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正式实施为企业协调劳动关系,依法保证企业与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是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互赢、和谐稳定的企业特色新型劳动关系的基石。
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必须依据《劳动合同法》来规范
目前我国企业的劳动用工管理呈现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点。企业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企业;职工分为干部与工人;用工形式有正式编与非正式编;用工关系上有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关系的划分;从劳动合同的期限上,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这些复杂的劳动关系,造成用工管理上实际操作中的不规范,给企业管理和队伍稳定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影响。1.劳动合同的签订不规范。一是不签订劳动合同以私人协议代替劳动合同;二是劳动合同到期,没有续签合同;三是存在约定试用期过长,延长试用期,签订单独的试用期合同,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四是企业在招用劳动者前没有履行告知劳动者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等相关事项的义务,造成对劳动者利益的侵害。2.劳动规章制度制定尚不规范。劳动规章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一是政出多门,规章制度规定不严密,有的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悖,在实践操作中争议频发;二是劳动规章制度的程序不规范,直接涉及职工利益的规章制度没有明确的界定;三是劳动规章制度制定或修定前没有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股东代表大会)讨论,平等协商和公示等民主程序不健全。所以,这样的企业规章制度不具有合法性,容易引发争议。
自觉实施《劳动合同法》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为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律将成为劳动用工的底线。严格依法管理、规范劳动用工将成为企业的最大挑战,企业在劳动用工管理中,必须依法办事,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战略意识,注重劳动用工的精化细作,以达到守法经营、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互赢、和谐稳定的目的。所以,《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是企业在新形势下改善劳动关系,调动和保护职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更大、更快发展的重要任务。是规范企业行为,以依法、守法为办企业的准则,是检验企业领导综合素质、考核领导业绩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企业对职工关心、关爱的显著标志,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
正确实施《劳动合同法》是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
当前,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越来越多,各种利益矛盾越来越复杂,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事实劳动关系大量存在,合同的订立和运行不规范,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的现象时有发生,劳动争议事件越来越多,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所以,依法规范企业行为,势在必行。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守法的主动性。首先要做到各项制度规范合理,否则发生劳动争议企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是双方协商,平等合作。不论是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还是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通过都必须坚持平等协商这一基本原则,以此体现企业与员工地位上的平等,工作上的合作,实现劳动权利的合法性。三是工会作用的有效发挥,工会是工人的家,工会是职工权益的维护者。目前,还有个别民营企业尚未建立工会组织,有了工会组织的少数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也是名存实亡。工会组织往往被弱化,发挥不出职工群众主心骨的作用。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工会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要保证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重要地位。支持工会在规章制度制定的参与权和实施的监督权;对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建议权;指导帮助与支持的起诉权;集体合同的签订权;代表诉讼权等权利的行使。
规范实施《劳动合同法》需要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
《劳动合同法》完善和落实既维护职工利益,也保证企业利益,必须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一是平等协商的利益协调机制。由企业与工会、职工代表三方组成联席会议,定期研究企业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和修改意见,同时发挥职代会各代表和各专门委员会作用,在审议和决策上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加大平等协商力度,保证职工的合法利益得以实现。二是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诉求表达机制。强化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企业决策的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经营成果透明化。开展厂务公开、落实厂务公开的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规范公开内容,严格公开程序,完善公开方式,检查公开实效。三是以法律政策为依据,以劳动争议为基本途径的矛盾调处机制。企业法律顾问,人力资源部门及工会所组成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或协商委员会,要不断提高法律政策水平,协调劳动关系的能力,建立建全劳动关系矛盾预测、预报、预防机制,注意把握和分析劳动关系矛盾状况,把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职工队伍的稳定。四是以签订、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为载体的权益保障机制,由行政和工会不定期对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协商纠正。
接受监督,凝聚队伍,主动实施《劳动合同法》,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动力。企业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保证《劳动合同法》的真正实施,必须主动接受监督,使劳动关系的调整在法律监督机制中运行。一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有组织,有内容,有程序地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作出解答和意见修改;二要通过企业领导接待日,定期听取群众的意见;三要通过工会的日常工作行使的参与、建议、监督权,听取工会的意见和建议,并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对群众提出的提案作出明确的解答,做到监督有序,执行有法,落实有果。实践证明,企业真正把职工当做主人,坚持以人为本,在发挥和调动职工积极性上下功夫,企业就会发展、创新,企业就有后劲。他们那个团队就是一个特别有战斗力的,干群关系融洽,职工奋发向上,领导廉洁清正,事业兴旺发达的战斗群体。相反,视员工为苦力,视法律为儿戏,企业必然矛盾百出,每况愈下。《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为企业调整、规范劳动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学好、用好《劳动合同法》是企业的当务之急,企业要真正做到各项制度规范合理,职工权益充分保障,双方协商平等合作,职工作用有效发挥。真正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中国特色新型劳动关系。
-
劳动合同法实施企业如何应对?
116人看过
-
浅析《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
395人看过
-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企业注意事项/商家泉
92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
156人看过
-
广东劳动合同法实施调查:社保成企业的"心病"
497人看过
-
上海市国营企业劳动合同制实施办法[失效]
132人看过
调解委员会是指由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派代表组成,负责调解本单位劳动争议的机构。调解委员会通常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组织调解和协商过程,以帮助双方达成和解,解决争议。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协助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工作,促进当事人... 更多>
-
实施条例的劳动合同法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0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经2008年9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2008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5号公布。该《条例》分总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劳务派遣特别规定、法律责任、附则6章38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签发的行政法令、授权有关部门发布的国务院行政命令或下发的行政操作性文件。
-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已订立且《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仍然存续的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13可以,第九十五条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者违法行使职权,给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考核不合格企业可否解除劳动合同?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15在劳动合同法中并没有规定职工考核不合格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用人单位不得以职工考核不合格而辞退他。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法施行对企业有什么影响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17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有,对中小企业以及企业的影响,主要应当注意一下方面: 第一、完善用功法律程序。 1、不签订劳动合同得不偿失(超过一月,不足一年仍然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将面临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一旦遭遇群体维权后果很严重)。 2、不签订劳动合同将视为和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最后有苦难言(超过一年用人单位仍然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就视为已经和劳动者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尽可能
-
真实企业的劳动合同内容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12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