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特有的原则是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05 21:52:47 390 人看过

行政诉讼特有的原则如下:

一、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有审查权原则(即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二、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原则;

三、诉讼不停止行政执行原则;

四、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原则;

五、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一、税收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是什么?

税务行政诉讼与税务行政复议的主要区别如下:

①性质不同。税务行政复议是属于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税务行政诉讼是属于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

②管辖机关不同。税务行政复议原则上由原处理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或本级人民政府管辖;而税务行政诉讼则由人民法院管辖

③审理方式和程序不同。人民法院审理税务行政案件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两审终审和辩论制度;而税务复议机关审查税务复议案件以书面审查为原则(必要时才采取其他方式),且实行一级复议制度。

④效力不同。人民法院对税务行政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具有终局性,当事人对裁决和裁定不服只能进行申诉,且申诉不影响法院裁决的执行力;税务行政复议则不同,除国务院所作的裁决外,其他复议机关所作的税务行政复议决定不具有终局性,申请人对复议决定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商标诉讼的特征是什么?

商标行政诉讼与因商标侵权纠纷引起的民事诉讼不同,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

1、处理对象不同。商标行政诉讼是因商标行政争议,即在商标管理过程中被处罚人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的处罚是否合法和适当而引起的争议;而商标侵权诉讼则是侵权人和被侵权人之间因商标侵权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争议为对象的。

2、当事人在诉讼中地位不同。商标行政诉讼发生在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被行政处罚人之间;前者只能是被告,且没有反诉权,后者永远是原告;商标侵权诉讼双方是平等民事主体,在诉讼中地位平等,享有对等的诉讼权利。

3、两种诉讼的法律原则和适用程序不同。商标行政诉必须根据《行政诉讼法》,适用的是民事诉讼程序,而商标侵权诉讼则依据《民事诉讼法》,适用的是民事诉讼程序。行政诉讼中的复议选择原则、诉讼不中止执行原则、有限变更原则等不适用于民事诉讼,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调解原则也不全适用于行政诉讼。

三、合并审理的具体条件有哪些

合并审理的具体条件如下:

1、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之诉。每个独立之诉包含诉讼主体、诉讼标的和诉的理由三要素。具体如下:

(1)通常所提到的民事诉讼主体,是指诉讼当事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上诉案件中上诉人、被上诉人,不限于一样的诉讼地位,地位对应即可;

(2)诉讼标的是指民事主体发生的纠纷,即请求法院审判的对象;

(3)诉讼理由,是指提起诉讼与进行诉讼的事实根据。它包括双方当事人间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事实,也包括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或者权利义务发生争议的事实。

2、受诉法院对几个合并的案件均具有管辖权,并且必须是适用于同一个诉讼程序。这是合并审理的前提条件,如果受诉法院对几个合并的案件之一不具有管辖权,则不应当合并。受诉法院对合并的几个案件均有选择管辖权,可以进行合并。对于诉讼程序,则是指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和特别程序,也就是几个合并之案件应当都属于同一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才能进行合并审理;

3、几个诉讼标的由同一原告或同一被告在同一诉讼程序中提出。在同一诉讼程序中,同一原告向同一被告提出多个诉讼标的,被告向原告提出的诉讼标的,均可以合并审理;

4、各独立之诉在诉讼标的或法律事实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同一诉讼程序中,原告及其近亲属向被告及其近亲属提出与之有关联的诉讼标的,被告及其近亲属向原告及其近亲属提出与之相关联的诉讼标的,可以合并审理;

5、限制条件。关联纠纷的合并审理是一柄双刃剑,如果滥用不仅达不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而且会让当事人利用合并审理进行恶意诉讼或拖延诉讼,更有甚者会造成以非对非、消极对待纠纷的处理等新的社会矛盾的产生。因此,对合并审理的条件应作适当的限制。

(1)案由限制,限制在相邻权纠纷、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侵权损害赔偿纠纷、追索扶养费、医疗费用、劳务报酬纠纷、民间小额借贷纠纷、继承纠纷案件;

(2)标的额限制,由于诉讼标的大小能够决定当事人是否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纠纷,标的额越大,当事人选择通过诉讼解决纠纷的愿望越强,所花费的单位成本越少,标的额越小,所花费的单位成本越大,当事人选择诉讼解决纠纷的愿望越弱。因此,为了促进社会和谐,让一些标的额小的关联纠纷能够一并处理,应当适当限制标的额,标的额可以考虑限制在10000元以下的案件,人身损害赔偿纠纷除外;

