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一样,采用不告不理的原则,要想启动行政诉讼程序,必须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
起诉并非行政诉讼的开始环节,而仅仅是行政诉讼引发的前提,行政诉讼开始于人民法院的受理。行政诉讼的受理,又称立案受理,指的是人民法院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起诉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决定立案受理,从而引起诉讼程序开始的职权行为。行政诉讼的受理既关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诉权的实现也关系到人民法院能否及时准确的行使行政审判权,因而有着重要的意义。
司法实践中,要做好行政诉讼的受理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区分行政与民事
《行政诉讼法》脱胎于《民事诉讼法》,有很多地方直接借鉴后者的规定,如果不将二者仔细的进行比较区分将会出现以民事代行政的错误,案件受理阶段也会出现这样情形。大致上有一下几类错误:
1、将行政案件列为民事案件,比如在涉及到行政单位侵权赔偿案件中,将国家行政赔偿案件立为一般的民事侵权案件的情况时有发生。这里关键在于弄清楚是否是与行使职权有关造成的侵权,如果侵权行为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具有直接相关性,就应当立行政赔偿诉讼案件,如果不存在上述情形,就应当立民事诉讼案件。
2、将民事案件立为行政案件,比如在王某诉被告某劳动仲裁委员会的不予受理行为一案中,由于劳动仲裁委员作出的该行为不是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能对其提起行政诉讼,只能就有关问题提起民事诉讼。
3、立案中相关手续办理当中,民事行政相混淆。案件受理后须向被告及第三人送达有关文书及权利义务告知书,有很多人误以为行政诉讼被告的答辩期和民事诉讼中被告的答辩期都是15天,其实行政诉讼中规定被告的答辩期为10天。还有人认为行政诉讼的第三人也要承担举证责任,给予相应的举证期限,其实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负举证责任,第三人有证据也可以向法庭提供,但不负举证责任,第三人不能代替被告举证。
上述这些情形的出现,一方面影响了案件当事人权利的实现,另一方面也对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造成了被动。如何避免这些错误呢?首先要认真学习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并加以比较区别。其次从事案件受理工作应当认真细致,不可粗心大意。
二、正确理解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受案范围的规定。
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对受案范围的规定,采取了概括加列举、列举加兜底的方式,即第2条是概括规定,第11条是列举中加兜底的方式。最高人民法院《若干问题解释》第1条又对受案范围做了概括加列举否定的方式作出了规定。因此按照行政诉讼立法精神和宗旨来说只要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若干问题解释》第1条第2款排除法界定的具体行政行为,都可以提起诉讼。
在司法实践中,常常发现某些行政行为无法确定其类别的问题,有人对于这种模糊性的行政行为一概不予受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也损害了当事人的诉权。笔者认为,对于这个很难确定是收还是不收的问题,应当先收下来,由审判庭来具体审查,不属于受案范围的可以由审判庭裁定驳回起诉。这样做既避免了损害当事人的诉权也减少了案件上诉被发回重审的情形。
三、严格按照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进行审查,准确把握相关尺度。
立案庭对于当事人起诉的审查主要限于起诉条件,对于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当要求当事人补充,不能马虎了事,浪费司法资源,人为的加重司法成本。对于起诉条件的审查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对于内容上的审查,立案人员还是相当注意的,但是对于形式上的审查,有人觉得无关紧要,无碍大体。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形式上的审查也相当重要,比如是否符合共同诉讼的条件问题,有时候当事人因为误解将作出不同具体行政行为的不同的行政主体作出共同被告一起告上法庭,如果审查不细,当事人怎么写就怎么立,到审理阶段会造成很多麻烦,既不利于案件的正确审理,也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另外,立案受理要及时发现和制止滥用诉权的情形,比如重复起诉、诉讼标的被生效的裁判文书所拘束等情形。
-
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中发现问题
348人看过
-
当事人作为受让人应注意的问题
57人看过
-
制作应诉答辩书应当注意的问题
435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近亲属提起诉讼应注意的问题
472人看过
-
员工解除工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56人看过
-
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应注意的问题
259人看过
行政诉讼受理的条件包括: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符合以上条件,行政诉讼将会被受理。行政诉讼... 更多>
-
在理解行政诉讼管辖问题时,应该注意什么?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28管辖是指关于不同级别和地方的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分工,是涉及行政审判的组织体制、公民诉权保护、宪政分权体制等基本问题的重要诉讼法律制度。在理解行政诉讼管辖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1、管辖是普通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分工。专门法院,如海事法院、军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等,不受理和执行行政案件。对此,《行诉法解释》第6条第2款规定:专门人民法院、人民法庭不审理行政案件,也不审查和执行行政机
-
治安拘留行政诉讼作用的问题上海在线咨询 2022-09-01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认为行政机关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违法违纪的,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监察机关、该行政机关或者其上一级行政机关;认为有犯罪行为的,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检察机关。
-
提起行政诉讼应注意什么什么问题?提起行政诉讼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06一、应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具体包括:1、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当记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 2、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当记明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1、诉讼请求即实体权利的主张,以便使受诉人民法院明确其在诉讼上的要求以及通过此次诉讼所欲达到的具体目的。 2、提出诉讼请求的客观基
-
行政不作为诉讼问题可以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2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
-
辞退员工工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10辞退前要公正。辞退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公司原因,如大范围裁员、组织机构调整等;二是个人原因,工作不称职、危害公司利益等。对于公司方面的原因应当向员工做好解释工作,并表示日后重新欢迎员工回公司。对于个人原因的辞退应当做好全面考核工作,不可偏听偏信,更不能公报私仇。对于曾经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员工,应当尽量在本公司内为其寻找其他合适的岗位,或者推荐到其他公司工作。辞退的公正与否,会影响到在职员工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