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农民土地制度改革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5 20:16:04 224 人看过

农民土地新政策:

1、完善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探索制定征地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完善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化的保障机制;

2、是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赋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权能,明确入市范围;

3、是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农民自愿退出或转让宅基地,改革宅基地审批制度。

农民土地使用证遗失如何补办

土地使用证,是确认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2015年3月1日起,全面启用统一的不动产登记证书。农民土地使用证遗失的补办方式:

(一)向所在乡镇的土地管理所递交补办土地使用证的申请;

(二)当地相关部门会派人前去核实自发证起房子是否保持现状及有没有扩建等情况;

(三)相关部门核实确认后,需要登报说明遗失情况;

(四)按当地土地管理所要求携带资料前去补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四条下列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确属必需的,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划拨:

(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00: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宅基地审批相关文章
  • 浅议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征收越发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征地过程中的矛盾也随之不断升级。本文从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入手,以打破公权垄断,引入市场机制为主线,分析了当前土地征收制度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建议,期望能够为解决征地矛盾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关键词】土地征收土地流转土地补偿市场机制公平交易一引言2005年6月11日凌晨四点半,河北省定州市绳油村,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暴力事件,致使2名村民当场死亡、4名村民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51名村民身受重伤,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定州事件。该事件的起因正是征地纠纷,绳油村400多亩良田中有378亩被政府相关部门规划为国华定州电厂的煤灰堆放处理场,村民对征地的程序、补偿款的数额以及发放的不透明强烈不满,开始在施工场地搭建窝棚、长期驻守,阻扰项目施工,矛盾不断升级,最终演变成了当地政府支持下,征收土地的一方和不愿意土地被低价征
    2022-04-25
    195人看过
  • 2023年武汉农村土地改革新政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政策最新消息
    新一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党中央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依法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赋予农民更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于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现实问题、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矛盾纠纷具有重要意义。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在2005年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基础上,于在汉南区整区及蔡甸、江-夏、黄陂、新洲等区各3个村启动了新一轮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在蔡甸、江-夏、黄陂、新洲等区全面推开。开展新一轮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将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健全确权登记颁证制度,有效解决好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范围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工作步骤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分四阶段进行:(一)组织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宣传发动、开展培训、调查摸底、矛盾调处。各级农业(农村经营管理)部
    2023-05-30
    115人看过
  •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关键看行动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要鼓励探索创新,在明确底线的前提下,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尊重农民群众实践创造;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要城乡统筹联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三农问题,从中央到地方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年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问题均作出重要指示。2014年聚焦三农重点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专家认为,首先要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
    2023-04-24
    371人看过
  • 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土地无偿、无期行政划拨的体制,如果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当时规模不大的建设还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的话,随着经济发展和建设规模的扩大,这个体制存在的弊端就日益明显地暴露了出来。第一个弊端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曾经论述过,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将土地收归国有后仍应保留地租,以取得必要的国家收入。而无偿划拨土地的办法,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地租理论的办法,是使国家应得的土地收益大量流失的办法。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初期,资金是十分宝贵的。第二个弊端是,由于行政划拨土地不要钱,缺乏竞争机制,不要白不要。于是申请土地者争要好地和扩大占地规模,从而造成土地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第三个弊端是,由行政划拨土地很容易出现关系地、人情地,造成土地划拨中的不正之风。第四个弊端是,一些占地多,占地好的单位,可以非法转让、出租土地,不劳而获,被人们称之为新生地主。它与其他企业处于不平等竞争的地位,不利于市场
    2023-06-10
    202人看过
  •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案对土地确权规定