(3)主体的限制,对于关联纠纷的合并审理,由于主体不同,其诉讼能力不同,诉讼的风险意识不同,因此应当对诉讼主体进行限制,诉讼主体可以限定为自然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9日 22: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扶养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中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范围,行政诉讼的特征
    一、行政诉讼中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范围行政诉讼中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范围如下:1.提供证据证明起诉具有事实根据。(1)应当证明其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2)证明具体行政行为的存在。(3)证明起诉符合法定的起诉期限。2.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提供证据证明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过申请的事实。3.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侵害而遭受损失的事实。二、行政诉讼的特征行政诉讼有如下特征:1.行政诉讼所要审理的是行政案件。2.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方式进行的一种司法活动。3.行政诉讼是通过对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以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审查的行政行为为具体行政行为,审查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违法行政行为的侵害。4.行政诉讼是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5.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具有恒定性。行政诉讼的原告只能是行政管理中的相对方,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
    2023-06-06
    431人看过
  • 行政处罚原则在行政法中具有哪些特点?
    行政处罚原则如下:1、处罚法定原则。2、公正、公开、过罚相当原则。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4、受到行政处罚者的权利救济原则。5、行政处罚不能取代其他法律责任的原则。6、一事不二罚原则。7、过罚相当原则。行政法规能设定哪些行政处罚行政法规能设定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即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这五类的行政处罚,不能够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人身权未经法律规定的和程序,不受侵犯。所以只有违反了法律规定,同时经过法律明确规定的程序,公民的人身权利才受到限制。所以行政法规不能对公民的人身权利作出限制性规定或者惩罚性规定。《行政处罚法》第三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
    2023-07-20
    499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一行为一诉原则行政复议
    一行为一诉讼”是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基本原则。在一个行政案件中,当事人可以针对同一被告作出的行政行为提出多个相关联的诉讼请求,但不能针对不同被告作出的多个行政行为一并提起诉讼。除法律和司法解释有明确规定外,在同一行政案件中,针对不同行政机关作出的不同行政行为提起诉讼,不符合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一、行政诉讼中被告是行政机关吗?是的。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
    2023-03-04
    344人看过
  • 委托合同行政诉讼的原则有哪些?
    一、委托合同行政诉讼的原则有哪些?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有: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原则《行政诉讼法》第3条第1款的规定:“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行政诉讼法的上述规定,确立了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这一规定,也是《宪法》第126条、《人民法院组织法》第4条有关规定在行政诉讼中的具体化,行政诉讼活动必须遵循。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行政诉讼法》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要查明案件事实真相,以法律为尺度,作出公正的裁判。3、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由此确立人民法院通过行政审判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的特有原则,简称合法性审查原则或司法审查原则。
    2023-06-02
    266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诉讼当事人的身份特点是
    行政诉讼中的诉讼当事人的特征有:(1)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行政诉讼,这是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主要区别;(2)与案件有直接或间接的利害关系;(3)受人民法院裁判的约束,即对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裁判,当事人必须遵守和执行。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阶段有不同的称谓,在一审程序中他们的称谓为:原告、被告、第三人;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在审判监督程序中,如适用第一审程序,仍称为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如果适用二审程序,则称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在执行程序中,则称为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一、刑事诉讼中的二审是终审吗一般情况下,适用第一审诉讼程序审结后的判决,在上诉期间,是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适用第二审程序审结后的裁判,是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当事人不得提起上诉。但是,任何规则都有例外,我国刑诉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就是二审终审制的例外。审判监督程序是指有监督权的机关或组织,或者当事人认为法院已经发生法
    2023-04-11
    269人看过
  • 行政诉讼需要行政合理性有哪些原则
    对于行政行为在合法范围内实施是否适当,许多国家的法院均保持沉默,尽量克制对行政行为适当性的审查。随着行政法治的发展,世界上一些国家已不满足于司法审查的目的仅仅在于审查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由法院作出是否违法的判断,他们希望法院在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同时解决行政争议。而不解决合理性问题,就解决不了行政争议。行政法治的完善要求加深对行政行为的审查。相关法律常识:学者认为,“合理性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和扩大”。行政主体确实拥有一定的裁量权,否则行政便无法运转。但是,在法治社会,“即使在允许行政机关自由裁量的情况下,法的宗旨也并不在于承认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而必须承认其条理法上一定的合理限制”,也就是要使行政裁量受制于法的一般原则、精神,要符合一般法理,而不能让行政脱离了法的控制。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这是一种能够而且必须受到控制的自由裁量权。具有自由裁量权的行政机关必须合理行使
