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不服法院判决时,有以下救济途径:
(一)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申请再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三)申请检察院抗诉。
一、七.刑事案件对判决不服怎么办
刑事被告人对一审判决刑事部分不服,可以在十日内提出上诉。
公诉人对一审判决刑事部分不服,可以在十日内提出上诉。
被害人对一审判决刑事部分不服,五日内可以要求检察院抗诉,但不能以自己名义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对一审判决刑事部分无权上诉,对民事部分不服十日内可以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对一审判决民事部分不服,十日内可以上诉。
二、对法院民事判决不服要怎么办
(一)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所以,对于法院判决不服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1、如果是法院一审民事判决的,则可以自收到判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上诉,由上级法院重新审理和判决。
2、如果是二审判决的,由判决送达后即生效,你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
-
不服再审判决的维权救济途径
74人看过
-
对鉴定意见不服救济途径
107人看过
-
对拆迁补偿不服救济途径?
158人看过
-
当事人对工伤认定不服的救济途径
485人看过
-
不服判决的当事人有哪些救济途径和方法
372人看过
-
不服刑事案件移送管辖的救济途径
86人看过
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主体是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具有独立的民事请求权。附带... 更多>
-
对判处的不服,单位不服的救济途径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3被告人对判处罚金不服能就此上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
受害人不服刑事判决怎么办?受害人不服刑事判决的救济途径有哪些?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8受害人不服刑事判决: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82条的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因此,就你们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而言,你们无权直接对刑事诉讼中的刑事部分提出上诉,只能通过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请求,是否抗诉,由人民检察院决定。 根
-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不服二审判决的救济途径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03我国民事审判遵循的是二审终审制,二审法院判决书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对于不服二审判决的救济途径,就是申请再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第一百七十九条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三
-
不服法院判决获得救济的途径是什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10公民不服法院判决时,有以下救济途径: (1)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申请再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
-
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的救济途径及救济途径的规定是怎么样的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8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的救济途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因此,从该条规定来看,交警的事故认定书只是民事诉讼证据的一种,在当事人共同申请的交警调解时,认定书是当