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的政策实施有哪些影响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5 17:03:44 263 人看过

大幅延迟退休的事实依据在哪里?

1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在审议中,委员表示,目前企业员工退休工资的问题比较突出,应立足于体制内解决,尽快实施企业员工推迟退休,“从身体状况和平均寿命来看,60多岁、70岁看起来就像50多岁的人,身体还很好”。苏*云委员建议,把企业员工的退休年龄男性提高到65岁,女性提高到60岁。“这样多收五年(养老保险),少发五年(养老金),从身体状况来讲,没有多大影响。”(12月25日《新京报》)

委员说对了一点,通过实施延迟退休,确实可以缓解养老基金的筹资压力,很多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的操作。但应该认识到的是,延迟退休不是简单的多收几年养老保险、晚发(少发)几年养老金的问题。

一种理想化的情况是,养老保险现有的缴费年限是15年,增加到20年、25年,界定就业人口新参加工作的起始平均年龄是25岁,在参加工作就开始购买养老保险,未到50岁就可以缴齐养老保险。但这样的理想假设在现实中很难大面积存在,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越长,就业人口购买养老保险的意愿就越低,而在始终愿意购买养老保险的就业人口中,许多人还可能面临周期性、阶段性失业,一段时期甚至长期没有缴费能力。这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苏*云委员所说,多收几年养老保险,不仅可能出现大面积的就业人口退保拒保,而且相当部分的缴费者因为客观原因,缴齐养老保险可能要拖到其老年,接近甚至超过退休年龄。

委员此前长期在地方党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很可能不清楚中老年工人的就业情况。机关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般情况下没有失业压力,机关内部一些颇显苛刻的政绩考核项目,对中老年公务员也是相当宽待的。但在企业,很多用人单位根本不考虑超过45岁甚至40岁、35岁的求职者,除了少部分中高层管理人员和财务等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不少企业也倾向于拒绝续聘超过40岁的员工。至于到了50岁、55岁的老员工,则更难在求职市场谋得立足空间。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步到位,将退休年龄提高5岁,甚至10岁,就意味着不在少数的中老年人要在失业、半失业的状态下熬得更久,还得想办法缴齐养老保险。

委员说,“(企业职工、退休职工)从身体状况和平均寿命来看,60多岁、70岁看起来就像50多岁的人,身体还很好”。这种情况肯定存在。大妈迄今可以饰演少女,费*清大叔的声音要比很多小青年还轻柔,但不代表其他女演员过了60岁都能重现青春年少,不意味着其他男歌手在音色上伪装成“小鲜肉”。笔者希望,苏*云委员以及其他以60岁退休人员看上去很健康很年轻为由要求大幅推高退休年龄的人,能够拿出令人信服的统计数据,证明中国的退休老人身体倍儿棒,过早退休是国家一大损失。

退休老人“60多岁、70岁看起来就像50多岁的人,身体还很好”的判断,如果只是倡议者基于生活环境的直观印象,那当然是不准确的。如果出自有关部门的统计,也未必那么靠谱。2009年12月3日的曾报道,国家卫计委(卫生部)部署在2020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的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制度。但在今年7月28日,**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黑龙江、四川等地曝出,基层为完成上级卫生部门制定的建档率,在统计编制当地居民健康档案时存在各种各样的造假情况。

一定会有人用日本等国,许多退休老人通过返聘重新进入就业市场的例子来说明,大幅延迟退休不仅是可能的(老年人身体合乎要求),也是必要的(发挥余热)。事实上,日本等国也因此造成,退休返聘人员对新就业人员形成了极大的排斥性压力,很多毕业生毕业后根本没法找到工作,只好长期宅在家里。再说了,日本的退休返聘人员之所以可以形成比新就业人员更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是因为这些人之前就曾缴纳过保险,返聘工作等于一边领取养老金,一边挣“第二份工资”,对起薪等要求当然会更低。

延迟退休之前应解决的问题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正式对外公布,延迟退休成了热门讨论话题,个人认为要理性看待,不管延迟退休的目的是缓解养老金缺口还是人均寿命延长等,既然国家正式公布,我们老百姓应当理解和拥护。但是国家必须也要相应出台配套制度来解决好一些现存的突出矛盾:

“养老金双轨制”

目前,我国实行的“退休金双轨制”,有两套并行的养老金体系,一套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个人无须缴纳社保,由财政统一支付的养老金;另一套是社会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单位和职工本人按照整个工龄以总的工资的20%比例来缴纳。“双轨制”的长期存在显然不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因此,从中国国情出发,实施延迟退休,解决“双轨制”问题必须提上改革日程。

“下岗内退群体无力缴纳养老保险费用”

延迟退休,对那些下岗和已经内退等需要自己缴纳养老金的弱势人群而言,是个不折不扣的噩耗。那些中低层体弱多病的人寿命并不长,本就存在交多领少的情况,还要再推迟退休年龄或晚领养老金,岂不是更不公平?