    2023-06-13
    251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不告不理原则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不告不理,是指没有原告的起诉,法院就不能进行审判。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没有原告的起诉,法院不得启动审判程序,即原告的起诉是法院启动审判程序的先决条件是法院审判的范围应与原告起诉的范围相一致,法院不得对原告未提出诉讼请求的事项进行审判。一、民事诉讼没有身份证可以起诉吗民事诉讼没有对方身份证号码也是可以起诉的。民事诉讼没有被告人身份证,立案后,可申请法院去查或委托律师事务所律师去查被告的身份证号。民事纠纷起诉时只要求有明确的被告,必须提供被告的详细资料,包括姓名、住址等,身份证号不是必须的,法院不能因为没有被告身份证号而不给立案。民事诉讼不需要提供被告身份证,应提供起诉人的身份证。不知道被告身份证号的可以忽略,被告身份证号不是必备条件。一、民事案件起诉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原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是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
    2023-06-25
    432人看过
  • 行政拘留原则特点
    1.行政拘留限制人身自由,是一种严厉的行政处罚方式,只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才有拘留裁决权。2.行政拘留不同于刑事拘留。前者是依照行政法律规范对违反治安管理法规的人采取的惩戒措施;后者是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而采取的临时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的刑事强制措施。3.行政拘留不同于司法拘留。后者是人民法院依照诉讼法的规定对妨害民事、行政诉讼程序的人所实施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4.行政拘留不同于行政扣留。行政扣留是行政机关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5.行政拘留与拘役不同。拘役是由人民法院对触犯刑法的人判处的一种刑罚,而行政拘留并不是一种刑罚,只受到过行政拘留的人员并不会留下犯罪记录。
    2023-06-06
    122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的一审和二审有什么区别?行政诉讼中一审和二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一、行政诉讼中的一审和二审有什么区别?行政诉讼中的一审和二审有以下区别:1.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同。二审程序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而发生,而第一审程序是基于原告行使起诉权而发生。2.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诉讼主体不同。一审中的原、被告地位是固定的,有资格限制,提起诉讼并引起一审程序的原告,即是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二审中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并不固定,没有资格限制,原审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既可以充当上诉人、也可以充当被上诉人。3.审查对象和范围不同。一审法院审查的对象是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仅对所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相关的行政法律关系进行审查;而二审法院审查的范围除此以外,其直接审查对象还包括一审裁判是否正确,即二审程序中的审查是对具体行政行为和一审裁判的双重性审查。4.审理方式不同。一审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一律实行开庭审理,包括公开和不公开开庭审理;二审中,人民
    2023-06-06
    290人看过
  •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与适用规则是什么
    由于行政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是行政相对人和代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行政诉讼全过表公共利益的行政机关,诉讼的客体是具体行政行程,体现行政诉讼活动的内在要求,反映行政诉讼的为,因此行政诉讼必然是一种平-衡行政相对人合法特点,对行政诉讼活动有指导意义,在解决和处理行权益和公共利益的诉讼,这就客观要求在行政诉讼政案件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行政诉讼基本中必须在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实现行政诉讼原则具有以下特点:1.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概括基本目标的同时,兼顾保护公共利益。行政诉讼是性。行政诉讼基本原则集中体现行政诉讼的基本特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活动。行政诉讼保障行政点和精神实质,是对整个行政诉讼制度基本问题高相对人合法权益和兼顾保护公共利益的职能作用,度抽象和概括。它概括地反映行政诉讼的基本行为只有通过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才能实规范。凡是在诉讼阶段上和具体制度问题上具有指现。从行政诉
    2023-06-02
    315人看过
  • 采砂权合同行政诉讼的原则是什么?
    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原则《行政诉讼法》第3条第1款的规定:“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行政诉讼法的上述规定,确立了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这一规定,也是《宪法》第126条、《人民法院组织法》第4条有关规定在行政诉讼中的具体化,行政诉讼活动必须遵循。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行政诉讼法》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要查明案件事实真相,以法律为尺度,作出公正的裁判。3、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由此确立人民法院通过行政审判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的特有原则,简称合法性审查原则或司法审查原则。合法性审查包括程序意义上的审查和实体意义上的审查两层涵义
    2023-03-31
    171人看过
  • 行政诉讼证据无效分析的原则
    我国《行政诉讼法》中所规定的应当认定证据无效的情况有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的证据;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符合证据种类的证据;伪造的证据;虚假的证人证言等。一、婚外情证据是否有期限婚外情证据没有期限。目前,法律婚外情证据没有期限,只要证据来源真实合法,就一直有效。证据包括:1、当事人的陈述;2、书证;3、物证;4、视听资料;5、电子数据;6、证人证言;7、鉴定意见;8、勘验记录。证据必须核实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当事人有责任为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二、辩护人妨害作证罪由什么构成辩护人妨害作证罪构成有:1、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2、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刑事案件中的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3、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毁灭、伪
