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纠纷能打官司。
宅基地纠纷打官司属于民事诉讼的范围,所以程序和民事诉讼的程序是一样的。打宅基地官司要重要证据,一般要有宅基地的使用权证,村集体组织出的证明。如果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宅基地使用权纠纷,还要相关部门结合具体情况出一些证明。
打房屋确权的官司流程如下:
1、在房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房屋确权之诉属于不动产纠纷,应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2、诉讼受理费,案件收取一般每件300元;
3、准备材料。起诉书、房产产权归属的相关证据,包括首付款、购房合同、房款收据、契税证明等可以证明产权的资料或产权分割协议、产权公证资料等,原、被告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等;
4、在房产地法院立案庭递交起诉状,根据要求缴费后会得到一个立案通知书,在举证期把证据递交补充齐全,等开庭审理;
5、如果最终得到确权判决,要及时申请法院给房管部门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办理产权。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规定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宅基地纠纷的处理原则
实践中,因宅基地使用权而发生的纠纷在民事纠纷中比较常见。对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应按下列原则妥善处理:
原则1:依法保护国家、集体的宅基地所有权。
原则2: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
原则3:宅基地使用权随房屋转移的原则。
原则4: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
原则5: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贷款纠纷诉诸公堂
353人看过
-
昌吉三工镇农村宅基地起纷争
388人看过
-
农村宅基地规划,农村宅基地能否继承
109人看过
-
诸暨市农村宅基地置换政策规定
210人看过
-
农村宅基地纠纷诉讼时效
285人看过
-
宅基地争议:农村的热点
418人看过
农村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住房、附属用房和庭院等用地,只要使用土地符合规划就是合法的。 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宅基地的转让必须符合法律... 更多>
-
农村宅基地规划,农村宅基地能否继承贵州在线咨询 2023-02-211、宅基地使用权本身不得单独转移且不能用于抵押、不能进行继承。 2、以户为单位申请的宅基地使用权不能作为家庭成员个人财产进行继承。宅基地是村民按户申请使用的,宅基地使用权属于该户内家庭成员共同共有,户内某个家庭成员死亡,并不必然导致户的消灭,宅基地使用权仍然是家庭共有财产而非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 3、被继承人享有的宅基地上房屋已拆除的,继承人不能单独继承该宅基地使用权。
-
诸暨市农村宅基地置换城市怎么做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03对于诸暨市农村宅基地置换城市,换户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宅基地置换有关规定完成房屋拆除、地块复垦、组织验收、权证注销等相关工作后,市农村宅基地置换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置换办”)按照本意见有关规定核算置换补助费用并核发《诸暨市农村宅基地置换市场化安置购房凭证》
-
堂兄卖宅基地,村里人能否要回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09可以要回该宅基地。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享有的一种权利。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转让人拥有二处以上的农村住房(含宅基地) (2)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转让; (3)受让人没有住房和宅基地,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 (4)转让行为征得集体组织同意; (5)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地随房一并转让。 因此,你堂兄并没有获得该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到村委协商处理或起诉。
-
可以起诉农村宅基地继承纠纷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15宅基地自建房继承纠纷是可以起诉处理的,但原告需要跟房屋继承纠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被告的信息要足够明确,有自建房继承纠纷的事实和理由,并且满足其他条件的,法院才会立案。宅基地虽然是集体财产,自建房是村民私人财产,是可以继承的。
-
在农村是否可以买宅基地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131、农村土地都是归集体所有的,土地管理法中有明确的相关规定,农村集体的土地是禁止转让、买卖。如果双方均为同一经济组织村民的,经村委会允许的,可以有条件的转让。城镇居民购置农村宅基地及房屋,是不受保护的。 2、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认定,不仅仅应从宅基地使用权的案件上来把握,同时也应考虑签订合同的主体。主体不合法,同样会导致合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