影响年轻人就业

据统计,我国每年离退休人员在600万至700万人。如果再延迟退休年龄的话,那么,必然使这600万至700万适龄就业人员面临失业。延迟退休年龄必将出现老年人占领年轻人工作岗位,加剧年轻人就业压力,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火上浇油的情况。

除此以外,延迟退休会不会为那些特权职工以及其他有背景者,提供了继续享受特权5年的便利条件?更为领导者提供了“恋官”“恋职”的绝佳理由等等。

近日,人社部表示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那么解决这些突出矛盾也将势在必行,只有先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让大家消除对延迟退休政策的误解和抵制,才能让老百姓们觉得自己退休后可以拥有幸福的、尊严的晚年。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21: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退休相关文章
  • "75年出生者延迟退休的未来:政策影响与应对策略"
    目前的计划是每迟退休加三个月,按照2022年开始实施我们可以得出:女性退休年龄等于50加3乘以(50加出生年份减2021)除以12;女性干部退休年龄等于55加3乘以(55加出生年份减2021)除以12;男性退休年龄等于60加3乘以(60加出生年份减2021)除以12。所以女58岁,男64岁1977年出生延迟退休年龄表小步调整简单理解就是延迟退休改革不会“一步到位”,而是采取渐进式改革,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每年延迟几个月或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节奏总体平缓。也就是说,政策实施后,退休年龄线会往后慢慢推。比如说,原本满50岁退休的女性,政策实施后,第一年,变成50岁1个月或几个月退休。不同年龄段的人,退休年龄不同。以此类推,经过若干年过渡期完成改革。《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
    2023-07-13
    481人看过
  • 延迟退休金政策的改进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退休人员工伤护理费如何计算《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二十一条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第二十条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
    2023-07-18
    174人看过
  • 女性退休政策更新:延迟退休
    为了保持退休制度的连续性,有必要采取措施推迟退休年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在2020年正式启动逐步推迟退休制度。根据其设计,中国未来将有两种退休年龄:一种是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另一种是居民养老保险的领取年龄。关于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报告建议:1、2020女性延迟退休时间表,将女工的退休年龄定为55岁。为了减少对女工的影响,可以规定女工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保留在旧制度下选择退休的权利。2、从2020年开始,妇女的退休年龄每三年推迟一年,男子的退休年龄每六年推迟一年,直到2045年达到65岁为止。延迟退休女性先试行?你怎么看延迟退休渐行渐近。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10月14日,人社部部长尹XX表示,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的方式,逐步推迟
    2023-07-06
    300人看过
  • 延迟退休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3月10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说,备受关注的延迟退休政策争取今年完成方案制定,后年正式推出。方案推出至少5年后,再渐进式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涉及面广,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如何理解?记者日前在我市进行了走访调查。供职于市区某事业单位的何茜今年25岁,入职两年多的她虽然觉得退休距离自己还很遥远,但对于延迟退休给就业、升职造成的影响,她仍有些担忧。如果延迟退休了,单位岗位有限,老员工不退,新员工升职受影响,而且到时候大学生就业会不会更难呢?何茜说,虽然她有一些担忧,但是觉得延迟退休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妈妈在崤山宾馆工作,退休一年之后又被返聘。妈妈返聘之后工作热情比年轻人还高,看来延迟退休对一些管理性人才是有好处的,对单位的发展也有益。网友乐团萨簧乒友是我市的一名退休教师,谈及延迟退休,他说:年龄大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延迟退休对学生是有好处
    2023-06-09
    133人看过
  • 延迟退休政策如果方案通过,对哪类人会造成影响?
    退休年龄最新规定:我国将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争取今年完成方案制定,后年正式推出,方案推出至少五年后。想退休?别着急,先等等,社会养老金缺口还需要你。一、延迟退休方案实施时间表:2015年,制定延迟退休方案--->2016年,上报中央同意并公开征求意见--->2017年,公布方案--->2022年,最终实施时间二、哪些人受到退休年龄最新规定的影响?1、小于等于50岁的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2、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3、小于等于60岁的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的是70后和80后,根据人社部方案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每年延长几个月退休年龄,知道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三、如何理解渐进式退休年龄?以55岁退休为标准,假定每年延长退休时间为6个月,自方案实施起,逐年累计递增,
    2023-06-09
    479人看过
  • 上海柔性延迟退休政策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
    中国社保体系养老金空账到底有多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称高达1.3万亿元人民币,但全国在账面上留存的金额只剩下1500亿元。全国各城市均遭遇养老金不足难题,上海也不例外。虽然上海相关部门并没有明确透露养老金缺口有多大,但相关数据显示,自从1999年起,上海的养老保险金缺口累计已达百亿元,养老金短缺已经成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亟需解决的难题。柔性退休政策遭质疑延迟退休已被多次争议,而上海于10月1日起试点推行的柔性退休政策(即《本市企业各类人才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试行意见》,下称试行意见)也被指变相延迟退休年龄,以缓解上海当地高达百亿元的养老金缺口。既然是一份柔性政策,也就是说与国家现行法律规定的法定人员退休年龄不违背,而且这份意见中也规定个人愿不愿意延迟退休,是和企业双方经过协商之后的决定,但是上海出台这份意见的意图无疑是相当明显的,显性意图就是鼓励有技能、职称的企
    2023-04-23
    65人看过
  • "延迟退休政策:65岁退休年龄是否继续实行?"
    第一,从2015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第二,从2020年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推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延迟退休的正确方法(一)、延迟退休办理对象企业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及企业需要的其他各类人员。(二)、延迟退休办理材料1.关于XXX同志延迟办理退休手续的报告;2.企业职工延迟办理退休手续申请表。(三)、延迟退休办理流程1.个人申请:符合条件的职工填写《企业职工延迟办理退休手续申请表》并向用人单位提交书面申请;2.单位上报:用人单位携带“关于XXX同志延迟办理退休手续的报告”和《企业职工延迟办理退休手续申请表》,向市人社局养老保险科上报个人延迟退休申请;3.审核备案:对符合条件的个人申请
