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事人缓刑期间过失犯罪是否需要关押
我国刑法的缓刑制度,是一种相对于监禁刑的有条件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处罚制度,即如果在法定的期限内不违反相应的规定,便可以不执行所判刑罚,是一种考验刑。反之,则需收监执行所判刑罚。我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实行并罚。司法实践中,对于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故意犯罪的,并罚后判监禁刑已无异议。可对于过失犯罪的,有的司法人员则认为可以判缓刑,而且已有判例。
二,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持根本否定态度心理。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
三,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根据
行为人本来应该也能够正确地认识一定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的联系,进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但他却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极不负责的态度,从而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国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自己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支配之下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四。适用缓刑的六个必备条件是:
1.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6.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缓刑期间的犯罪属于罪行的重新认定,理论上肯定是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置,但是需要自己留意有关要求,如果自己的罪行过重那就不是简单的关押了,对于有关当事人来说,缓刑的进行对于自己的行为已经有了一定的约束,所以自己需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
-
刑事犯罪重审期间是否关押
342人看过
-
缓刑犯是否需要在家中度过其缓刑期间?
396人看过
-
过失犯罪缓刑期间犯赌博罪
390人看过
-
缓刑期间的过失是否会让缓刑失效?
184人看过
-
缓刑期间如果发现有漏罪是否会拘押犯人
271人看过
-
缓刑的案件过失犯罪应当撤销缓刑吗
101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缓刑期间又过失犯新罪,是不是就要取消缓刑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191、缓刑期间又犯新罪的处罚:会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2、《刑法》第七十七条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
-
过失犯罪缓刑期间的犯罪原因?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04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达到刑罚处罚的标准,就应用刑法来评价,从而定罪量刑。而量刑同样也是依据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大小来衡量,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量刑就高,反之已然。判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则要根据犯罪事实、犯罪的性质、犯罪的情节、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来综合衡量。而主观恶性,只是包含于犯罪的情节,是主观方面的内容。所以对缓刑考验期间又过失犯罪的罪犯,以其主观恶性不大
-
罪犯在缓刑期间是否可以离当地海南在线咨询 2025-01-06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宣告缓刑。这些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以及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其中,对于未满十八周岁、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犯罪分子,应当宣告缓刑。缓刑的宣告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如果您需要缓刑方面的
-
当事人过失是不是犯罪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02过失犯罪是故意犯罪。 犯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 过失犯罪的形式: 第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第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
-
缓刑期间因过失犯罪会被判刑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11在缓刑考验期间过失犯罪的,一般不能再判缓刑。人民法院应当撤销缓刑,对行为人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相关规定,来合并决定应执行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