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效力诉讼是否能够按照中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予以保全,在确认合同效力的诉讼中,如果原告的权利因未能保全财产而无法实现,原告可以申请诉前保全或者诉讼财产保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请求,责令保全其财产,在由于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可能难以执行判决或对一方造成其他损害的情况下,命令他作出某些行为或禁止他作出某些行为;当事人不提出申请的,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责令采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的,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在受理申请后裁定驳回申请,紧急情况下,人民法院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第一百零一条利害关系人因紧急情况不能立即申请保全,致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无法弥补的损害的,被责令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执行,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可以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护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被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申请人自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之日起三十日内未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人民法院应当解除合同效力确认纠纷的保全管辖权
合同效力确认纠纷属于合同纠纷的一种形式,因此,适用合同纠纷管辖权的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以及与争议实际相关的其他地点,但不得违反本法关于等级管辖权、专属管辖权的规定。新《民事诉讼法》增加了一个概念上的替代法院,即“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方的人民法院”
新《民事诉讼法》中的协议管辖条款是针对合同和其他财产争议而设立的。只要就合同纠纷签订了管辖权协议,就可以确定由合同引起的违约纠纷和侵权纠纷属于选定法院的管辖权
-
非合同相对方能否就合同效力提起诉讼
449人看过
-
能否约定担保合同效力
494人看过
-
民法典中合同效力追认能否通过诉讼
61人看过
-
合同解除权诉讼时效的能力
330人看过
-
是否可以用购房合同来进行诉讼保全?
106人看过
-
能否变更合同的诉讼时效
248人看过
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保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将来的判决难以执... 更多>
-
合同约定的诉讼保全失效可以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07双方的类似约定,不具有法律效力,有逃避法律责任之嫌。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第五十三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
-
合同中能否约定合同效力不得撤销合同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4当事人之间不能约定不能撤销合同。如果合同的内容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则合同无效;但如果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合同无效的,则合同仍然有效。当事人有权行使撤销权,合同不能限制该权利。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
-
确认合同是否具有保全效力贵州在线咨询 2023-03-18可以。确认合同效力之诉的案件,如果不保全财产将造成起诉人权利无法实现的,起诉人是可以申请诉前或者诉讼财产保全的。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
-
销售合同能不能诉讼保全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131、能,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例如不进行财产保全,会造成申请人利益无法实现等。 2、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3、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
-
但不当得利是否有诉讼效力?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04根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