偿还义务;
2、父亲欠债子女用不用的情况是,父亲死亡,有遗产还有债务。因为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果债务人死亡用遗产偿还生前债务,仅以遗产数额为限。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3、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三条
既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遗赠的,由法定继承人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法定继承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以所得遗产清偿。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
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
车险代位索赔需遵循的法律原则有哪些
182人看过
-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遵循哪些原则?
223人看过
-
专业债权债务律师费用收取遵循哪些原则
430人看过
-
赔付协议书应该遵循哪些法律原则?
479人看过
-
处理相邻关系应遵循哪些法律原则
221人看过
-
拆迁原则应当遵循哪些准则?
403人看过
遗嘱继承又被称为指定继承,是与法定继承完全不同的一种遗产继承方式,主要针对被继承人在生前订有有效遗嘱的情形。 无论是遗嘱继承还是法定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分割程序都必须满足被继承人死亡这一法律事实,这就是遗嘱继承的执行效力。... 更多>
-
法院调解权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哪些原则?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01自愿原则,是指进行调解工作和达成调解协议都必须以双方当事人完全自愿为前提,不能强迫。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在程序上的自愿。即用调解的方式解决民事纠纷,要双方当事人自愿。《民事诉讼法》第8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最高法院《民诉法适用意见》第92条也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坚持不愿调解的,人民法院应当及
-
商标注册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注册商标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04商标注册需要遵循下列原则: 1.自愿注册和强制注册相结合原则。我国大部分商标采取自愿注册原则。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主要指卷烟、雪茄烟、有包装的烟丝)的生产经营者,必须申请商标注册,未经核准注册的,商品不得在市场销售。 2.显著原则。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如外观设计专利权、姓名权、著作权)相冲突。 3、商标合法原则。申请
-
工伤认定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及应遵循哪些流程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07工伤认定流程:提出申请——受理申请——调查核实——作出决定——送达决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伤认定办法》规定,工伤认定遵循以下流程:一、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应当在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
-
债权清理必须遵循哪些原则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221、盘整存量资产,激活僵化财源。 2、回收货币资金为主、物资抵顶为辅。 3、诉讼保全,依法清欠,确保债权安全。 4、综合清欠。将债权清理与优惠政策相融合。 5、债权管理与债权经营分离。财务负责债权的管理工作。经营部门负责债权的经营工作,由其负责对现有债权实行市场化运作,盘活闲置资产,依法收回外欠资金。
-
防沙治沙需要遵循哪些原则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12防沙治沙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坚持区域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三)保护和恢复植被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相结合;(四)遵循生态规律,依靠科技进步;(五)改善生态环境与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六)国家支持与地方自力更生相结合,政府组织与社会各界参与相结合,鼓励单位、个人承包防治;(七)保障防沙治沙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