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关系认定实务
1、劳动关系的一般认定标准
2、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明
3、未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停薪留职人员、下岗待业人员、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与新单位建立的用工关系认定
4、已退休人员的劳动关系认定
5、建筑领域劳动关系认定问题
6、劳动者与多个关联单位之间劳动关系认定
7、“两不找”情形下的劳动关系认定
8、用人单位内部承包人员对外招用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认定
9、在校学生实习的劳动关系认定
10、仅存在代办用工登记手续或缴纳社保关系的劳动关系认定
二、调岗调薪实务处理
1、调岗一般原则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调岗实务操作
3、用人单位法定单方对劳动者调岗实务操作
4、单位内工作上相互制约关系的员工结婚,用人单位是否有权对其中的一方进行调岗?
5、涉密工作岗位的劳动者离职前,用人单位是否有权对其进行调岗,使其脱密?
6、用人单位是否能够以劳动者存在违纪或者失职行为进行调岗?
7、岗位约定不明能否调岗
8、调岗时能否调薪
9、不接受调岗是否视为旷工
(1)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调岗不服,不去单位上班情形
(2)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调岗不服,仍呆在原岗位的情形
三、二倍工资中的典型问题
1、劳动合同约定期满后自动延续是否支付二倍工资
2、倒签劳动合同能否免除二倍工资
3、劳动者拒绝签订合同是否支付二倍工资
4、用人单位的人事管理部门负责人或主管人员未签是否支付二倍工资
5、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未签合同是否支付二倍工资
6、女职工在孕期、产假期或哺乳假内未签是否支付二倍工资
7、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病假期内未签是否支付二倍工资
8、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高管未签合同是否支付二倍工资
四、加班工资争议实务
1、加班事实的认定
2、考勤记录的认定
3、值班与加班的认定
4、每周工作总数不超过40小时但工作6天是否支付加班费
5、约定每月支付的工资中包含加班工资是否合法
6、未安排哺乳时间能否视为加班
7、加班工资计算基数能否约定
8、工资清单、离职清单等文件上约定已结清加班工资发生争议如何处理?
9、工资清单、离职清单等文件上约定结清的费用含有具体项目明细,但不包括加班工资发生争议如何处理?
10、双方约定结清的某时段的费用或离职时全部费用未区分具体项目明细发生争议如何处理?
11、劳动者单方面出具某时段所有工资已结清,或在离职时单方面出具所有费用均结清的承诺,后发生争议如何处理?
12、就加班工资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劳动者以数额过低要求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的发生争议如何处理?
13、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加班工资是另付200%还是300%?
14、24小时值班人员加班问题
15、加班工资仲裁时效
五、竞业限制实务
1、没有约定竞业经济补偿的竞业限制协议是否有效
2、竞业限制是否适用所有劳动者
3、竞业限制是否适用于在职期间
4、用人单位未依约支付经济补偿的处理
5、用人单位能否解除竞业限制
6、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后,是否需要继续履行竞业限制
7、用人单位恶意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是否仍负有竞业限制责任
8、劳动者承担违约金与承担损害赔偿能否同时适用
9、竞业限制的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时应如何处理
10、竞业限制纠纷中,新用人单位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
员工违纪处理及离职管理技巧
资深劳动法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杂志专家团特邀专家,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饭店协会法律专家委员会专家、高级顾问,广东省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成员,对劳动法研究具深厚造诣,尤其在企业用工法律风险防范方面实务经验丰富,曾任深圳律协劳动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在法律出版社出版多本劳动法实务著作。
专题一:员工违纪处理与实务操作技巧
员工违纪处理向来是企业最为头疼的问题,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劳资矛盾的激化,当员工“小错不断、大错不犯”、“泡病假”、滥用“三期”权利、不辞而别、各种违纪......企业该如何应对?