    2023-07-17
    357人看过
  • 公务员延迟退休新政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就延迟退休作出以上表示,将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一、养老金可以补交吗1、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2、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3、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二、退休延迟什么时间开始退休延迟什么时间开始,国家并没有确定。就目前延迟退休推进
    2023-06-27
    301人看过
  • 退休新政策哪一年实施
    2015年12月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及**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发布会在京举行。该报告建议,从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该报告指出,鉴于我国退休年龄规定始于几十年前,已经显得过低。绿皮书建议按照并轨先行、渐进实施和弹性机制的原则逐步延迟退休年龄。对此,绿皮书提出建议,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分两步走。第一步:2017年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时,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第二步:从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2023-05-09
    348人看过
  • 有关最新延迟退休政策是哪些呢?求解答
    延退方案预计今年出台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方案预计今年出台,将会小步慢走,逐步到位区分对待,分步实施。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尹蔚民曾表示,延退方案预计今年年内会拿出方案。1.延迟退休将“分步走”人社部主要负责人表示,“延迟退休”将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分步走”。2.首先小步慢走,渐进到位每年推迟几个月时间,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的目标年龄。例如原本60岁退休的某职工,在政策实施后可能60岁零3个月退休;再过一年,“到点”职工则可能是60岁零6个月退休。3.将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实施未来延迟退休政策的执行将按照人群进行划分,其中55岁退休的女干部、女白领有可能是第一批执行延迟退休的人群。此前人社部专家介绍:“多年前全国妇联等部门,就女干部包括女知识分子比男同胞早退休5年,提出过建议,以往的政策实际上也明确了县处级是可以到60岁退休的。”不过,人社部也有官
    2023-03-03
    155人看过
  • 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会有哪些影响呢
    一、老龄化程度降低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说,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12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4.3%,2030年将达25%左右,预计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达到4.4亿左右的峰值,约占总人口的1/3。调整生育政策,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到2030年将使老龄化水平从24.1%下降到23.8%,到2050年从34.1%下降到32.8%,到2100年从39.6%下降到34.3%。二、劳动年龄人口增加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童玉芬说,放开“单独两孩”政策下,未来15年后,劳动力总规模将每年多出2800万,到2050年劳动力规模减少幅度将相差3个百分点。她说,如果生育政策不变,我国每年减少有效劳动力供给811万;实行“单独两孩”政策后,每年减少760万左右。这将大大缓解我国未来劳动力的供需失衡。尤其是
    2023-03-03
    438人看过
  • 延迟退休年龄的影响和退休待遇变化
    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一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到2045年同时达到65岁。退休待遇是工人退休以后,每月按标准发给退休费,直至去世为止;患二、三期矽肺病离职休养的工人,如果本人自愿,也可以退休等。劳动模范退休后的待遇退休劳动模范(先进)的荣誉津贴:(一)全国劳动模范,每月享受荣誉津贴150元。1989年年底前荣获称号的,每月再增加荣誉津贴50元。(二)省部级劳动模范,每月享受荣誉津贴120元。1989年劳动模范年底前获得荣誉称号的,每月再增加荣誉津贴30元。(三)1956年至1964年先进生产(工作)者,每月享受荣誉津贴100元。(四)市劳动模范,每月享受荣誉津贴80元。1990年年底前获得荣誉称号的,每月再增加荣誉津贴20元。(五)1955年至1965年市先进生产(工作)者,每月享受荣誉津贴60元。多次获得荣誉称号的,按其中最高一档标准计发,不重复享受荣誉津贴。《国务院关于工人
    2023-07-05
    110人看过
  • 延迟退休的原因及影响的人群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每当官方提出延迟退休时,总有人会以“养老金亏空说”来质疑其推卸责任,然而人社部总会澄清养老金不存在亏空之说。那么官方推行延迟退休主要有哪些理由呢?一、“中国人退休年龄全球最早”世界银行曾发布的一项报告,调查了全球139个经济体的官方退休年龄,其中中国目前男性60岁、女性50岁的退休年龄虽然谈不上最早,也算是进入了“偏早行列”中。而在欧美国家普遍的退休年龄都为65岁,美国为67岁,日本为男65岁,女60岁。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的寿命不断提高,所以延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二、“50年前制定的退休年龄已不合国情”中国现行的退休年龄是50年代制定的,当时的人均预期寿命也只有50岁左右,而现在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已经到了75岁,延长退休年龄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再加上中国人口生育率持续降低,联合国曾预测照此趋势,2050年中国社会的人口年龄中位数将达到49.6岁,即一半人口都将在5
    2023-03-01
    274人看过
  • 延迟退休对特殊工种有影响吗
    延迟退休对特殊工种是否有影响特殊工种需要结合新出台的方案进行判断。目前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才能退休;关于延迟退休现在只是提案,还未形成规范性文件,因此退休还是按照原先规定的年龄实行。延迟退休年龄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署名文章时再次提及:针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趋势,适时研究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等应对措施。一时间,这项关乎所有职工就业生活的重要政策再次走上风口浪尖。其实,更早之前,人社部曾明确表示:方案出台后将充分征求意见并经过5年过渡期,到2022年正式实施。《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
    2023-07-22
    207人看过
换一批
#办事程序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退休
    词条

