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1条和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进行下列各项准备工作:
1.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以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长并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由庭长指定审判员1人独任审理。人民法院的书记员,其职责是担任审判庭的记录工作,并办理有关审判的其他事项,不属于合议庭的组成人员。
开庭审判前,合议庭可以拟出法庭审理提纲,提纲一般包括下列内容:合议庭成员在庭审中的具体分工;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部分的重点和认定案件性质方面的要点;讯问被告人需了解的案情要点;控辩双方拟出庭作证的证人、鉴定人和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名单;控辩双方拟当庭宣读、出示的证人书面证言、物证和其他证据的目录;庭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拟采取的措施。
2.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10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对于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的,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或者在必要的时候为被告人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3.通知被告人、辩护人于开庭5日前提供出庭作证的身份、住址、通讯处明确的证人、鉴定人名单及不出庭作证的证人、鉴定人名单和拟当庭宣读、出示的证据复印件、照片。
4.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在开庭3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
5.将传唤当事人和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翻译人员的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3日以前送达。对于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必要的时候,通知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庭。
人民法院通知公诉机关或者辩护人提供的证人时,如果该证人表示拒绝出庭作证或者按照所提供的证人通讯地址未能通知该证人的,应当及时告知申请通知该证人的公诉机关或者辩护人。被害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经人民法院传唤或者通知未到庭,不影响开庭审判的,人民法院可以开庭审理。
6.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3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上述庭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对保证审判的顺利进行和保障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具有重要意义,应当认真做好。对上述工作情况,应当制作笔录,并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
法院在公诉案件一审开庭前准备哪些?
367人看过
-
医疗诉讼要做哪些庭前准备
144人看过
-
刑事诉讼开庭审判前的准备
374人看过
-
开庭前准备(刑事审判)
75人看过
-
打官司开庭前做好哪些准备
158人看过
-
刑事案件公诉人要做哪些准备
451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开庭前的准备,开庭前要做哪些准备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08-12(一)书记员: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入庭,将传票和出庭通知书交回附卷;已报到的证人到指定地点等候传唤,证人不得参加旁听,证人与证人之间不能在一起。 (二)书记员(站立):现在宣布法庭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规定,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 1、不准录音、录像和摄影; 2、不准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 3、不准发言、提问; 4、不准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它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5、
-
公诉人应做好哪些庭前准备海南在线咨询 2024-08-26(1)要充分考虑到案情可能发生变化的情况,尽可能做好证据的固定工作。必要时,应重新讯问被告人和询问证人,稳定口供和证人证言,或采取录音、录像等方式固定证据。出庭前,要充分估计被告人在庭上翻供或者证人推翻原证言的可能性,并研究相应的对策,强化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体系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切实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以在庭审中争取主动。 (2)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应当将使用其证言
-
2022年开庭前家属要做哪些准备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25如果是原告家属的可以做以下准备: 1、收集与诉讼主张有关的证据,必要时可以申请法院进行调查。 2、如果不熟悉法律法规的,可以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代理案件。如果是被告家属的可以做以下准备: 1、收到起诉书副本后,围绕诉讼主张收集证据,证明原告的请求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2、提交答辩状,对原告的诉讼主张进行反驳。 3、必要时可以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代理案件。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
法院开庭前审判的准备安徽在线咨询 2021-09-29(1)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不属于合议庭组成人员由院长或庭长指定审判长。 (2)在开庭10日前,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将开庭的时间和地点在开庭前3日通知人民检察院。 (4)传唤诉讼参与人。传票和通知书最迟在开庭3日前送达。 (5)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必要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辩护。 (6)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3日前先期公开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7)有
-
什么是开庭审判前的准备?安徽在线咨询 2023-05-221、审理前的准备是指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为了使庭审顺利进行而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2、具体来说,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进行下列工作: (1)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 (2)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3)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 (4)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