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离婚,只要离婚证的办理程序合法,离婚就是有效的。法律上并没有“欺诈离婚”的说法,“欺诈离婚”可以理解为夫妻一方以欺诈的方式欺骗对方并与对方办理离婚手续,比如社会中时有发生的“假离婚”现象,一方认为是虚假离婚,另一方则真想离婚,领取离婚证后便拒绝复婚,对假离婚的一方而言,就属于“被欺诈”而离婚。
以欺骗手段骗取担保违法吗
以欺骗手段骗取担保,如果造成担保人财产损失的,属于违法行为,甚至有可能构成诈骗犯罪,且该担保行为无效,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
离婚对孩子影响:判决结果分析
148人看过
-
离婚影响分析:离婚对双方的影响研究
329人看过
-
离婚的影响:利弊分析
382人看过
-
国家“双减”与线上教育:效果差异及影响分析
271人看过
-
委托代理的法律影响及后果分析
272人看过
-
离婚不能起诉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
99人看过
虚假离婚,指的是夫或妻一方或双方并没有真实的离婚意图,而是通过双方的串通和对方的欺诈,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的虚假行为。只要是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拿到离婚证或者是离婚判决书生效了的,就有法律效力,双方就解除了夫妻婚姻关... 更多>
-
公司解散纠纷解决途径及效果分析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19在公司启动破产清算程序时,员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并不会妨碍公司的破产申请程序。在优先支付破产费用和共同利益费用之后,财产分配的首要任务是优先支付员工应付的薪酬福利。如果公司不幸破产,裁决结果获胜也应向司法部门提出强制执行申请。通过执行机关的高压措施,我们向该公司及其所有股东施加法律约束力,确保在注销或破产之前妥善解决所有执行案件。否则,公司的工商登记信息和税务状况将无法进行合法注销,这也会导致公司法
-
债务免除的法律效果及影响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11-091. 债务免除的直接效果是使债务完全消灭。根据这一结果,与债务相关的从债务(如利息债务、担保债务等)也会随之消灭。如果债务全部免除,那么债务全部消灭;如果只有一部分免除,那么仅该部分消灭。 2. 债务免除是债权人的权利,但债务的免除不能侵犯第三人的权利。例如,对于设定质权的债权人,他们不能免除债务人的债务,否则可能会对抗质权人。根据《民法典》第568条,当事人互负债务,如果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相
-
分期对征信的影响分析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07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如果你的信用卡分期后能够按时还款,那么这不会影响您的信用报告。但是,这会在您的信用报告中留下申请办理分期的记录。因此,只要您的分期还款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拖欠情况,反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个人还款记录。 不过,这里还有一些小技巧需要分享,就是您每月申请分期的次数不能太多,而且使用的额度也要适中。如果您的信用卡在申请房屋贷款时,发现分期申请记录过多,那么可能会对您的贷款审批通过率产生
-
云南厂房租赁业务关停措施及影响分析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06厂房租赁拆迁的补偿金额需要经过评估来确定。拆迁包括四个方面: 1. 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设备、设施,如果可以搬走,应对搬迁费和搬迁过程中产生的损失进行赔偿。如果无法搬走,应按照重置价格进行补偿。 2. 企业生产经营所用的原料、半成品、未销售的成品等需要处理的,应对临时处理所带来的折价损失进行赔偿。 3. 应根据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经营规模等情况,补偿企业停产停业损失。 4. 应参照征地拆迁补偿安
-
网络欺诈的严重性及影响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10网络欺诈涉及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针对此罪的惩罚方式如下: 1、若诈骗数额较大,则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以罚款; 2、若诈骗数额较大且情节严重,则判处三年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 3、若诈骗数额特别巨大且情节严重,则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以罚款或没收财产。 《刑法》第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