    我国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案,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集体资产归属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不严、流转不畅等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其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案对土地确权如何规定的。农村土地确权政策这份方案对这一问题着重提及。方案提出,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必须以保护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为核心,以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为重点,确保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本集体所有成员。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落实集体所有权,就是落实“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的法律规定,明确界定农民的集体成员权,明晰集体土地产权归属,实现集体产权主体清晰。稳定农户承包权,就是要依法公正地将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落实到本集体组织的每个农户。放活土地经营权,就是允许承包农户将土地经营权
    2023-05-03
    492人看过
  •  内蒙古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政策
    内蒙古征地拆迁中,农民住房补偿采取迁建安置方式,对城乡接合部和城中村地区采取货币或实物补偿。拆迁补偿既要考虑房屋,还要考虑宅基地。房屋拆迁按建筑重置成本补偿,宅基地征收按当地规定的征地标准补偿。政府应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预测拆迁安置规模,统筹规划拆迁安置用地和建造安置住房,防止“重复拆迁”。被征地农民对征地协议有异议的,可以向政府部门反映或发起行政诉讼。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对于农民的住房补偿,应该给予合理的赔偿。对于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主要采取迁建安置的方式,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对于城乡接合部和城中村地区,原则上不再单独安排宅基地建房,主要采取货币或实物补偿的方式,由被拆迁农户自行选择房屋或政府提供的安置房。被拆迁农户所得的拆迁补偿以及政府补贴等补偿总和,应能保障其选购合理居住水平的房屋。2、拆迁补偿既要考虑被拆迁的房屋,还要考虑被征收的宅基地。房屋拆迁按建筑重置成本补偿,宅基地征收按当地
    2023-10-25
    368人看过
  • 农村宅基地归属:土地制度改革的实践
    农村宅基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了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之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可让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农村宅基地补偿款应该归谁所有宅基地补偿款归谁所有不一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1.尽管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但是并不意味着土地征收补偿就应当归村集体所有并由村委会自主分配使用,应当根据征收拆迁时认定的宅基地面积取得相应的补偿。2.国家征收宅基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农村村民住宅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3.对农村村民住宅,应当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
    2023-07-08
    462人看过
  • 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与征地制度改革
    一、征地补偿的构成:基于我国现行法律的分析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是农民集体放弃其法律上所拥有的土地所有权时形成的单位面积土地价格。在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形成的场合,土地所有权是一次性的卖断,是严格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转移行为。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第四十七条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参照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根据该法的有关规定,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让渡方式,在我国现实地表现为国家依据现有法律法规对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表现为征用土地的补偿费用。因此,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P1)可用公式表示为: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土地管理法》规定按照需
    2023-04-12
    301人看过
  • 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法律思考
    [摘要]现行征地制度在征地目的、程序、补偿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坚持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效用,最大限度地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是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首先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在设计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思路时,可以从界定公共利益范围、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完善土地补偿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同时积极探索土地征用的新模式。[关键词]农地征用公共利益征用程序土地补偿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作非农建设。而现行征地制度存在的弊端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改革现行征地制度迫在眉睫。本文从我国征地制度的源流和现状入手,从法理角度分析了现行征地制度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农地征用制度的建议。一、我国农地征用制度的历史源流及现状我国有关土地征用补偿的条款最早出现在1944年1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地权条例》中,其
    2022-04-12
    381人看过
  • 农村土地确权制度改革:新政策来了!
    (一)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颁发统一的不动产产权证书。目前全国所有的市、县均已完成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机构整合,除西藏的部分市、县外,都已实现不动产登记“发新停旧”。(二)宅基地使用权应按照一户一宅要求,原则上确权登记到户。符合当地分户建房条件未分户,但未经批准另行建房分开居住的,其新建房屋占用的宅基地符合相关规划;经本农民集体同意并公告无异议的,可按规定补办有关用地手续后,依法予以确权登记;未分开居住的,其实际使用的宅基地没有超过分户后建房用地合计面积标准的,依法按照实际使用面积予以确权登记。(三)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前,农民集体成员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范围在《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后至今未扩大的;无论是否超过其后当地规定面积标准,均按实际使用面积予以确权登记。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农民集体成员建房占用
    2023-07-18
    313人看过
