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某于1999年初受聘进入某外地公司上海分公司任总经理,工作了半年之后,由于该外地公司(以下简称:“外地公司”)上海分公司未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手续而不能为徐某办理正式的用工手续和社会保险缴费手续,1999年8月外地公司和徐某共同找到了上海市的一家知名人才服务公司(以下简称“人才公司”),徐某同该人才公司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然后人才公司同外地公司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务合同》,约定人才公司将徐某派往外地公司上海分公司工作,职务仍为总经理。
2000年5月外地公司由于本身经营发生困难关闭了上海分公司,同时书面通知徐某解除双方关系并停发工资,而此时无论是前述的《劳动合同》还是《劳务合同》均未到期。同外地公司几经交涉未果,徐某以外地公司为被申诉人向某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了劳动仲裁,要求恢复劳动关系,补发工资。仲裁委员会经审理后认为徐某与外地公司之间并无劳动关系,徐某诉外地公司属主体不当,裁决驳回了徐某的仲裁请求。
劳动者要保护自己的权益,一定要认清自己同谁发生劳动关系,因为这关系到权益受侵害后应当告谁的问题,如果告错了人则将承担败诉的结果。如何确定是同谁发生劳动关系?
通常情况下比较简单,即劳动者作为受聘方,用工单位作为聘用方,劳动关系在受聘方和聘用方之间产生。但有时情况就比较特殊,如该案中就涉及了三方,即徐某、人才公司和外地公司。由于徐某系与人才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到外地公司工作系受人才公司的派遣,因此三方的法律地位分别为徐某是受聘方,人才公司是聘用方,外地公司是实际用人单位,劳动关系在徐某和人才公司之间产生,人才公司同外地公司之间则发生劳务(输出)关系。因此徐某应当以人才公司而非外地公司为被申诉人提起劳动仲裁,劳动者只好打劳务输出公司。
-
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如何解决争议?
484人看过
-
如何解决征地补偿问题中的争议?
105人看过
-
解决劳动争议的律师费用问题
426人看过
-
探讨劳动争议问题的解决途径
122人看过
-
知识产权争议应如何解决问题
198人看过
-
解决劳动争议超期问题的方法
269人看过
劳务输出亦称劳务出口。通常是指具有某种劳动能力或特长的劳动力人口,以活劳动的形式为外国或外国经济组织提供某种效用并获取相应报酬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大规模的劳务输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50—60年代,西欧、北欧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 更多>
-
如何处理劳务输出中的劳动争议纠纷与劳务派出的争议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14劳务输出中的劳动争议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劳务人员与境外雇主发生的争议。外派劳务企业应根据劳务合作合同规定与境外雇主进行交涉,及时解决。经过协商仍然不能得到解决,应当按照劳务合作合同中约定的适用法律按法定程序处理。如果在劳务合作合同中没有约定适用法律,应当按照当地的法律或者国际惯例来处理。二是劳务人员与外派劳务企业发生的争议。依据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劳动部《关于切实加强保护外派劳务人员合法权益的通知》
-
外派劳务输出如何解决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0劳务输出中的劳动争议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劳务人员与境外雇主发生的争议。外派劳务企业应根据劳务合作合同规定与境外雇主进行交涉,及时解决。经过协商仍然不能得到解决,应当按照劳务合作合同中约定的适用法律按法定程序处理。如果在劳务合作合同中没有约定适用法律,应当按照当地的法律或者国际惯例来处理。二是劳务人员与外派劳务企业发生的争议。依据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劳动部《关于切实加强保护外派劳务人员合法权益的通知》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如何解决劳动争议问题?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14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协商: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发生劳动争议的,可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的可以口头形式,也可书面形式,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必须履行。 3、仲裁: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
-
外派劳务输出中的劳动争议如何处理?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13劳务输出中的劳动争议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劳务人员与境外雇主发生的争议。外派劳务企业应根据劳务合作合同规定与境外雇主进行交涉,及时解决。经过协商仍然不能得到解决,应当按照劳务合作合同中约定的适用法律按法定程序处理。如果在劳务合作合同中没有约定适用法律,应当按照当地的法律或者国际惯例来处理。二是劳务人员与外派劳务企业发生的争议。依据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劳动部《关于切实加强保护外派劳务人员合法权益的通知》
-
合同争议问题如何解决,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宁夏在线咨询 2023-09-27合同争议的解决办法如下: 一、和解。由发生争议的合同当事人之间根据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和各方实际情况,自行协商解决纠纷。 二、调解解决。合同当事人可以申请第三方介入调解解决纠纷。 三、仲裁。如果合同当事人签订了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解决纠纷。 四、诉讼解决。可以由一方向合同履行的或者被告住所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