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级的设置。对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设置5个职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科员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和正处级。(二)职级晋升条件。公务员晋升职级,主要依据任职年限和级别。具体条件分别为:晋升科员级须任办事员满8年,级别达到二十五级。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到二十三级。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二十级。晋升副处级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十九级。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15年,级别达到十七级。任职年限,从晋升职级或正式任命职务之日起按周年计算,满12个月为1周年。任现职级或职务期间每有1个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任职年限条件缩短半年。每有1个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等次,任职年限条件延长1年。(三)职级晋升办法。对达到规定任职年限和级别条件的公务员,依据其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在本单位或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民主测评,经考核合格的晋升职级。公务员晋升职级,应包括初核、民主测评和考核、公示、报批等环节,按所任职务的管理权限进行审批。(四)职级晋升后的待遇。公务员晋升职级后,享受相应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工资待遇。(五)职级晋升后的管理。公务员晋升职级后,工作岗位不变,仍从事原单位工作。晋升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按现行规定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天津小灵通升级方案选择
111人看过
-
职级并行期限
466人看过
-
天津职级晋升比例数据
259人看过
-
军转干部职级认定与职级并行规定
328人看过
-
天津最新公布职工养老金调整方案
209人看过
-
职务职级并行退休还享受吗
62人看过
-
天津公务员职级并行实施细则的内容介绍澳门在线咨询 2021-12-301、它突出了政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一系列政治要求,贯彻公务员管理全过程和主要环节,进一步突出中国特色。二是调整和完善公务员职务和职级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将非领导职务转变为职级,实行职级并行制度,修改领导职务和职级的任免、晋升和相关规定。3、调整和丰富严格管理干部的有关规定。将第九章的名称惩罚调整为监督和惩罚,增加了加强公务员监督和公务员应遵守的纪
-
职级并行年限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04关于任职年限计算 1。任职年限,从晋升职级或正式任命职务之月起按周年计算,满12个月为1周年。 2。任现职级或职务期间每有1个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任职年限条件缩短半年;每有1个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等次,任职年限条件延长1年。 3。因年度考核不称职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的人员,按新任职务重新确定能否晋升职级,之前与新任职务同一职务层次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4。年度考核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不进行年度考核和
-
职级并行如何套改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10不同学历没有担任领导职务的一般按照以下标准套改:大专毕业生,一般套改为一级科员,拿26级工资;本科毕业生、双学位一般套改为一级科员,拿25级工资(工资档次又有区别);硕士研究生套改为四级主任科员,拿24级工资;博士研究生套改为二级主任科员,拿22级工资。担任领导职务的套改大致如下:副科套改为四级主任科员,正科套改为三级主任科员。如果担任现级别领导职务满两年的,可以在套改后的基础上晋升一级。比如:担
-
天津职级晋升比例多少?陕西在线咨询 2021-10-23根据现行公务员法,国家实行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这意味着,“职务晋升”成为公务员个人职业发展,待遇提升的唯一路径。实际上,中国在职公务员队伍中,县乡二级基层的60%以上。虽然基层公务员数量庞大,但他们晋升的领导职务有限,僧多粥少使许多基层公务员待遇保持在较低水平。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曾撰文表示,中国公务员从科员到县处级干部的升迁比例仅为4、4%,从县处级升为厅局级的比例更是低至1%
-
如何申报天津职称分级安徽在线咨询 2023-10-071.职级序列按照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公务员职位类别分别设置。 2.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分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职级序列另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