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律师解读刑法第283条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2 17:05:18 115 人看过

概念

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是指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该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间谍专用器材的行为。“专用间谍器材”是指进行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下列器材:暗藏式窃听、窃照器材;空发式收发报机、一次性密码本、密写工具;用于获取情报的电子监听、截收器材。

构成

罪体

行为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的行为是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这里的非法生产、销售,是指无权生产、销售的人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擅自制造、买卖专用间谍器材,或者虽有生产、销售权但违反主管部门的规定和下达的指标而超范围、超指标生产和违反规定进行销售。

客体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的客体是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是指用于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下列器材:(1)暗藏式窃听、窃照器材;(2)突发式收发报机、一次性密码本、密号工具;(3)用于获取情报的电子监听、截收器材;(4)其他专用间谍器材。

罪责

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间谍专用器材而非法生产、销售的主观心理状态。

犯罪构成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间谍专用器材是国家安全机关用来进行秘密侦察、联络的工具。这些工具是国家安全机关进行技术侦察,履行安全保卫工作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这些手段使用不当则会侵犯公民隐私、企业的商业秘密等。另外,秘密联络、截密等器材直接关乎国家安全利益,因此,对这些间谍器材的生产、配售、使用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根据国家安全法和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范围由国家安全部确认,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生产、配售都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安排、批准。如1996年公安部《公安系统普通密码、密码机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公安系统使用的普通密码、,密码机均由公安部办公厅机要处统一订购、配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机要部门负责所辖范围内密码、密码机的申购、配发和安装。不得擅自购买、使用未经审查批准或从国外进口的密码机。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的行为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扰乱了国家对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非法间谍专用器材流入社会,严重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侵害商业秘密同时将会给国家安全利益造成损失,尤其是秘密联络、截密电子设备等流入社会将给社会秩序和国家全利益构成严重的威胁。根据本条的规定,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国家予以特别管理的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等专用器材是用来秘密侦听、拍摄侦查对象的言语、行动的工具,其余如空发式收发报机、密码本、密写工具、电子监听、截收器材等是用来进行秘密联络、破译密码、截密的工具。包括:(1)暗藏式窃听、窃照器材(2)突发式收发报机、一次性密码本、密写工具;(3)用于获取情报的电子监听、截收器材;(4)其他专用间谍器材。

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非法”是指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生产、销售或者虽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生产、销售但擅自超计划生产、超范围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是国家安全部门进行侦查、保卫工作的专用工具,其生产、销售均由国家安全部门严格控制。专用间谍器材的生产、销售在法律上属于一般禁止的事项,因此除非已有国家安全部门明确的指定、批准,原则上均属于非法生产、销售。实践中对于涉嫌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人必须提供其生产、销售行为已经国家安全部门指定、批准的证据,不能证明其行为为合法的,应当认定其为非法生产、销售。值得注意的是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是否属于非法行为的证据规则不同于一般案件,这是因为专用间谍器材的生产、销售除经专门特许外,均为非法,即国家一般性地禁止。而国家安全部门指定、特许专用间谍器材生产、销售是不同于其他行业管理的,其指定、特许行为一般是不对外公布的,所以,行为人不能提供国家安全部门指定、批准的证据,本身就说明其行为是非法的;同样,即便经过指定、批准的,如果其行为超出指定、批准范围,超出部分仍应认定为非法,“非法生产”是指未经批准,运用各种手段加工、制作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实践中常用的手段有自行设计加工,如设计加工窃听装置;自行编制,如编制一次性密码本;组装,如购买电子元器件组装窃听装置;改装,如把一般民用电子设备改装成电子截听设备等,不论行为人采取何种手段,只要从无到有地制造出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或者把普通民用设备经过改造变为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就构成非法生产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只要行为人生产的产品属于国家安全部确认的专用间谍器材,即使其产品质量、性能低于合法生产的专用间谍器材,也不影响本罪的成立。“非法销售”是指未经批准擅自经营专用间谍器材或者向没有法定使用许可手续的单位或个人出售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为了出售而走私、购买专用间谍器材的,以“非法销售”论。但如果走私专用间谍器材达到走私罪标准的(偷逃应缴税额在50000元以上),应作为牵连犯比较两罪分别可能判处的刑罚,从一重处断。

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在主观方面是否必须具有以营利为目的,则不必过于苛刻,只要行为人出于故意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的,一般就可以认为构成本罪。

处罚

根据刑法第283条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据

《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一条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

第二十九条对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以及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国家安全机关可以依法对其人身、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对其非法持有的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以及非法持有、使用的专用间谍器材予以没收.

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构成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一条所称“专用间谍器材”,是指进行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下列器材:

(一)暗藏式窃听、窃照器材;

(二)突发式收发报机、一次性密码本、密写工具;

(三)用于获取情报的电子监听、截收器材;

