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三十三条、三十七条、六十二条、六十四条规定,工伤职工鉴定为九级伤残的,享有以下待遇:
1、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所在省市规定的标准支付住院伙食补助费;
3、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医疗器械的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标准支付;
4、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5、住院期间生活不能自理阶段护理由用人单位负责;
6、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9个月本人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7、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劳动能力鉴定费;
8、劳动解除或者终止,按照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的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所有费用。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九级工伤月薪8000能赔20万吗
482人看过
-
33岁工地死亡能赔偿多少钱
391人看过
-
一月工资为一万,工伤等级为九级,能获得多少钱?
76人看过
-
如何认定九级工伤?九级工伤大概赔多少钱?
52人看过
-
工伤六级40岁一次性赔偿多少钱,月工资是3000
215人看过
-
最新九级伤残赔偿标准,工伤九级赔多少钱
386人看过
工资是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也就是... 更多>
-
九级的工伤,能赔偿几个月的工资,九级能赔偿多少钱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14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
-
32岁九级月工资九千元在大约能赔多少钱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3如果保持劳动节关系,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9个月本人工资,本人工资不足统筹地区平均工资工资的60%按60%计。如果说终止劳动关系,另有一次性医疗卫生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具体见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规定。
-
九级工伤月薪8000能赔20万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4-03-08九级工伤月薪8000能赔20万,需要根据当事人工资的具体数额决定,九级工伤为九个月的本人工资,如果解除劳动合同的还可以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赔偿标准有:1、医疗费用,包括因工伤产生的药品费、手术治疗费等;2、伙食补助费,赔偿的标准按照当地生活水平而决定;3、交通、食宿费用;4、康复治疗费用;5、工伤治疗期间的工资;6、生活护理费用;8、残疾补助金;9、丧葬补助金。
-
九级本人工费8000元每月可赔多少钱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8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二)劳动。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停工留薪期工资单位正常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7个月本人工资,是按受伤前12个月工伤保险平均缴费工资计算本人工资的《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
-
月工资3600.九级伤残怎么赔偿,能赔多少钱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1一、先申请工伤认定。单位应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受伤害职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 (1)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如果是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承认,则应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事实劳动关系)。 (2)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等。二、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鉴定)。工伤职工停工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