本专题从员工违纪处理的细节着手,结合案例告诉你违纪行为处理的操作方法,尽可能的避免法律风险。
1、员工违纪行为的界定与类型;典型违纪行为分析;
2、严重违纪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在实践中的适用;
3、违纪处理基础工作:规章制度的合规性审查及规章制度漏洞填补方法;
4、违纪处理的困局:规章制度中违纪行为列举的缺失及处理思路;
5、员工违纪处理的方式选择;
6、员工违纪处理的举证规则及举证要点;
7、HR如何收集员工违纪的证据;取证的方式与技巧(包括电子证据的取证方法);
8、用人单位对违纪员工扣减工资的合规性分析及操作细节;
9、违纪经济处罚(罚款)的合规性分析与实操;
10、员工违纪处理的程序要求及法律风险防范;
11、员工试用期违纪(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处理与实务操作;
12、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违反规章制度的边界;
13、“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员工的处理方法;
14、员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处理的法律风险控制与实务操作;
15、员工在职期间兼职行为的处理及法律风险控制与实务操作;
16、员工入职欺诈行为的处理、法律风险控制与实务操作;
17、员工刑事责任解雇的法律风险控制与实务操作;
18、女员工滥用“三期”特别保护的处理与操作细节;
19、员工虚假病假、“泡病假”的识别以及处理与操作细节;
20、趋利避害:解雇理由的选择与解雇理由的转化。
专题二:员工离职管理与实务操作技巧
据统计,大多数劳动争议在离职环节及离职后产生,如何控制离职环节中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是HR必须掌握的技能。本专题从HR实务操作角度出发,结合司法实践中裁判机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最新意见,详细为你讲解离职环节中的法律风险控制要点、操作步骤、相关文书设计等实操技能,纯干货课程,杜绝水分!
1、员工离职形态、类型分析
2、员工辞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与实务分析;
3、员工不辞而别的法律风险控制及实务操作技巧;
4、员工被迫离职企业的应对措施;
5、协商一致离职的法律风险控制与文书设计技巧;
6、员工医疗期满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控制与实务操作;
7、员工不能胜任工作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控制与实务操作;
8、情势变更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控制与实务操作;
9、经济性裁员的法律风险控制与实务操作;
10、非过失性解雇的方案选择及经济成本、法律风险分析;
11、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条件及风险控制;
12、解除劳动合同程序要求及法律风险控制与实务操作;
13、离职环节中的文书设计与法律风险的控制(包括用词、解雇理由的写法);
14、解雇通知送达方式的选择及操作技巧;
15、HR需掌握的解雇法律风险评估方法;
16、经济补偿金、赔偿金、代通知金的适用原则。
-
员工违纪处理和劳动纪律管理
403人看过
-
解雇违纪员工的劳动争议有哪些,如何处理
179人看过
-
员工违纪,公司可以如何处理
449人看过
-
员工违纪要如何处理?
484人看过
-
争议处理难点分析之一:因处理违纪职工发生的争议
70人看过
-
如何合理处罚违纪员工
188人看过
员工违纪处理是指企业对员工违反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的后续惩戒处理模式。 员工违纪的处理方式如下: 1、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2、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即时辞退,因严重违纪而辞退、预告辞退; 3、除名。是只适用... 更多>
-
开除职工程序违法的劳动争议如何处理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12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企业开除职工问题的复函》(劳力字[1992]17号)规定:"企业开除职工,认定错误事实部分符合《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规定,但未按该《条例》规定的程序处理的,属于处理程序不合法。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此类案件,经调查取证,认为企业给予职工开除处分所认定的事实清楚,符合《条例》规定的开除条件,并且按规定企业审批职工处分的时间又未到期(当事人的申诉时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该案件
-
职工劳动争议仲裁管辖争议怎么处理?贵州在线咨询 2021-11-08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分别向两地委员会申请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
员工对劳动争议处理不当如何处罚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26如果是员工违反了公司规定的,而且在合法的情况下,如果员工认为处理过重或者是认为这个事情公司处理是错的,都可以是劳动争议的范围。按照劳动争议的性质划分(l)权利争议,又称既定权利争议。劳动关系当事人基于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或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与义务所发生的争议。在当事人权利义务既定的情况下,只要当事人双方都按照法律或合同的规定或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一般不会发生争议;若当事人不按照规定
-
员工处理不当如何认定劳动争议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16如果是员工违反了公司规定的,而且在合法的情况下,如果员工认为处理过重或者是认为这个事情公司处理是错的,都可以是劳动争议的范围。按照劳动争议的性质划分(l)权利争议,又称既定权利争议。劳动关系当事人基于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或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与义务所发生的争议。在当事人权利义务既定的情况下,只要当事人双方都按照法律或合同的规定或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一般不会发生争议;若当事人不按照规定
-
离职员工违纪公司可以办理处罚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25公司对违纪的员工可以罚款吗?公司是没有罚款的权力的。当然公司可以制定规章制度,但必须合理合法,不能超越于法律法规的权限。 公司对违纪的员工可以罚款吗? 原《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企业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职工可以进行罚款。但2008年1月15日国务院颁布第516号令明确废止该条例,并规定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代替。由此,企业丧失了罚款的权利。 再者,《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