    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对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职工,所在单位应在其符合退休条件时即时将职工人事档案,退休审批表,及其它相关资料报当地社保部门进行审批。... 更多>

    #退休
    相关咨询
    • 怎么实行延迟退休政策,政策出来后对谁最有影响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17
      截止2011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499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7%,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到2030年,我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我国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 延迟退休政策出台没有,政策是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30
      现在还没有具体政策,人社部的草案未公开。 预计2017年公开征求意见,并修改、正式发布,2022年之后实施。 反对一步到位、反对一刀切。
    • 女职工延迟退休女职工延迟退休有哪些政策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09
      延迟退休方案还没有出台,延迟后女职工退休年龄不确定。当前,依然执行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 《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国发(1978)104号 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
    • 老退休中人工资新政策实施的影响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5
      关于退休工资的新政策: 1、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其工资可以涨; 2、工涨幅度为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 3、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补助。 4、法律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第一条调整范围。2018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第二条调整水平。总体调整水平按照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
    • 渐进式延迟退休对政策影响为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11
      渐进式延迟退休是指将来制定有关延迟退休的政策将采取小步慢走的方式,逐步缓慢地延长退休年龄。还将设定几年的“缓冲期”,经过几年的准备才会正式实施。假如退休年龄延长一岁需要经过两年时间,那么在政策实施之后的第一年只将退休年龄延长半岁,第二年再延长半岁;以此类推。此外,在将来有关延迟退休的政策制定并公布之后,还将经过几年的准备才会正式实施。因此,渐进式延迟退休就是采取比较缓慢而稳妥的方式,逐步延长退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