    2023-06-21
    304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有哪些特有原则
    1、诉讼权利平等原则;2、法院调解原则;3、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同等原则,是指在我国人民法院起诉或应诉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组织,同我国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一样享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具有同等的诉讼义务。对等原则,是指如果一国法院对在其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的我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诉讼权利给予限制的,我国的法院也可以对在我国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的该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给予同样限制。4、辩论原则;5、处分原则;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支配自己依法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一、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有哪些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和对等原则。平等原则指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我国应当对其国家的公民实行相同
    2023-03-14
    107人看过
  • 什么是涉外行政诉讼对等原则
    对等原则是指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我国人民法院对该国的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也对等地加以限制。只有外国法院对我国公民、组织在该国进行行政诉讼时,限制我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我国法院才采取对等限制。这种限制是相互的,对等的。这是主权国家之间“以限制抵制限制”的对等措施在诉讼中的体现,目的是为了达到平等对待。对等原则的适用,限于对等限制诉讼权利方面,不适用于对等赋予权利方面。外国对我国公民和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有所限制时,我国采取相应的对等措施。但是,当外国对我国公民赋予的行政诉讼权利变为广泛时,通常,我国不能适用对等原则。
    2023-05-01
    353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扶养
    词条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扶养
    相关咨询
    • 涉外行政诉讼所特有的原则主要有哪些,涉外行政诉讼中的原则有哪些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4
      涉外行政诉讼所特有的原则主要有: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在涉外行政诉讼中的外国人、外国组织应享有和承担与中国公民、组织同样的诉讼权利和义务。涉外行政诉讼中的平等原则主要有以下表现:1.基于国际法的规定。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国际上的“国民待遇原则”在诉讼中的反映。“国民待遇原则”要求本国公民享有的权利,也应同等地赋予本国境内的外国人,它体现了国家之间的平等、友好关系,是国际交往中的一项重要规则。2.基于宪法
    • 什么是涉外行政诉讼,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是什么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2-15
      涉外行政诉讼,是指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作为当事人一方在我国进行的行政诉讼。 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 1、国民待遇原则:它要求在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方面给予本国境内的外国公民或组织不低于本国公民或组织享有的待遇。即在涉外行政诉讼中的外国人和外国组织,享有和承担与我国公民、组织在行政诉讼中同样内容、范围与性质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不能因其外国人身份而增设权利或减少义务,也不能因此而限制权利或增加义务
    • 特有的原告特有的诉讼法院是什么原则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01
      与包括被告、第三人在内的其他参与者相比,原告独有的诉讼权利是:撤诉。撤回诉讼是指原告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并宣告判决前要求撤回诉讼的行为。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在作出判决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根据撤诉处理,即虽然原告没有申请撤诉,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他不愿意继续民事诉讼。因此,法院决定依法取消案件,拒绝审理。无论当事人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 试论行政诉讼法中的行政行为有限变更原则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20
      (1)一般性原则一般性原则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在开展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都必须遵守的共同性行为准则。 ①审判独立原则; ②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③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④辩护原则; ⑤合议、回避、公开审判、两审终审原则; ⑥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2)特有原则特有原则是行政诉讼特有的不同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的特殊原则。 ①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
    • 行政诉讼特有的原则是什么,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1-29
      行政诉讼特有的原则如下: 一、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有审查权原则(即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二、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原则; 三、诉讼不停止行政执行原则; 四、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原则; 五、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