  •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权不包括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权不包括治理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内容包括:1、完善土地征收制度。针对征地范围过大、程序不够规范、被征地农民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要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制定土地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全面公开土地征收信息;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2、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针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权能不完整,不能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和交易规则亟待健全等问题,要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权能;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范围和途径;建立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和服务监管制度;3、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针对农户宅基地取得困难、利用粗放、退出不畅等问题,要完善宅基地权益保障和取得方式,探索农民住房保障在不同区域户有所居的多种实现形式;
    2023-08-09
    282人看过
  • 多项土地改革制度今年呼之欲出
    在住宅销售市场开始转冷之时,房地产调控将迈向何方备受关注,刚刚结束的全国国土资源会议透露出国土部两手抓调控的思路。当前国土资源部正在酝酿多项土地改革制度,这些制度有可能在2014年出台,并使今年的土地改革取得不小突破。其中,有关严守耕地红线和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行动计划,有望加快推进,最快在上半年推出。同时,今年还将研究起草《不动产登记条例》等规章制度。集约用地思路助力调控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表示,国土部将进一步加大盘活存量用地的力度,重点解决好城镇低效用地和农村空闲用地的盘活,逐步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对增量用地的依赖。相比中央政府对盘活土地存量的重视,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加速土地出让,对一些闲置地块,更倾向于置之不理的态度,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认为,这一政策的出台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博弈后妥协的结果,而这一政策的出台,也将抑制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不过,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则认为,上述政策对于三大城
    2023-06-10
    181人看过
  • 改革国有土地出让金制度
    补交土地价款(元)定地价(元/平方米)缴纳比例(10%)上市房屋分摊土地面积(平方米)年期修正系数。已有标定地价的城镇,不再另行评估市房屋尚未确定分摊土地面积的,可用上市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整幢建筑总用地面积(平方米)/整幢建筑总建筑面积(平方米)计算分摊土地面积后,直接按上述公式确定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或相当于土地出让金价款。已有基准地价但未评估标定地价的城镇,可在简化修正系数体系后,采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测算标定地价,测算公式为:标定地价(元/平方米)准地价(元/平方米)区位修正系数容积率修正系数。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标准是什么土地出让金不是简单的地价,对于住宅等项目,采用招标、拍卖的方式,可通过市场定价,土地出让金就是地价。可是对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配套房等项目,以及开发园区等工业项目,往往不是依靠完全的市场调节,土地出让金就带有税费的性质,是定价。各级政府土地管理
    2023-07-17
    171人看过
  • 两难土地交易制度的改革
    纷纷扰扰的对房地产行业的指责音犹在耳,两会刚闭幕,北京一日内悚然诞生了5个地王,尤具戏剧性的是:这些地王背后的制造者,几乎都是大型央企,更有意义的是:这些地王的制造者,清一色都不是中央圈定的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16家央企,而是以行使国家投资为职责的、在非房地产行业经营的巨型央企。央企纷纷扎堆进入房地产行业,这现象带给人的反思不外乎有二:一则是因为房地产行业的确存在着高于其他制造业甚至能源投资等行业的利润率,所以这些以行使国家投资为职责,同时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央企,纷纷把触角伸到房地产这个充满诱惑的行业里。第二则是国家实施大规模信贷投放的计划里,大型央企由于拥有国家行业垄断的优势,无可避免地成为银行信贷投放的主要承接者,而这些大型央企手里捏着大量的资金,环视中国现存的投资环境,几乎只有进入房地产才是投资获利的最佳选择。非本行业资金大规模进入房地产的后果,则是对中国现存的土地交易制度
    2023-06-05
    186人看过
换一批
#宅基地使用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农村村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宅基地:(一)因子女结婚等原因确需分户,缺少宅基地的;(二)外来人口落户,成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宅基地的;(三)因发生或者防御自然灾害、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进行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 更多>

    #宅基地审批
    相关咨询
    • 土地承包制度改革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10
      方式有三种: (1)按人口承包,即把全部包种的土地面积按总人口平均,再按各户人口的多少决定其承包的面积; (2)按劳动力承包,即把全部包种的上地按劳动力总数平均,再按各户劳动力数的多少决定其承包的面积,或者把所有的劳动力按强弱分等,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分别确定其承包土地的数量; (3)按“人劳比例”承包,即在全部包种的土地中,以一部分按人口包,一部分按劳力包,其比例各地不一,有人七劳三,人劳各半,人三
    • 已经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有几个县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30
      每经评论员A日前,XX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这标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即将进入试点阶段。土地的所有制不会改变,这是根本,建立在现行产权基础上的承包权、经营权等可以进行交易。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是如何的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31
      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责任制 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
    • 关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权分离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9
      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②有利于调整生产关系,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①有利于促进土地资优化配置。④有利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 农村制度改革的重点,应当放在宅基地制度本身的改革上.对么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30
      现在宅基地管理面临的问题是违规违法使用宅基地的太多了,甚至是违法占地,政府怎么严格执法,怎么处罚他们,关键是以后怎么依法发放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