(四)其他专用间谍器材。专用间谍器材的确认,由国家安全部负责。

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283条的规定,无权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制造、买卖上述器材的,应当立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7日 08: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非法生产特种间谍专用器材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刑法条文]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特殊间谍设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一条不得非法持有任何个人或组织,使用窃听、窃照等特殊间谍设备。第二十九条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非法持有和使用特殊间谍设备的,国家安全机关可以依法依法搜索人身、物品、住所等相关场所;非法持有的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以及非法持有和使用的特殊用途没收间谍设备.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构成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一条所谓特殊间谍设备,是指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以下设备:(一)隐藏式窃听和窃照设备;(2)突发收发报机、一次性密码书、密写工具;(3)用于获取信息的电子监控和截收设备;(4)其他特殊间谍设备。国家安全部负责确认专用间谍设备。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由
    2023-08-09
    113人看过
  • 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客观方面是什么?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非法”是指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生产、销售或者虽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生产、销售但擅自超计划生产、超范围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是国家安全部门进行侦查、保卫工作的专用工具,其生产、销售均由国家安全部门严格控制。专用间谍器材的生产、销售在法律上属于一般禁止的事项,因此除非已有国家安全部门明确的指定、批准,原则上均属于非法生产、销售。实践中对于涉嫌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人必须提供其生产、销售行为已经国家安全部门指定、批准的证据,不能证明其行为为合法的,应当认定其为非法生产、销售。值得注意的是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是否属于非法行为的证据规则不同于一般案件,这是因为专用间谍器材的生产、销售除经专门特许外,均为非法,即国家一般性地禁止。一、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的处罚措施是什么?1、《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
    2023-04-01
    53人看过
  • 非法生产间谍专用器材罪和非法经营罪
    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1、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2、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故意。一、怎么样构成破坏界碑罪?破坏界碑罪的构成要件是: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国家边境界碑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二、构成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的条件有哪些?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的构成要素有:1、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3、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4、主观方面只能由故
    2023-03-14
    217人看过
  •  专用间谍器材非法销售罪会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间谍器材管理的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该罪所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犯罪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该罪适用于一般主体,犯罪主观方面为故意。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该罪所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2、犯罪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3、该罪适用于一般主体;4、犯罪主观方面为故意。 该 罪 会 侵 犯 哪 些 客 体 ?故意伤害罪是一种严重侵犯他人身体健康权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因此,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一般不认为是犯罪。只有当自伤行为是为了损害社会利益而触犯有关刑法规范时,才构成犯罪。非法销售专用间谍
    2023-09-28
    273人看过
  • 探讨刑法中专用间谍器材非法销售罪的构成要件。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4、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现行刑法对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既遂量刑新刑法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既遂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既遂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是指非法销售窃照专用器材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3-07-03
    282人看过
  • 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量刑有什么标准
    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量刑标准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可以处3-7年有期徒刑,涉及到单位犯罪的可以对单位的主管人员进行处罚,具体情况由法院进行判决处理。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量刑标准,是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间谍专用器材是国家安全机关用来进行秘密侦察、联络的工具。这些工具是国家安全机关进行技术侦察,履行安全保卫工作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这些手段使用不当则会侵犯公民隐私、企业的商业秘密等。另外,秘密联络、截密等器材直接关乎国家安全利益,
    2023-02-14
    476人看过
  • 中国新刑法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判多少年?
    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4-04-26
    97人看过
  • 非法销售间谍器材罪判多长时间
    犯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的规定处罚。非法销售间谍器材罪的几个构成要件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是: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生产、销售或者虽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生产、销售但擅自超计划生产、超范围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的具有刑事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为故意。《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3-07-27
    194人看过
  • 非法生产间谍器材罪判刑多久?
    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的判刑标准一般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非法生产间谍器材罪的特征?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间谍专用器材是国家安全机关用来进行秘密侦察、联络的工具。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在主观方面是否必须具有以营利为目的,则不必过于苛刻,只要行为人出于故意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的,一般就可以认为构成本罪。
    2023-08-05
    204人看过
  •  违反非法销售间谍器材罪行的法律后果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的刑罚标准根据情节轻重而定,如果情节较轻,则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以罚款;如果情节较重,则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单位构成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的刑罚标准如下:如果情节较轻,则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以罚款;如果情节较重,则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量刑标准主要根据犯罪情节不同有所差异。单位构成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刑罚标准是什么?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是指销售、购买、运输、邮寄、储存专用间谍器材,或者向他人提供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该罪行属于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其刑罚标准为:1. 非法销售专
    2023-08-30
    232人看过
  • 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法院如何判?
    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的,法院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刑罚。属于严重犯罪情节的,应判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则对单位处以相应罚金,对其相关责任人员处以本罪个人犯相应的处罚。一、根据刑法规定非法运输野生动物罪判多久?我国《刑法》已经取消了非法运输野生动物罪,改为了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构成该罪的既遂的,我国人民法院一般会对其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如果单位犯本罪的,则对单位处以相应罚金,对其相关责任人员处以本罪个人犯相应的处罚。二、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1、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2023-06-26
    344人看过
  •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一般会判几年
    1、犯罪行为人构成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的既遂的,我国人民法院一般会判处其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一、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的审理期限是怎么规定的1、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
    2023-03-29
    366人看过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
    一、如何判断是否构成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判断是否构成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如下:1、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间谍专用器材是国家安全机关用来进行秘密侦察、联络的工具。这些工具是国家安全机关进行技术侦察,履行安全保卫工作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这些手段使用不当则会侵犯公民隐私、企业的商业秘密等。另外,秘密联络、截密等器材直接关乎国家安全利益,因此,对这些间谍器材的生产、配售、使用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根据国家安全法和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范围由国家安全部确认,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生产、配售都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安排、批准。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非法是指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生产、销售或者虽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生产、销售但擅自超计划生产、
    2023-05-24
    263人看过
  •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的处罚标准是:一般犯罪情节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量刑标准主要根据犯罪情节不同有所差异。单位构成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一、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既遂量刑标准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既遂量刑标准: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二、
    2023-03-12
    257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非法从事非法间谍专用器材生产与销售罪处罚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8-28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间谍专用器材是国家安全机关用来进行秘密侦察、联络的工具。 2、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在主观方面是否必须具有以营利为目的,则不必过于苛刻,只要行为人出于故意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的,一般
    • 非法销售间谍器材罪量刑标准,非法销售间谍器材罪构成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01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的判刑: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设备或者窃听、窃取专用设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前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 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间谍专用器材怎么量刑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该怎么处罚呢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的刑事责任?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2
      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