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侵犯名誉权的抗辩原则是什么?
(一)内容真实
在一般情况下,只要行为人能证明自己的主要言词是真实的、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就可以被免除侵害名誉权的责任,但是如果发生侵害名誉权与侵害隐私权的竞合,则不能以此作为抗辩事由。
(二)正当行使权利
正当行使权利的行为是指根据法律的授权或有关规定,在必要时因正当行使权利而有损他人的名誉的行为。其首先要有合法的授权或依据法律规定享有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其次正当行使权利的行为是必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的批评和建议,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提出的申诉、控告或检举行为等。即使该公民反映的情况不完全真实,或者仅是一种怀疑,也是正当行使权利。但如果出于诬告陷害目的,四处诽谤,擅自向外传播,则另当别论。
2、各级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在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即使其在会议上的陈述会损害某人的名誉,也不能构成侵害名誉权。但这些被侵害人必须是议政范围所涉及的对象。
3、有关党政部门依据职权对自己管理的干部、职工依据一定的事实作出涉及个人品德的评价。即使评价有不当之处,也不能认为是侵害名誉权。如果超出职权范围,恶意散布有损他人名誉的言论,也可构成侵权。
4、履行法律和道德上的义务。如父母对子女的教导,教师对学生的品行作出的评价等。
(三)正当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以及其他人依法通过新闻媒介发表评论,对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等方面进行的批评监督。在现实社会中,为披露不法行为和不正当的行为,新闻报道和评论只要主要事实真实,而只是个别细节上有失真实或用词造句不当,则不能认为构成侵权。
(四)受害人同意
受害人同意指受害人事先明确作出自愿承担某种后果的意思表示。这种同意首先必须事先作出,其次必须出受害人自愿,再次不得违背法律和公共道德。
(五)第三人过错
第三人过错是指因为原、被告以外的第三人对原告遭受名誉损害结果的发生具有过错。如果被告此时没有过错,则免除责任;如被告有共同过错,则不能免除责任。
二、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抗辩理由是什么
实践中构成侵害名誉权要具备下列要件:
1.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并指向特定人,行为人的行为为第三人所知悉;
2.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
-
新闻侵害名誉权含义
78人看过
-
一般新闻侵犯名誉权的理论分析
232人看过
-
新闻报道避免侵犯名誉权怎么做
79人看过
-
名誉权侵权被告怎么抗辩
140人看过
-
新闻名誉侵权行为的认定
314人看过
-
新闻侵犯名誉权案件如何处理?
212人看过
名誉权是指特定的民事主体享有的要求社会对其给予公正的社会评价和排除他人以任何方式损害其获得的公正社会评价的权利。 名誉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而不包括名誉感。名誉感是特定公民对自身各种属性的自我评价;名誉权是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 更多>
-
名誉权侵犯的抗辩原因澳门在线咨询 2024-12-151、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公民有权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即使反映的情况不完全真实,或者仅是一种怀疑,也是正当行使权利。但如果出于诬告陷害目的,四处诽谤,擅自向外传播,则另当别论。 2、在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即使是损害某人名誉的,只要不涉及议政范围所涉及的对象,也不构成侵害名誉权。但被侵害人必须是议政范围所涉及的对象。 3、党政
-
什么是名誉侵权有哪些诉讼抗辩原则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13名誉侵权抗辩的原因是什么?1、正当评论。对于社会公共利益,可以被公众评价的事情进行适当的评论,涉及到对特定人言行的批评,不构成名誉侵权。这是基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比如媒体批评违法犯罪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评价他人的智力作品;选民对被选举人发表评论;公民举报,控告他人违法违规行为。当然,这种评论必须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基础。行为人为报复或者其他非法目的,乘机侮辱、诽谤他人的,应当
-
新闻频侵犯名誉权会怎样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19新闻报道应当客观公正报道事实,若新闻报道有违客观事实,则存在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事实。其中,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对客观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擅自所作的认定,构成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事实。所谓客观事实,是指哪些已经发生或者确定将来发生的事实;所谓因果关系是指客观事实之间是否存在前因后果的关系,即一事实是另一事实的必然原因或者确定结果。一般而言,客观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和判断标准方能
-
报到的新闻侵犯我的名誉,新闻传播者侵犯公民名誉权应该怎样做?青海在线咨询 2023-03-29名誉权受损害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三条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十五条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
-
名誉权新闻侵权责任宁夏在线咨询 2023-08-301、新闻报道侵害他人名誉权,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包括财产损失和非财产损失,侵权行为人应承担的相应责任方式,也包括损害赔偿和非财产性责任方式。 2、其中非财产性的责任方式主要有停止损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这几种。在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中,非财产性责任的运用极为普遍。所谓停止侵害,即新闻侵权行为正在进行或者仍在延续时侵权行为人要终止侵害行为,新闻侵权行为已经发生且尚未停止,继续造成损害的,受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